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38篇
测绘学   27篇
大气科学   7篇
地球物理   13篇
地质学   111篇
海洋学   14篇
综合类   13篇
自然地理   2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通过对天山地区的断裂构造、地震、地热、煤级及其时空分布、煤层埋深等因素的综合分析,认为天山北缘及其邻区早中侏罗世大范围分布的低级烟煤主要由深成变质作用形成,深成变质作用具普遍性。深大断裂带及其附近局部发育的中级煤烟是在深成变质基础上,叠加了高温气液热变质作用而形成。属于区域岩浆热变质作用的一种模式,也是西北地区早中侏罗世煤变质的特点之一。  相似文献   
112.
海洋测线网系统误差确定的3种模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为探测系统误差和数据调整的需要,文中将误差模型分为两种基本形式,在此基础上给出了确定测线系统误差的3种模型:模型A、模型B和极大调整模型。在这3种模型中,模型A、B确定参数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模型B将系统整体性影响按照平差空间结构分配至测线系统误差,极大调整模型原理的理论基础是模型A基准权的特例。实例计算验证,模型A能够较好地探测系统误差,模型B则适合于数据调整。  相似文献   
113.
煤层气成分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煤系地层孔隙性和渗透率对煤层气的抽放、排采具有重要影响,但煤层气的生成却是其富集的先决条件。煤层气是煤内外因共同作用、具有一定规律性的多阶段复杂地质过程作用的结果,阐述了煤层气的成分和几种成因类型,分析了煤岩有机显微组成、成熟度、储层压力等因素对煤生气能力、吸附性、渗透性的影响。对分析煤盆地间、钻孔间以及煤层间煤层气成分的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4.
提出了一种矿产资源靶区定位预测的统计方法秩相关权法。该方法以评价目标变量(矿床的资源量、矿床规模等)与成矿和控矿地质变量(定量地质变量、半定量地质变量和定性地质变量)之间的秩相关性研究为基础,用地质变量与目标变量之间的τ秩相关系数来衡量地质变量的重要程度,用矿床统计单元之间的联系度来评价资源靶区的优劣  相似文献   
115.
The PT gradient in a Late Eocene low-T high-P metamorphicbelt in northern New Caledonia increases from SW to NE. Metapelitesin the pumpellyite–prehnite and blueschist zones containlawsonite, Mg-carpholite, Fe-stilpnomelane and Fe-glaucophane.Thermodynamic calculations indicate a progression of metamorphicconditions from less than 0·3 GPa and 250°C in akaolinite-bearing rock in the SW, up to 1·5 GPa and 410°Cin a lawsonite–glaucophane-bearing sample in the NE ofthe Diahot terrane. Through a multi-method investigation ofphyllosilicates, organic matter and fluid inclusions, we demonstratethat the evolution of organic matter and illite crystallinitydepends strongly on the evolution of the PT path withtime. In addition, we show that the illite–muscovite bcell dimension provides a robust estimate of maximum pressurereached in low-temperature domains with polyphase metamorphichistories, despite subsequent high-temperature–low-pressureevents. Fluid inclusion study reveals an isothermal decompressionin the Diahot terrane. KEY WORDS: low-temperature/high-pressure metapelites; illite crystallinity; coal rank; illite–muscovite b cell dimension; New Caledonia  相似文献   
116.
Current search engines in most geospatial data portals tend to induce users to focus on one single-data characteristic dimension (e.g. popularity and release date). This approach largely fails to take account of users’ multidimensional preferences for geospatial data, and hence may likely result in a less than optimal user experience in discovering the most applicable dataset. This study reports a machine learning framework to address the ranking challenge, the fundamental obstacle in geospatial data discovery, by (1) identifying a number of ranking features of geospatial data to represent users’ multidimensional preferences by considering semantics, user behavior, spatial similarity, and static dataset metadata attributes; (2) applying a machine learning method to automatically learn a ranking function; and (3) proposing a system architecture to combine existing search-oriented open source software, semantic knowledge base, ranking feature extraction, and machine learning algorithm. Results show that the machine learning approach outperforms other methods, in terms of both precision at K and normalized discounted cumulative gain. As an early attempt of utilizing machine learning to improve the search ranking in the geospatial domain, we expect this work to set an example for further research and open the door towards intelligent geospatial data discovery.  相似文献   
117.
为系统分析煤岩孔隙度主控地质因素及对其煤层气开发的影响,统计分析了全国37个主要煤层气区块/矿区的压汞孔隙度等数据。利用相关趋势分析方法分煤级着重探讨煤级、煤体结构、镜质组、灰分等因素对煤岩孔隙度以及煤层气开发的影响。结果表明:Ro,max是储层物性评价的重要参数,低煤级区煤岩孔隙度对Ro,max的变化最为敏感,且孔隙度平均值随成熟度升高呈现出高-低-高-低的变化。低煤级区同一煤层气区块/矿区内部,孔隙度变化区间大于高煤级区同一煤层气区块/矿区内部孔隙度的变化区间。中低煤级区,复杂的煤体结构对煤储层物性具有破坏作用;高煤级区,复杂的煤体结构对物性有一定的改善作用。镜质组含量与孔隙度呈负相关关系,灰分产率与孔隙度无明显相关性,且在低煤级区镜质组含量和灰分产率与孔隙度均具有明显的负相关性,是孔隙度评价的重要参数;而在中高煤级区,二者对孔隙度的影响可以忽略。煤岩大中孔比例和储层平均渗透率随平均孔隙度的增高而增高,孔隙度大小尤其是孔隙度随煤级的变化规律对不同煤级区煤层气开发潜力评价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8.
提高地震数据的信噪比是地震资料处理的重要目标之一。传统的地震去噪方法虽然可以有效压制随机噪声,但对非高斯分布的异常值噪声压制效果欠佳。本研究展示了一种基于稳健主成分分析的地震数据异常值噪声压制方法。该方法在频率-空间域通过对地震数据实施稳健低秩近似来求取理想无噪声数据。在目标函数构建方面,采用核范数最小化模型求取理想的低秩近似数据,并使用l1范数最小化模型来估计异常值噪声。此外,运用增广拉格朗日乘子法求解该反演问题。最后,模型数据和实际资料的去噪结果验证了本研究方法的有效性,与传统F-XY域预测滤波法去噪结果进行对比,也显示本研究方法在有效压制异常值噪声的同时能更好地保护有效波能量。  相似文献   
119.
李培顺 《海洋预报》1996,13(1):53-57
本文依据青岛沿海地区的台风暴潮成灾范围和经济失额划分了灾级;利用1949年以来青岛地区台风暴潮成灾个例,以潮位,波高以及他们的综合值为因子,运用逐步回归方法,建立了青岛地区台风暴潮灾度预报方程,经回报和后报检验,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120.
液态水影响不同煤级煤吸附甲烷的差异及其机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时音  桑树勋 《地质学报》2008,82(10):1350-1354
以IS100等温吸附解吸仪和MTS815型电液伺服岩石实验系统为主要实验平台,应用已建立的模拟储层条件下煤样注水和注水试样等温吸附实验方法,对3种不同煤级的煤储层样品开展了高压(8~20 MPa)注水和等温吸附实验,发现储层条件下煤层中的液态水(注水煤样)对不同煤级(0.46%<Ro,max<1.72%)煤吸附甲烷影响有差异,其含水量随煤级升高呈L型降低,而吸附量则线性增加。笔者认为液态水造成吸附差异的原因是煤体润湿性的差异,对于中低煤级的煤样来说,煤表面的物理化学性质起着控制作用,直接影响着煤体润湿性,吸附势和含水量的曲线都说明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