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1篇
  免费   271篇
  国内免费   492篇
测绘学   149篇
大气科学   107篇
地球物理   391篇
地质学   994篇
海洋学   312篇
天文学   16篇
综合类   190篇
自然地理   39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72篇
  2021年   90篇
  2020年   77篇
  2019年   100篇
  2018年   87篇
  2017年   76篇
  2016年   79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89篇
  2013年   126篇
  2012年   89篇
  2011年   118篇
  2010年   111篇
  2009年   107篇
  2008年   102篇
  2007年   123篇
  2006年   110篇
  2005年   108篇
  2004年   104篇
  2003年   79篇
  2002年   77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75篇
  1999年   64篇
  1998年   56篇
  1997年   53篇
  1996年   45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91.
孙平军  罗宁  刘菊  彭雅丽 《热带地理》2022,42(11):1816-1828
源于时代之变而构筑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多尺度空间输出理论与劳动地域大分工的“叠加”,为新型城镇化发展带来新的动力源泉。为了揭示这种影响,首先将科技创新和制度改革这2个城镇化发展动力外生变量内生化,构建基于“四维驱动力模型+创新力+制度力”的城镇化动力因子分析框架,结合主成分回归模型对2000年以来重庆市城镇化发展动力进行分析,并据此引入波特的“钻石模型”对其城镇化发展路径进行系统思考。结果表明:1)纳入动力因子体系的创新力和制度力对重庆市城镇化发展产生显著的正向驱动效应,其中创新力表现最为明显。2)重庆市城镇化发展是“六维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市场力和行政力依然是最主要的驱动力;其次是创新力、内源力和外向力,其中创新力对城镇化发展的驱动效应已在阶段2(2010—2018年)超越行政力的作用效应;最后是制度力;间接反映重庆市城镇化本身是一个内生作用的过程,构筑“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具有客观必然性和前瞻性。3)基于波特“钻石模型”分析指出:重庆市存在增长极体量小、市场购买力不足、产品低端化、同质化现象严重等问题,并据此从发展高级生产要素、创造...  相似文献   
92.
使用软件1,将岩层序号、导线的方位和倾角、岩层的倾向、倾角和两层面切割导线处的读数分别输入A、F、G、H、I、J、K列,先后分别沿M、N列从第2行单元格开始拖动鼠标,岩层真厚度数据和累积厚度即刻计算出来,进一步可计岩组或岩性段的真厚度;将导线的序号、方位、倾角、长度分别输入W、X、Y、Z列,先后分别沿AB、AC、AD、AE、AF、AG、AH列,从第2行单元格开始拖动鼠标,导线的水平投影长度、纵座标增量及其累积值、横座标增量及其累积值、高程增量及其累积值即刻计算出来。使用软件2,在输入原始数据的同时,结果便计算出来。  相似文献   
93.
Two new species of Naticidae ( Mollusca, Gastropoda) collected from the coast of China are described: Cryptonaitca huanghaien- s/s sp. nov. and Sinum vittatum sp. nov. The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between the new species were described and the related information was provided.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new species and related species were also compared and discussed. The new species Cryptonaitca huanghaiensis differed from Cryptonaitca hirasei and Cryptonaitca andoi in outer shape, operculum and radula. The new species Sinum vittatum is similar to Sinumjaponicum (Lischke, 1869), but the shell of the former is flat-elliptical in shape, spire very small, slightly convex. While the latter is flat-globular in shape, apex light brown in color, without a brown band on the body whorl. The comparison results revealed that Cryptonaitca huanghaiensis and Sinum vittatum were two new species from the coast of China. Specimens studied were obtained from collections in the Marine Biological Museum,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相似文献   
94.
从730条海水鱼体内采得73种绦虫和其他寄生虫(线虫、吸虫等)。其中一种绦虫共有27条标本,经鉴定为假叶目Pseudophyllidea三枝钩科Triaenophoridae钩吻属Anchistrocephalus。本属为国内新记录,宿主马面鲀为本属新宿主。  相似文献   
95.
论述了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内涵,具体分析了以多媒体技术为主的现代教育技术的实施基础和优势特点,指出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新型教学模式的作用和方法。  相似文献   
96.
通过作者使用新技术进行安阳市土地利用更新调查的体会,指出了新技术存在的优势及新老技术结合的方法,并对更新调查的基本要求与程序作了比较详细的说明,最后指出利用MapGIS等地理信息软件进行二次开发从而实现土地利用现状图、文、表一体化的工作方式和变更、管理的一体化将成为土地利用调查及管理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97.
1 INTRODUCTIONCityplaysanimportantroleintheprocessofre gionaleconomicdevelopment .Forinstance ,in 1996,thetotalmunicipalareasof 666citiesonlycoveredtheproportionof 18.12percentinnationalterritory ,andbuilt uparea 1.8percent .Buttheyproducedthe 68.63percentofGDP(GrossDo…  相似文献   
98.
新世纪版《国家普通地图集》是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国家大地图集》系列编研项目之一,它以相对平衡的程度详细表示了水系、地貌、居民地、交通、境界、土质植被等基础地理要素的空间分布。为了适应生态文明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要求,增设了地表覆盖图组和城市图组,构建了普通地图集的新型结构模式,本文主要对地图集的编研理论与内容策划、选题原则与顾及因素、结构设计与图幅编排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99.
程叶青  翟梦潇  王莹  张金萍 《地理科学》2019,39(12):1902-1909
在中国社会经济转型过程中,快速的城镇化导致城镇人口剧增、基础服务设施滞后、城乡差距拉大等系列问题,新型城镇化战略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为建设可持续城市和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美好蓝图。以城镇化和城乡统筹发展等理论为指导,分析了海南省琼海市城镇化建设过程及成效,并以潭门镇、博鳌镇和龙寿洋国家农业公园为案例,提炼出3种不同类型区域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并分析其特征及驱动力,为海南省其他类似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0.
透明胞外聚合颗粒物碳输运新途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孙军  郭聪聪  张桂成 《海洋学报》2019,41(8):125-130
目前大家普遍认为,透明胞外聚合颗粒物(Transparent Exopolymer Particles,TEP)因其独特的凝聚效应导致碳通量向海底输出。但是,近几年的研究表明TEP不仅影响了碳沉降途径,其本身能够悬浮甚至向海水表层迁移,导致其在海洋微表层(Surface Micro-layer, SML)积累,最终显著影响海洋表层碳通量。TEP和其他颗粒物聚集形成凝聚物后,其运动趋势则由凝聚物中TEP的含量占比,即最终颗粒物密度所决定。一个新的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密度低的TEP通过与其他微粒聚合形成表面活性物质(Surface-active Substances, SAS),会在海洋–大气界面形成薄膜,显著影响海–气CO2交换通量,甚至对全球气候变化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