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3篇
  免费   359篇
  国内免费   389篇
测绘学   43篇
大气科学   440篇
地球物理   629篇
地质学   824篇
海洋学   262篇
天文学   85篇
综合类   136篇
自然地理   28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58篇
  2021年   71篇
  2020年   71篇
  2019年   87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72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93篇
  2014年   98篇
  2013年   129篇
  2012年   132篇
  2011年   116篇
  2010年   89篇
  2009年   125篇
  2008年   97篇
  2007年   137篇
  2006年   110篇
  2005年   95篇
  2004年   124篇
  2003年   81篇
  2002年   89篇
  2001年   74篇
  2000年   73篇
  1999年   63篇
  1998年   77篇
  1997年   65篇
  1996年   66篇
  1995年   50篇
  1994年   45篇
  1993年   48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西秦岭北缘断裂带地震活动特征及近期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来迅 《内陆地震》1989,3(4):314-322
本文讨论了西秦岭北缘断裂带在青藏高原东北部三次地震活动高潮幕和两次地震活动低潮幕中的作用和特点,以及地震活动的时空强特征和近期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2.
Extended periods of very low geomagnetic activity as described by very quiet intervals (VQI's) occur only at those times when the solar wind velocityV has a generally decreasing trend, i.e., they mainly occur either after the velocity peak of a high speed solar stream has passed the Earth, or at times when the Earth is immersed in a low speed solar plasma provided that the daily mean value ofdV/dt is negative. The VQI's most frequently start whendV/dt<0 anddB Z/dt>0 (B Z is the geocentric solar magnetrospheric-GSMZ-component of the IMF) and end most likely whendV/dt>0 anddB Z/dt<0. The temporal trends of the solar wind (SW) velocity affect the variation of thea p index only when the level of geomagnetic activity is generally low.It is suggested that a gradual expansion or contraction of the magnetosphere, associated with a slow variation of the SW pressure, plays a role in the modification of the reconnection-driven magnetohydrodynamic (MHD) fluctuations in the magnetosphere.  相似文献   
133.
It is well-known that the amplitude and phase of theSq(H) variation show considerable variability from day to day. In this paper we consider one aspect of the phase variability—that associated with AQDs. AQDs (or abnormal quiet days) are defined as magnetically quiet days where the maximum excursion ofH at a mid-latitude station on the poleward side of the focus occurs outside the normal time range 0830–1330 LST. Such days exhibit properties, many of which appear quite distinct from the properties of the normalSq(H) variation. The properties of AQDs, and the proposals that have been made to explain them, are considered in detail. The consequences of these proposals and some problems which need to be addressed in order to obtain a fuller understanding of the dynamics of the ionosphere on AQDs are also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34.
尉犁县且干布拉克蛭石矿为特大型,磷灰石矿为大型.蛭石、磷灰石均赋存于磁性较强的透辉石岩及超基性岩中,矿体与围岩间有较明显的磁性差异,含矿母岩70%被第四系覆盖.利用地面磁测,较好地圈定了含矿母岩的边界,提供了含矿体的平面形态及产状,为勘查缩小了靶区.磁法勘探不仅是直接找磁铁矿床及某些有关金属矿床的有效方法,而且在间接寻找非金属矿床上亦能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35.
峡东莲沱组与湖南板溪群五强溪组或漠滨组之间的关系素有争议,湖南省地矿局区调队将峡东莲沱组与湖南五强溪组对比是值得商榷的问题。本文提出峡东莲沱组沉积时代应晚于长安亚冰期,应与富禄间冰期早期地层即石门县杨家坪渫水河组,湘北、湘西莲沱组及湘中江口组含铁砂岩段相当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6.
吉林中部石炭系出露较全,具有独特的区域大地构造环境,在吉林晚古生代褶皱带演化中具有特殊性。本文将吉中石炭系划分为6个岩石建造,每一建造各具特征,并以岩石建造为手段,进行区域大地构造分析,认为该区石灰纪是在弧后一大陆边缘基础上形成的裂谷一拗陷带的构造环境,具有由先期裂谷发展阶段转变为末期拗陷带的演化过程,从而表明该区石炭纪为一拉张的构造历史时期。  相似文献   
137.
中国西部积雪对我国汛期降水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6,他引:19  
韦志刚  罗四维 《高原气象》1993,12(4):347-354
本文利用台站及卫星资料建立了中国西部积雪30年逐月时间序列。该序列是目前资料时间最长、最好的序列,为研究该区积雪月际和年际变化及其影响提供了较可靠的依据。中国西部冬春积雪对我国汛期降水的影响平均为负相关趋势,与6月降水的相关分布较有规律,冬春多(少),其它地区6月降水偏多(少)。我国西部多(少)雪对6月从份500hPa高度的变化是:高原北边高纬高度降低(升高)及副热地区升高(降低),有(不)利于高  相似文献   
138.
中国东部近百年的雨量变化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章名立 《大气科学》1993,17(4):451-461
本文用279个气象测站的年雨量资料得到中国东部(100°E以东)1891—1988年大范围平均雨量资料序列.对代表性进行了检验表明:序列在1921年以后能较好地反映大范围气候旱涝状况,而1920年以前则代表性较差.从雨量变化看中国东部的气候在近百年期间是干湿交替出现的,可以分成六个时段.在近四五十年中雨量有减少的趋势,前期雨量偏多,后期从60年代中期以来雨量持续偏少.而且这种变化与北半球副热带其他地区有同相变化的关系.在50年代以前副热带地区雨量的变化却没有明显的同相关系.  相似文献   
139.
本文总结分析了发生在新丰江水库老震区,距1962年6.1级主震27年的1次4.5级地震的活动和特点,认为此次4.5级地震及其伴生的小震群仍系新丰江水库诱发地震序列的中晚期强余震。  相似文献   
140.
春季热带地区OLR低频振荡及其与长江中下游连阴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施宁  朱盛明 《大气科学》1991,15(2):53-62
本文应用NOAA卫星接收的1975—1983年向外长波辐射(OLR)资料研究了春季热带地区低频振荡的基本特征,得出东半球热带地区盛行周期为30天左右的低频振荡,这种振荡最显著的区域在0—10°S、70—90°E的印度洋地区。文章阐述了过渡季节这种低频振荡的经向和纬向传播特征。 本文还进一步指出,在热带低频振荡的不同阶段,ITCZ、北半球副热带以及西风带环流系统也呈现出显著的周期变化,并查证了低频振荡作为长江中下游连阴雨和连晴过程的背景事实。因此本研究工作也为长江中下游连阴雨和连晴天气的中、长期可预报性提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