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54篇
  免费   2112篇
  国内免费   2216篇
测绘学   748篇
大气科学   2245篇
地球物理   4896篇
地质学   4385篇
海洋学   687篇
天文学   51篇
综合类   801篇
自然地理   369篇
  2024年   45篇
  2023年   123篇
  2022年   252篇
  2021年   348篇
  2020年   342篇
  2019年   398篇
  2018年   317篇
  2017年   343篇
  2016年   393篇
  2015年   444篇
  2014年   539篇
  2013年   529篇
  2012年   625篇
  2011年   608篇
  2010年   501篇
  2009年   579篇
  2008年   493篇
  2007年   640篇
  2006年   618篇
  2005年   598篇
  2004年   537篇
  2003年   516篇
  2002年   455篇
  2001年   447篇
  2000年   429篇
  1999年   434篇
  1998年   442篇
  1997年   359篇
  1996年   410篇
  1995年   398篇
  1994年   285篇
  1993年   205篇
  1992年   150篇
  1991年   102篇
  1990年   70篇
  1989年   66篇
  1988年   67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9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6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青藏高原OLR的气候特征及其对北半球大气环流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李栋梁  章基嘉 《高原气象》1996,15(3):259-268
利用1974-1990年青藏高原地区地-气系统月平均射出长波辐射资料,采用EOF方法分析了前3个特征向量场,得到了青藏高原地区地-气系统射出长波辐射的几种异常形式,阐述了它们的天气气候特征,并对不同气候区的持续 及其与北半球大气环流的关系作了研究。  相似文献   
992.
冯德益 《华南地震》1996,16(4):1-10
利用反映震级-频度关系的参量C值,η值,b值和b值谱以及反映地震空间分布的森下指等研究了近海地震活动的一些主要特征,发现近海强震前地震活动性指标及图象的变化特征与陆地上强震前的特征存在一定差异;给出了新研究的可用于近海及滨海地区强震预报的短期和临震  相似文献   
993.
本文首次弄清了毛垭温泉测点的局部地质环境,确定了测泉的水文地质性质和类型,弥补了建点基础资料之不足。采用常规的调查追踪方法对该前兆观测点近期出现的特大异常进行了较为详细地落实,并简要分析了调查结果。  相似文献   
994.
地震断层气监测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断层气测量是地震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断层气测量具有实用、轻便、快便、价廉等优点,在地震监测预报和减灾活动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巨大的潜力。本文对断层气测量在地震科学中的应用和现状作了简要的介绍,同时探讨了我国地震断层气监测系统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对今后的发展进行了展望。最后简单介绍了几种断层气监测新技术及新型气敏传感器。  相似文献   
995.
盐源—宁蒗6.7级地震具有较丰富的前兆异常。前兆异常具有长、中、短、临的阶段性;在时间分布上成批出现,在空间分布上集中在几个小范围内出现。趋势性异常分期分批,在几个小范围内出现。临震异常呈突发性的脉冲式突跳或大幅度的阶跃状的突变,出现的时间均在震前一个月,平均异常时间为14天。震前半个月在震中区附近观测异常相对密集。  相似文献   
996.
东南沿海地震形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彭美凤  林世敏 《地震》1996,16(2):197-201
研究1900年以来东南沿海地震活动序特征,并进行了地震活动分幕,结果表明,1986年开始进入了本世纪以来的第V地震活跃幕,本活跃幕将延至2000年左右,期间有发生6级左右地震的危险,最大可能的发震区是闽粤交界及其沿海地区。  相似文献   
997.
陈绍绪  李淑莲 《地震》1996,16(3):249-254
给出了“广义信息维”的计算公式和计算方法,研究了首都圈和周期地区的广义时间分维和华北地区的广义空间分维。结果表明,在该地区Ms≥5.3地震前0.5-3a,时间分维都有一个较明显的降维过程;空间分维也有较好的对应效果,但是存在漏现象。  相似文献   
998.
地震前兆异常迁移速率的非线性变化特征及其力学解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宋治平  尹祥础 《地震》1996,16(4):372-376
通过对长期,中短期以及短前兆异常迁移速率的研究,发现长期,中短期,短临前兆异常分别以每年10,100,1000km的量级向震中迁移,异常迁移速率不是线性增加,而为非线性递增,从理论上对前兆异常迁移性的存在与迁移速率的非线性变化进行了分析。这对不同时期的前兆异常判断以及地震的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9.
肃南5.7级地震过程剪切波分裂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清河  刘希强 《地震》1996,16(4):417-426
剪切波分裂应用于地震预报中的3个主要困难是:(1)如何自动定量识别剪切波快慢波到时;(2)用以认识其基本特征的震例太少;(3)因各次地震的复杂性,对所给剪切波分裂结果难以给出恰当的解释,本文研究了1988年11月22日甘肃肃南5.7级地震过程剪切波分裂的特征。所用资料为1988年8月到1990年8月中法合作张掖数字台网的记录。通过对张掖~肃南地区地壳结构模型的研究,确认了所用各次地震的真实出射角基  相似文献   
1000.
亚洲MAGSAT卫星磁异常图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使用20多万个MAGSAT卫星磁测数据,编绘亚洲卫星标量(△F)和矢量(△X,△y,△Z)磁异常图(20°s-60°N,50°E-160°E).为了提取岩石层卫星磁异常,首先对MAGSAT卫星数据进行了筛选,然后进行主磁场、磁层场、电离层场和感应场改正,并消除虚假测点.将卫星数据分成黎明组、黄昏组和联合组,分别绘制相应的卫星磁异常图.根据1°×1°的网点值,用计算机编绘亚洲卫星磁异常图.初步分析了卫星磁异常与大地构造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