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26篇
  免费   1929篇
  国内免费   1843篇
测绘学   334篇
大气科学   1034篇
地球物理   3509篇
地质学   2475篇
海洋学   3009篇
天文学   208篇
综合类   456篇
自然地理   573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101篇
  2022年   182篇
  2021年   248篇
  2020年   284篇
  2019年   413篇
  2018年   314篇
  2017年   297篇
  2016年   308篇
  2015年   390篇
  2014年   418篇
  2013年   431篇
  2012年   487篇
  2011年   517篇
  2010年   402篇
  2009年   483篇
  2008年   495篇
  2007年   621篇
  2006年   545篇
  2005年   487篇
  2004年   478篇
  2003年   420篇
  2002年   387篇
  2001年   327篇
  2000年   333篇
  1999年   306篇
  1998年   299篇
  1997年   246篇
  1996年   240篇
  1995年   216篇
  1994年   205篇
  1993年   180篇
  1992年   137篇
  1991年   107篇
  1990年   66篇
  1989年   51篇
  1988年   45篇
  1987年   29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5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3篇
  1973年   1篇
  1954年   10篇
  1905年   1篇
  19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71.
冬、夏季青藏高原地面加热场激发的500hPa遥相关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超 《高原气象》1994,13(2):122-127
本文用青藏高原地面加热场强度来表征高原的加热状况,并用统计的方法,分析了冬季(2月)和夏季(7月)青藏高原地面加热场强度与同期500hPa位势高度的遥相关关系,得到如下结论:冬季高原地面加热场可激发北半球500hPa产生遥相关型,这种遥相关型可看成是二维Rossby波列由低纬向东北方向传播;夏季高原地面加热场可激发北半球500hPa产生类似于EU型的遥相关,这种遥相关型可看成二维Rossby波列由  相似文献   
772.
东亚寒潮高压的位涡诊断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位势涡度方程对1980年1月26—30日东亚寒潮高压的演变做了诊断研究,表明高压中心地区低层是低值位涡区,位涡值随高压增强(减弱)而变小(变大);随着高压的发展加强,位涡最小值由对流层中层降到近地面层,随着高压的减弱,最小值中心又上升;对流层高层的位涡值随着地面高压的增强而加大,反映高空冷槽、地面高压同时在发展。位涡收支方程各项对高压发展、减弱有着不同的作用。作用最大的是地转风水平平流项和地转偏差风的散度项,其次是地转偏差风的平流项和辐射项,扭转项和热成风偏差项均甚小,可忽略不计。  相似文献   
773.
本文是文献[8]的继续,文中提出了地震勘探的带阻尼波动方程反演的新方法,应用此反演算法可以通过微机识别地层的波阻抗,这里把地层分成100层,地震数据含有10%的误差,且反演计算时间仅仅是正演计算时间的三倍.文献[1]-[4]的计算方法是基于波动方程的混合问题,而文献[8]所提出的反演算法是基于波动方程的哥西问题,许多例子充分说明后者更有效.  相似文献   
774.
地震波动力学特征变化指标在短期地震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冯德益  虞雪君 《地震》1994,(1):12-22
本文研究了地震前地震波动力学特征的变化,主要是波形和频谱的变化,并从中提取出可望在短期(半年以内)地震预报中应用的一些预报指标。这些指标包括:P波初始部分波形的时间线性度和空间线性度,初始段平均半周期,S,P波频谱的峰值频率,拐角频率,相对带宽度,相对频谱峰值,高频段的谱线斜率绝对值等。同时还研究了短周期地脉动的波形线性度及频谱特征量(峰值频率等)在大震前出现的短期(半年以内)和临震(9天以内)的  相似文献   
775.
中国上地幔剪切波速度结构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通过合成SH波理论地震图的方法,利用SS-S走时和SS波波形资料,研究了我国上地幔剪切波速度结构。初步结果表明,我国大陆上地幔可以分成两个独立不同的速度结构模型:一是青藏高原;另一是中国大陆东部。两部分均存在剪切波低速层,但埋藏深度不同,高原部分是100km,东部地区是60km,两部分的差异大约在350km以下趋于消失。在405km和660km深处存在剪切波的速度间断面。400km以下青藏高原和中国大陆东部地区剪切波的速度结构与北美洲、北大西洋西部、欧洲、阿尔卑斯带地区的结构一致,说明在这几个地区上地幔剪切波速度结构的横向变化在400km以下很小。  相似文献   
776.
有限元素法全倾角波动方程偏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试图从两个方面提高波动方程偏移的效果:1.使用全方向波动方程进行偏移,使之适用于任意倾角界面的反射;2.使用有限元素法提高微分方程数值解法的精度。  相似文献   
777.
The concept of planetary wave breaking (McIntyre andPalmer, 1983; 1984) is critically reviewed.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wave breaking signature is not unique to any particular dynamic event in the stratosphere. Therefore, the classification of stratospheric transport events, such as wave breaking, groups fundamentally different events together. Better qualification of the wave breaking signature and a more solid theoretical basis of planetary wave breaking must be presented if the concept is to be of significant utility in describing stratospheric tracer transport.  相似文献   
778.
779.
本文从可压缩情况下的流体力学方程出发,采用多重尺度方法和W.K.B.方法,研究时空变化风场中声重波波包的演变过程。文中导出了声重波波长、相速、传播方向以及振幅的演变方程。结果表明,沿群路径上波长、相速和传播方向的变化取决于风场的时空变化以及风场与波的相对方位。此外,波振幅的演变方程还表明:在时空慢变风场中,声重波的波作用量具有守恒性,声重波波包能量增加伴随波频率增高,声重波波包能量减小伴随频率降低。能量变化的实质是,风场的时变性引起了波流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780.
一个CDP道集经动校正后,多次波仍存在剩余时差δt,它随炮检距呈抛物线变化。由δt的变化即可求出多次波剩余波数△K的分布规律。据此,可设计一个理想的叠加剩余波数响应,用于动校正后的CDP道集的加权叠加。在t~x平面选择δt,即可改变叠加剩余波数响应,从而改变各道的加权系数,实现最佳压制多次波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