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4篇
  免费   395篇
  国内免费   743篇
测绘学   65篇
大气科学   1591篇
地球物理   282篇
地质学   237篇
海洋学   108篇
天文学   18篇
综合类   109篇
自然地理   182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67篇
  2021年   76篇
  2020年   95篇
  2019年   99篇
  2018年   81篇
  2017年   78篇
  2016年   75篇
  2015年   97篇
  2014年   179篇
  2013年   160篇
  2012年   157篇
  2011年   132篇
  2010年   114篇
  2009年   119篇
  2008年   115篇
  2007年   159篇
  2006年   117篇
  2005年   92篇
  2004年   74篇
  2003年   81篇
  2002年   61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信志红  郭建平  谭凯炎  张利华  孙义  杨荣光 《气象》2019,45(12):1736-1746
选用黄淮海冬麦区4个半冬性小麦品种郯麦98、山农18、徐麦33、皖麦52为试验材料,通过分期播种试验,利用方差分析、相关分析、逐步回归和通径分析等方法,分析半冬性小麦籽粒灌浆速度变化趋势和气象因子对灌浆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正常播期冬小麦灌浆速度波动性最小、千粒重最大,迟播10 d冬小麦灌浆速度波动性最大、千粒重最小;华北区品种郯麦98灌浆速度表现最稳定、千粒重最高,而黄淮区品种皖麦52灌浆速度最大;半冬性小麦灌浆持续期为35~39 d;南北气候差异是影响各品种冬小麦灌浆速度不同的原因之一。半冬性小麦各播期灌浆速度的变化趋势一致,灌浆速度变化与相关显著气象因子的变化规律相符合;灌浆速度峰值期一般出现在开花后15~25 d,迟播冬小麦最大灌浆速度出现时间较对照处理提前,不利于提高粒重;气温条件对冬小麦灌浆速度影响显著,其中最高气温要素是影响不同播期品种灌浆速度的共有关键因子。通径分析表明,最高气温对灌浆速度的作用由自身的直接效应决定,而日照时数与最低气温对灌浆速度的作用与间接效应一致;最高气温平均值对灌浆速度的影响最重要,日照时数和最低气温平均值对灌浆速度的影响较弱;最高和最低气温平均值、日照时数均为灌浆速度的限制因子,其中最高气温平均值对灌浆速度变化的决策作用最大。  相似文献   
72.
利用2017年3月8日到4月8日鸭梨花芽发育观测照片对照同期气象资料,分析鸭梨花芽萌发后气象要素对鸭梨花芽发育物候期的影响。结果表明:气温和地温自始至终主导鸭梨花芽发育进度,开绽、露蕾、露冠和始花关键物候期需要满足较好的天气条件和适宜积温,物候期转变时都有10℃以上的温暖天气相对应;风速、日照、降雨等气象要素对鸭梨花芽发育影响程度,在花芽萌发到开绽、开绽到始花和花期三个阶段,其影响程度、利弊各不相同。本文试图通过对鸭梨花芽发育过程各生育期气象影响因子初步分析,为探讨符合鸭梨物候发育规律的花期预报方法,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73.
2007年宁洱6.4级地震强震动观测记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十五"期间建设并投入试运行的中国数字强震动台网云南区域台网有20多个强震动台站记录到宁洱6.4级地震产生的地面运动。记录的最大峰值加速度为431.2cm/s2,这是我国大陆自开展强震动观测以来在一次强震中同时获取记录最多的一次,初步展现了"十五"强震动台站建设的成效。  相似文献   
74.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区域自动站资料和“葵花8号”气象卫星资料,对2016年4—9月甘肃省陇东南地区出现的43次强对流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确立了强对流云团识别指标、追踪方法及预报指标,并对2018年部分个例进行效果检验。结果表明:(1)利用卫星B13通道(10.4μm)亮温值TBB≤238 K或B08通道(6.2μm)与B13通道亮温差△TBB<0 K双阈值作为强对流云团识别指标,可以准确识别出陇东南地区的强对流天气云团;(2)利用“逆向搜索法”、“面积重叠法”及对云团重心的计算,可以对强对流云团进行准确定位、追踪及移动路径外推预报;(3)建立的强对流天气落区判别指标对该地区短时强降水及冰雹落区具有一定的预报能力。  相似文献   
75.
南宁市大气能见度变化特征及影响因子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2000至2006年的南宁市能见度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分析表明,南宁市近7a能见度年均值在13~17km之间,总体呈下降趋势。一年之中,能见度最小值主要出现在1至3月,最大值出现在6至7月,汛期能见度明显好于非汛期。一日之中,能见度的日变化为:08时<02时<20时<14时。能见度与气象因子的相关分析表明,能见度与温度、风速成正比,与压强、降水、湿度成反比。与污染物的相关分析表明,能见度与PM10浓度的相关性较强,达到-0.58。  相似文献   
76.
桂林柑桔主要病虫害发生的气象条件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通过桂林地区柑桔主要病虫害发生发展的气象条件分析,找出了病虫害的发生发展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很密切。  相似文献   
77.
地面自动站气象数据的量级、观测传输频次日益增长,传输方式从传统的文本方式发展到消息传输,对数据处理时效有了更高的要求。该文提出采用Storm流式技术进行地面自动站气象数据的解码和入库,使用Spout节点连接外部数据源,将数据转化为Tuple,传递给解码Bolt、入库Bolt和DI/EI消息Bolt,分别进行实时的入库和监控,且达到灵活调整系统资源的目的。该应用与传统的简约流程对比,稳定性、处理效率、拓展性都有了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78.
利用20052006年许昌市逐日供电量和气温、降水、相对湿度等气象要素资料,分析了供电量和这些气象要素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温度为影响本地用电量的主要气象因子,特别是夏季用电量对气温变化的反应更加敏感.  相似文献   
79.
金银花尺蠖的发生与气象条件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金银花尺蠖是近年发现的金银花产区的主要害虫,该虫在封丘县每年发生4代.通过对金银花尺蠖发生的气象因子分析,得出金银花尺蠖发生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并结合金银花尺蠖的生活特性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0.
气象因子是影响湖泊富营养化的重要因素,而湖泊富营养化对人群健康、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等均有负面影响.本文基于统计资料及遥感数据,结合Morlet小波分析和BP多层前馈神经网络(BP神经网络)构建了不同时间尺度下的小波神经网络耦合模型,分析了19862011年云南星云湖水华强度变化与月降雨量、月平均气温、月平均风速、月日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