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54篇
  免费   352篇
  国内免费   669篇
测绘学   31篇
大气科学   121篇
地球物理   513篇
地质学   1753篇
海洋学   712篇
天文学   67篇
综合类   131篇
自然地理   347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92篇
  2021年   107篇
  2020年   118篇
  2019年   95篇
  2018年   93篇
  2017年   94篇
  2016年   114篇
  2015年   119篇
  2014年   172篇
  2013年   136篇
  2012年   143篇
  2011年   197篇
  2010年   125篇
  2009年   181篇
  2008年   178篇
  2007年   175篇
  2006年   180篇
  2005年   147篇
  2004年   140篇
  2003年   113篇
  2002年   110篇
  2001年   96篇
  2000年   110篇
  1999年   91篇
  1998年   80篇
  1997年   81篇
  1996年   72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21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7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84 毫秒
961.
In Otjimbingwe, a region of arid south-central Namibia, human population densities are high and these communal pastoralists own large numbers of livestock. Such situations are commonly perceived to lead to the ‘tragedy of the commons'. This region lends itself to a comparison of the effects of communal and commercial farming (with private land ownership) because the communal area is completely surrounded by commercial farms. In spite of far higher stocking densities on the communal areas and the absence of an overall grazing strategy, we found no evidence of the ‘tragedy of the commons' on Otjimbingwe. Indeed, the communal areas did not differ in a number of soil and vegetation parameters from the commercial farms. These results point both to the resilience of arid environments to high stocking levels and the over-riding influence of abiotic variables on environmental quality.  相似文献   
962.
郎庆勇 Jaffe  R 《岩矿测试》1997,16(2):118-127
自1994年6月至1995年3月对(美)迈阿密市大气颗粒物及干、湿沉降物中的多种有机化合物进行了定量分析与监测,并依据分析结果结合分子参数对有机污染水平的季节性变化、气候条件影响和清除机理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63.
湖南西北部黑色岩系中的贵金属矿化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鲍振襄 《矿物岩石》1997,17(2):70-77
湖南西北部寒武系下统木昌组黑色岩系中蕴藏着丰富的镍钼钒多金属矿床及其伴生的贵金属矿化。可划分为2类岩性序列,分别赋存着镍钼-金银矿化和钒-银矿化。有机成矿作用对该类矿床(化)的形成起了主导作用。本区具有潜在的贵金属矿化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964.
沈安江  陈子料 《地质论评》1997,43(1):91-100,T002
本文提出了中下扬子二叠纪礁碳酸盐岩主要作用类型有造礁作用,白云石化作用,胶结作用,溶解作用及裂隙作用,经历了海水,混合水,大气淡水及埋藏成岩环境,按下列序列演化,造礁作用-海水胶结作用-蒸发海水白云石化-淡水渗流带淋溶及潜流带胶结作用一混合水白云石化-浅埋I胶结,白云化及溶解作用(T1/P2)的多期交替-深埋藏胶结(含J3/J2古表生构造岩溶作用)一深埋藏溶解-深埋藏白云石化-浅埋藏II及表生淋溶  相似文献   
965.
Benthic coarse particulate organic matter (CPOM) was studied between November 92 and December 93 at four sites along the longitudinal gradient of the Agüera stream system (Northern Spain). CPOM was sorted in four main categories: leaves (several species), fruits and seeds, twigs and debris. Headwater site showed higher densities of total CPOM, leaves and twigs than downstream reaches, but no regular longitudinal pattern of change was noticed. The ranges of mean CPOM standing stock at the sampling sites were 20.5–74.1 g AFDW m–2 (site B), 9.9–47.7 g AFDW m–2 (site 5), 4.3–21.4g AFDW m–2 (site 7) and 9.8–37.9 g AFDW m–2 (site 9). The particulate matter at downstream sites was in a more advanced stage of breakdown probably as a result of processing and transport from upstream reaches. Leaves species composition of benthic CPOM clearly reflected the type of riparian vegetation at each site. The timing of inputs and the hydrologic regime appeared to act together influencing temporal dynamics of benthic CPOM. A gradual temporal change in species composition of benthic leaf litter was observed under natural mature deciduous forest: first alder, later chestnut and finally oak.  相似文献   
966.
微细浸染型(卡林型)金矿成矿过程中碳和有机质的作用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李九玲  亓锋  徐庆生 《矿床地质》1996,15(3):193-206
在众多关于黔滇桂微细浸染型(卡林型)金矿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通过本类型金矿含碳及有机质的特征;金能形成金属有机化合物及原子簇化合物的特征的研究。提出金以金属有机化合物形式在本区上二叠统富含生物成因有机质的煤系地层中形成预富集;在区域热变质作用中,金以气相金属有机化合物方式向上运移,蓄积在上二叠统至中三叠统各层位的背斜和穹隆部位;动力变质带的断裂活动引起物理化学突变,使金的气相金属有机化合物在构造断裂带解体、裂化从而形成了含细分散碳质的微细浸染型含金硫化物原生矿化;并探讨了主成矿期后与有机质解体有关的叠加热液活动和表生氧化作用对原生矿化的改造。从而从有机质演化角度初步建立了此类型的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967.
兰坪思茅盆地第三纪矿床有机质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兰坪思茅盆地第三纪矿床富含有机质,有机地球化学研究认为,矿床中的有机质片地未成阶段或低级成熟阶段,其分布受中轴断裂带的控制,有机质为少相、陆相的有机沉积物,生物标志显示盆地第三纪成矿为裂谷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968.
本文以矿床地质特征为基础,对赋矿围岩的有机质特征进行了初步探讨。在热液作用下,岩石中的Au+、Au3+等组分被有机质还原,有机质转变为二氧化碳。未蚀变岩石、钨矿化蚀变岩石和金锑矿化蚀变岩石的有机质热解色谱谱形、有机质热解参数、有机质成熟度等都有一定差别。未蚀变岩石的热解烃呈一次突发式释放,有机质的最高热解温度、产率指数、降解潜率和烃指数较低,有机质的成熟度最低(位于未成熟区)。钨矿化蚀变岩石的热解烃呈两次缓慢式释放,有机二氧化碳含量较高,有机质类型指数较低,有机质的成熟度较高(位于油区)。金锑矿化蚀变岩石的热解烃呈一次缓慢式释放,有机质的最高热解温度、可溶烃量、产率指数、有效碳、降解潜率和烃指数都较高,有机质成熟度最高(位于气区)。  相似文献   
969.
塔里木盆地晶包有机质的地球化学性质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塔里木盆地晶包有机质的地球化学性质及其应用范善发,周中毅,解启来,潘长春(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广州510640)关键词晶包有机质,塔里木盆地,二次生烃,生物标志物碳酸盐岩的可溶有机质主要为沥青A和晶包有机质,前者是用溶剂抽提碳酸盐岩样品获得...  相似文献   
970.
杨翼华  朱永昌 《岩矿测试》1996,15(2):124-128134
介绍了测定岩矿样品中不同形态碳的方法。样品中加入MnO2作氧化剂,在气相色谱仪内热解,测定结果是总碳。有机碳、石墨碳是由样品分别除去碳酸盐碳、碳酸盐碳与有机碳后,按总碳测定法测出。无机碳(碳酸盐碳)是在气相色谱仪密封系统内加酸分解碳酸盐,不用附加系统分离H2O与CO2,直接经色谱柱分离测定。也可分别测定总碳、有机碳或无机碳,用差减法计算无机碳或有机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