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44篇
  免费   2187篇
  国内免费   2035篇
测绘学   849篇
大气科学   1607篇
地球物理   3339篇
地质学   4304篇
海洋学   759篇
天文学   473篇
综合类   746篇
自然地理   889篇
  2024年   45篇
  2023年   96篇
  2022年   240篇
  2021年   331篇
  2020年   332篇
  2019年   398篇
  2018年   317篇
  2017年   357篇
  2016年   418篇
  2015年   467篇
  2014年   508篇
  2013年   621篇
  2012年   597篇
  2011年   603篇
  2010年   465篇
  2009年   593篇
  2008年   514篇
  2007年   687篇
  2006年   606篇
  2005年   497篇
  2004年   470篇
  2003年   435篇
  2002年   370篇
  2001年   335篇
  2000年   351篇
  1999年   321篇
  1998年   298篇
  1997年   286篇
  1996年   276篇
  1995年   202篇
  1994年   200篇
  1993年   175篇
  1992年   135篇
  1991年   93篇
  1990年   90篇
  1989年   68篇
  1988年   53篇
  1987年   33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8篇
  1977年   7篇
  1954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72.
海坛海峡二维潮流场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坛海峡为南北狭长型海峡,海峡内潮波属于前进波.本文建立了平面二维浅水波数学方程,利用欧拉-拉格朗日差分方法得到数值解,模型采用随时间变化的动边界技术,成功地模拟了海坛海峡的前进波特征,并根据实测数据进行了验证.同时计算了同潮时线和等振幅线,不同时刻的潮流场和潮流平均流速分布.计算结果表明,北部湾口M2分潮高潮时间比南部湾口早约5~6min,等振幅线范围约为2.12~2.15m.海峡内流速分布呈南北强、中间弱的特点,最大流速1m/s左右.  相似文献   
73.
计算域的选取对风暴潮数值模拟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作者以 72 0 3号台风过程中引起的黄海沿岸水文测站的风暴潮过程为例 ,选取不同计算域 ,模拟计算的同一测站的风暴潮增水值有很大差异。只有选取整个黄渤海海域 ,才能得到较精确的风暴潮增水结果。从而揭示在封闭或半封闭海域中由风暴过程激发的区域自由振荡 ,是风暴潮增水中不容忽视的量。说明该海域中的风暴潮过程是海域整体效应的响应 ,因此认为数值模拟中计算域应选取整个封闭或半封闭海域  相似文献   
74.
提出用B样条函数求解曲线、曲面上重磁位场的向上延拓,水平、垂向导数计算,磁异常分量互换的方法。该方法的特点是:原理简明,程序通用性强,计算精度高。  相似文献   
75.
76.
分析1980-1987年欧洲中长期预报中心(ECMWF)每日风场、温度场格点资料及同期南海区域测站和船舶资料,讨论南海低层风场的气候特征。南海为典型的季风活动区,冬季盛行东北季风,夏季盛行西南季风。流场的季节转换表现为季风系统的交替,相应不同的季风系统,南北温度梯度有一逆转过程,南海北部是温度梯度大且发生明显逆转的海区。12°N以南海区气温全年变化极小,整个海区大气温度的季节变化不如流场变化快和显著。  相似文献   
77.
长江口三维潮流数值计算及动力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采用三维动力学数学模型对长江口潮流场进行了计算,对长江口潮流流态在一个潮周期内逐时进行了分析,并对长江口南支盐水倒灌从动力学角度进行了初步探讨。计算结果表明:文中模型较好地重演长江口潮流场,可以用于大型复杂河口工程实际中的潮流场的计算和分析。  相似文献   
78.
This paper reports changes in vegetation distribution and species cover in relation to soil factors and hydrology in a semiarid Mediterranean salt marsh adjacent to the Mar Menor saline lagoon. Species cover, soil salinity, and the groundwater level were monitored between 1991 and 1993 and between 2002 and 2004, and total organic carbon, total nitrogen, total phosphorus, nitrates, ammonium and exchangeable phosphorus were measured in the soils in both study periods. In addition, three soil profiles were described in August 1992 and August 2004. The results indicate an elevation of the water table throughout the 13-year period, which was attributable to water flowing from areas with intensive agriculture. Flooding increased and soil salinity dropped in the most saline sites and increased in the least saline ones. The morphology of the soil profiles reflected the increase in flooding periods, due to the appearance of a greyer matrix in the deeper horizons and a more diffuse pattern of Fe mottles. Following these environmental changes, Sarcocornia fruticosa, Phragmites australis and Juncus maritimus strongly expanded at the wettest sites, which led to the disappearance of the original zonation pattern. The cover of Limonium delicatulum, in turn, de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in moisture but increased following the increase in salinity. Changes in soil nutrients were only very evident in the sandy soils of the beach, probably due to the influence of organic debris deposited on the shoreline by the storms and due to the strong increase in the colonisation of this habitat by perennial species.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btained, control measures are needed in order to preserve habitat diversity in this and other salt marshes of this area. Monitoring of the vegetation distribution could be a useful tool to identify environmental impacts, in order to implement remedial actions.  相似文献   
79.
南海北部海区上层水体平均声速场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所收集到的南海北部海区的温度、盐度和深度历史资料进行了声速的计算、统计与分析,结果表明该海区上层水体的平均声速场有较明显的年际变化:表层声速的平面分布显示出沿岸水与外海水强弱交替变化的特征,声速等值线的走向几乎与岸线平行,等声速线的值自近岸向外海增加,大陆架外缘海区声速的水平梯度较大;下层声速的分布以环流和水体共同作用的形式出现,50m层声速平面分布的趋势除冬季与表层稍为相似外,其余季节与表层有明显的差别,春、夏季节50m层声速自西向东增加,而秋季与其表层分布相反,自近岸向外海减小;声速的垂直分布受海水升温与降温的影响显著,春、夏季表层海水升温,海表声速最大,声速自海表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小;秋、冬季表层附近水层降温,声速稍偏低,普遍出现正梯度现象,最大声速移至表层以下的水层,这个深度随季节的改变而改变,随海区的不同而不同.该海区的平均声速有年波动现象,表层波幅最大,随深度的增加波幅变小,至100m水层其波动的位相几乎与表层相反.  相似文献   
80.
王风范  耿敏 《海洋预报》1995,12(2):61-66
本文以9414、9415号两个连续北上台风为例,证明能量场的分布与台风移向有着明显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