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4篇
  免费   212篇
  国内免费   236篇
测绘学   87篇
大气科学   19篇
地球物理   458篇
地质学   821篇
海洋学   12篇
天文学   9篇
综合类   66篇
自然地理   42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79篇
  2020年   82篇
  2019年   67篇
  2018年   74篇
  2017年   91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104篇
  2014年   114篇
  2013年   161篇
  2012年   78篇
  2011年   119篇
  2010年   71篇
  2009年   69篇
  2008年   66篇
  2007年   93篇
  2006年   90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72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全球气候变化下青藏公路沿线冻土变化响应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7,他引:16  
利用英国Hadley气候预测与研究中心GCM模型HADCM2预测的气温变化背景,分别提取青藏公路沿线地区在2009年,2049年和2099年的气温参数,考虑年平均气温和年平均地温的关系及年平均地温与海拔,纬度的关系模型,多年冻土下界分布模型和地温带分带,建立青藏公路沿线多年冻土下界分布的响应模型和多年冻土地温带的响应模型,研究结果表明,2009年青藏公路沿线的冻土变化较小,多年冻土极稳定带,稳定带和基本稳定带仅发生微弱的变化,基本稳定过渡带和不稳定带变化较大,多年冻土,逐渐退化,2049年青藏公路沿线多年冻土各地温带变化较大,但仍以基本稳定过渡带和不稳定带变化最大,多年冻土发生较大范围的退化;2099年后青藏公路沿线冻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多年冻土发生大面积的退化,融区面积逐渐增大,多年冻土地温带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其中多年冻土上带仅保留了稳定带,极稳定带全部消失,稳定带和基本稳定带全部转化为不稳定带。  相似文献   
92.
黑北公路冻土路基设计原则及病害特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依据位于小兴安岭地区的黑北公路沿线退化多年冻土特征,以及地质、水文、气候等工程环境条件,分析了黑北公路路基可能会发生的病害和发展过程,提出了适合于黑经公路的路基设计与病害防治措施,以便比选与优化退化型多年冻土地区的路基稳定性设计原则及结构形式,同时在路基设计形式和病害处理上提出了一些初步设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93.
安徽省江淮分水岭地区水资源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郝安宁 《安徽地质》2001,11(1):60-63
地下水资源贫乏,水(境外地表水)工程地质环境恶化(引水干渠的边坡滑塌),地表水难以蓄存,是安徽江淮分水岭地区经济发展滞后的重要原因。本文通过对区内水资源分析,提出了改善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94.
小兴安岭黑大公路沿线多年冻土分布及退化状态   总被引:3,自引:8,他引:3  
王彪  盛煜  刘建平 《冰川冻土》2001,23(3):302-306
黑大公路沿线多年土主要分布于黑河-北安段,属小兴安岭岛状多年冻土区,该区存在的多年冻土是晚全新世寒冷时期的产物,现处于欧亚多年冰土南界边缘,多年冻土发育在低洼、地表积水、塔头草生长茂密、草炭和泥炭发育的沼泽化湿地当中,沼泽湿地独特的热交换特性决定了其中发育的多年冻土处于退化的最晚阶段,冻土的退化在自然条件下可能依赖于由于至上的地下热流。多年冻土的地温剖面表现为零梯度曲且冰土温度接近于0℃,由此决定了多年冻土对人为活动干扰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95.
小兴安岭地区黑河-北安段多年冻土分布特征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张艳  吴青柏  刘建平 《冰川冻土》2001,23(3):312-317
对于寒区公路工程,查清冻土工程地质条件是至关重要的,利用地质雷达和探孔来研究多年冻土的分布,为路基设计和处理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黑北段分布有17段岛状年冻土,总长度为3.165km,主要分布于沼泽化湿地、泥炭层和草炭层极为发育低洼地带、多年冻土上限约1.5-2.0m,多年冻土厚度3-6m,主要发育有多冰冻土、富冰冻土、饱冰冻土,多年冻土地温较高,热稳定性较差,多年冻土处于强烈的退化状态。  相似文献   
96.
不同边界条件对多年冻土上限影响的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0,他引:17  
在全球气候转暖对多年冻土影响的情景下,开展了在多模式下气温升高对冻土上限的影响试验研究。针对不加抛石遮阳棚、加抛石、加抛石遮阳棚3种情况,地表温度均采取基本温度加2次不同升温冻融循环,每次温控指标逐级提高0.5℃,即地表温度3次变化依次按照-16.1~5.8~-13.3℃、-15.6~6.3~-12.8℃、-15.1~6.8~-12.3℃进行,结果表明,加抛石及遮阳棚对多年冻土上限有着明显的影响,冻土上限的变化与气温基本上呈正相关,为寒区道路工程设计与施工提供了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7.
Based on the geological background, R-mode factor statistics, and the analysis of the stability diagram for the corresponding system, five weathering reactions controlling the surface-water chemical composition in the watershed of the Changhuajiang River are deduced. In the mass balance model, the precipitation accounts for some solute input, since the rainwater is dilute without pollution. Most of the Ca2+ and HCO 3 ions are from the dissolution of calcite, K+, Na+, H4SiO4 and some of the Mg2+ and HCO 3 come from albite and biotite weathering to kaolinite. The dissolution of dolomite and gypsum controls the mass balances of Mg2+ and SO 4 2– . The dissolution of calcite is the dominant chemical weathering reaction in the watershed because of its reactivity and high concentration. In the watershed in 1986, the chemical weathering rate was 0.073 (kg/m2 a), and the mechanical denudation rate is 0.093 (kg/m2 a). The chemical weathering mass output proportion of carbonate rocks to silicate rocks was about three to one.  相似文献   
98.
The Sandhills Moraine is a Late Wisconsinan lateral moraine complex on southwest Banks Island. The occurrence of ice-ablation landforms, ground ice slumps, kettle lakes and catastrophic lake drainage in winter suggests the presence of substantial bodies of massive ground ice. The distinctive hummocky topography of the Sandhills Moraine is thought to reflect partial melt-out of this ice. Stratigraphic observations indicate that the ice is overlain irregularly and unconformably by glacigenic sediments, notably pebbly clay (till) and/or sandy gravels (outwash), while the ice itself possesses numerous and variable mineral inclusions, faults and foliations. Petrofabric analyses indicate a strongly preferred orientation to the ice crystals.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se characteristics are best explained if the ground ice is interpreted as relict glacier ice.  相似文献   
99.
云南境内澜沧江流域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及动因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澜沧江-湄公河是一条集内河、界河、国际河流为一体的河流。云南境内澜沧江流域涉及云南西部 7个地州39个县市。复杂的地形地貌结构和多种气候带,形成植被垂直分布和地域分布的特点,呈现出多样性变化特征;域内94%为山区;占流域人口83%的民族(18个少数民族)大分散小聚居立体分布在山区,土地资源一直是他们赖以生存的最主要的生产生活资料,不同民族土地利用习俗,使流域内土地利用格局呈现出多元化特征。在这样一个边疆山区民族地区,寻求一条多元民族文化下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加强民族团结,寻求均等发展机会脱贫致富,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和富裕的关键。
    采用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高新技术,典型地区启用了快速农村评估(PRA,RapidRuralAppraise)方法,对流域1990年、1998年土地利用现状及空间结构演变进行了时空动态叠合研究、森林土地时空动态的整体演变研究以及变化动因分析,在此基础上,就多元民族文化下土地利用人地系统演变和流域发展的关联问题,提出一些看法,仅供商榷。  相似文献   
100.
Application of swat model in the upstream watershed of the Luohe River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INTRODUCTIONIntheHuanghe(Yellow) Riverbasin, soilerosionisaseriousproblem,whilerunoffandsedimentyieldsim-ulation hasnotbeenextensivelystudiedonthebasisofGIS(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 and dis-tributedhydrologicalmodel.Inthisstudy,theLushiwatershed,whichislocatedattheupstreamoftheLushiHydrologicalStationintheLuoheRiver—thebiggesttributary oftheHuanghe Riveranddown-streamofXiaolangdiDam,isselectedasthestudyarea.ThelevelofsoilerosioninLushiwatershedismoderatein theHuangheRiverba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