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3篇
  免费   329篇
  国内免费   239篇
测绘学   375篇
大气科学   28篇
地球物理   803篇
地质学   625篇
海洋学   62篇
天文学   44篇
综合类   111篇
自然地理   7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54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65篇
  2017年   62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72篇
  2014年   84篇
  2013年   86篇
  2012年   118篇
  2011年   120篇
  2010年   102篇
  2009年   94篇
  2008年   111篇
  2007年   112篇
  2006年   123篇
  2005年   116篇
  2004年   81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74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一个CDP道集经动校正后,多次波仍存在剩余时差δt,它随炮检距呈抛物线变化。由δt的变化即可求出多次波剩余波数△K的分布规律。据此,可设计一个理想的叠加剩余波数响应,用于动校正后的CDP道集的加权叠加。在t~x平面选择δt,即可改变叠加剩余波数响应,从而改变各道的加权系数,实现最佳压制多次波的效果。  相似文献   
82.
利用地震振动台对大跨预应力混凝土井式梁空间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两个模型的实验结果表明:(1)大跨预应力井式梁空间框架结构可以提供大的楼层平面内刚度;(2)对称大跨预应力井式梁空间框架结构,可以不考虑耦合地震反应;(3)大跨预应力井式梁空间框架结构的竖向地震反应中心大而周边小;(4)在相同加速度但不同的地震波作用下,结构的竖向地震反应不同。  相似文献   
83.
倾斜基岩上的土-框架相互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倾斜基岩上的框架是山地、丘陵地区多见的一种结构形式,但以往对其抗震性能研究很少。本文利用二次开发后的ANSYS对倾斜基岩上的框架的抗震性能进行了上下部相互作用分析。在研究中发现,考虑土一结相互作用后,结构的高阶振型在地震反应中的参与程度提高;可能在结构的地震反应傅里叶谱中形成双峰;并使地震反应沿结构高度的分布不再沿直线变化,而呈锯齿状分布。由于倾斜基岩将降低土层对地震波的放大作用,但基本不改变地基的卓越频率,因此倾斜基岩将会抑制上部结构的地震反应;而倾斜基岩上结构的地震反应分布将比相应平坦基岩上结构的地震反应分布更接近直线形分布,但变化形状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84.
填充墙与钢框架协同工作性能非线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运用ANSYS有限元中的接触单元建模,对加气混凝土填充墙钢框架的结构性能进行了研究,同时与纯钢框架结构在强度、刚度、以及延性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填充墙与钢框架协同工作能够改善钢框架结构的受力性能和抗震能力,这为钢结构及其围护体系的研究与推广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5.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超强系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我国建筑抗震规范要求设计的14栋代表不同抗震特征要求的多高层规则钢筋混凝土框架,通过静力弹塑性分析详细地评估了框架结构的体系超强能力。分析中采用与抗震规范等效静力地震作用效应分布模式相同的单调递增侧向荷载,以二维平面框架为分析对象。分析结果表明地震分区对超强系数的影响较大;有填充墙框架比无填充墙框架的超强能力明显要大;内框架的超强能力比外框架的超强能力大;超强系数随框架楼层数的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86.
The simulation of solute transport in rivers is frequently based on numerical models of the Advection-Dispersion Equation. The construction of reliable computational schemes, however, is not necessarily easy. The paper reviews some of the most important issues in this regard, taking the finite volume method as the basis of the simulation, and compares the performance of several types of scheme for a simple case of the transport of a patch of solute along a uniform river. The results illustrate some typical (and well known) deficiencies of explicit schemes and compare the contrasting performance of implicit and semi-Lagrangian versions of the same schemes.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latter have several benefits over the other types of scheme.  相似文献   
87.
沉管沉放的实时监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解先  许琛  陆彩萍 《测绘学报》2002,31(Z1):70-72
介绍了在沉管隧道施工中,实时监测沉管沉放的一种测量方法.它利用全站仪观测数据,通过坐标系之间的坐标转换,实时计算沉管管体特征点的坐标,从而对沉管的沉放过程进行实时监测.  相似文献   
88.
光学测微器的原理、检定及误差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着重讨论了高精度光学测微器的基本工作原理、检定方法及误差分析。  相似文献   
89.
VLBI、SLR、GPS综合数据处理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天河  杨元喜 《测绘工程》2002,11(4):7-10,21
按参与平差观测值类型的选取不同,对VLBI、SLR、GPS综合处理方案进行了分类。给出了各类方案的平差模型,结合当前我国三种技术的实测情况,分析了各种方案的优缺点,提出了较为可行的综合处理方案。  相似文献   
90.
海域海况复杂多变 ,潮汐不但受外海能量输入的控制 ,而且在复杂的海岸线、浅海海底和内陆河流运输的作用下变得异常复杂。卫星测高由于受复杂的海洋动力环境和陆地反射的影响 ,数据质量普遍较深海差。将多种卫星测高数据联合处理 ,可以大大提高近海海域平均海面高的精度与分辨率 ,增强测高卫星监测近海复杂动力现象与反演近海复杂动力机制的能力。本文讨论近海多种卫星联合数据处理的技术与方法 ,分别从提取海平面稳态和时变信息的角度较系统地研究了多种卫星测高联合数据处理方法 ,通过提取不同测高卫星海平面观测数据中与时间无关的系统偏差 ,建立多种卫星测高数据的海平面时变基准 ,从而将多种测高卫星海面监测数据融合到一个动力系统中。大大提高测高卫星海平面监测的时空分辨率 ,为联合多种卫星测高数据在大地测量与近海海洋动力学研究中的应用创造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