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4篇
  免费   105篇
  国内免费   32篇
测绘学   120篇
大气科学   19篇
地球物理   172篇
地质学   65篇
海洋学   19篇
天文学   40篇
综合类   30篇
自然地理   66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01.
介绍了一个应用于C波段卫星信号接收机的低噪声放大器(LNA)的设计过程。为达到低噪声和高增益的目标,该低噪声放大器是利用低噪声的PHEMT晶体管ATF36077(用在第一级)和噪声性能良好的微波单片放大器MGA86576(用在第二级)级联设计完成的。测试结果表明,该低噪声放大器的性能达到了预定指标:在3.8 GH至4.2 GHz工作带宽内噪声系数NF≤0.7 dB,增益≥36 dB,1 dB带宽约350 MHz。  相似文献   
202.
利用华南地块及邻区2007~2012年609个地震台站记录的约900个5.7级以上远震事件,获得各台站的接收函数,通过分析接收函数的形态变化了解各台站下方的地壳结构特征,然后再利用H-κ叠加搜索技术获得各台站下方的地壳厚度和波速比.结果显示,研究区的地壳结构表现为从沿海向内陆逐渐复杂的变化,地壳厚度也表现出由沿海向内陆...  相似文献   
203.
204.
GPS卫星定位技术,是开展海洋综合测绘的一种高效手段;如何在海洋测绘中充分发挥GPS技术精确快速定位的特长,是值得我们认真研究的重大课题。为此,本文较详细地论述了以下几个问题。1.根据边长和动静定位需要,选购适宜的GPS信号接收机;2.从海洋国土整体着眼,精心设计GPS海洋定位网的全网结构;为便于评定GPS数据质量,宜采用闭合环路式结构;3.正视SA技术对实时定位精度的损失,运用求差法削弱SA技术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5.
首先对水下无线电能传输技术进行了分类,然后给出了磁感应式水下无线电能传输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讨论了该技术的最优工作频率、传输距离、线圈结构选择、涡流损耗与频率分裂现象.随后简要给出了磁谐振式水下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和电场耦合式水下无线电能传输的研究现状.最后对水下无线电能传输技术有待研究的问题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6.
单频GPS接收机用于变形监测的精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单频GPS接收机用于变形监测的可行性,提出了单频GPS接收机在一定范围内能否达到亚厘米级的变形监测精度,实现了设计的试验方案.  相似文献   
207.
In the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CDMA) signals are used. Because of the known spect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DMA signal, continuous wave (CW) interference has a predictable effect on the different pseudo random noise (PRN) spreading codes (unique to each satellite) depending on the Doppler frequency of the signal. The Doppler frequency for each signal is also predictable once the receiver position is known. As different satellite signals have different Doppler frequencies, the effect on the signal quality is also different. In this paper first the effect is studied analytically. The concept of an “exclusion zone” is defined and analyzed for each satellite. This exclusion zone, where that satellite should not be used due to interference degradation, is shown to be predictable for each satellite as a function of time. Using this prediction, the CW interference effect on the positioning quality of the receiver can be mitigated by ignoring the affected satellites within exclusion zones when performing position evaluation. The threshold beyond which a satellite should be excluded is then derived by studying the mutual effects of the geometry and the signal quality of that satellite on the positioning quality. Receiver autonomous integrity monitoring (RAIM) uses redundancy in measurements to perform an internal consistency check to see if all of the measurements are satisfactory. In this paper this technique is also used to mitigate the effect of CW interference on the positioning accuracy. Finally it is shown that the prediction of the exclusion zone for each satellite outperforms the RAIM algorithm in mitigation the effect of the interference when 5 satellites are visible. An erratum to this article can be found at  相似文献   
208.
利用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多学科深部探测剖面于2009年11月至2011年3月间采集的天然地震数据,通过天然地震接收函数成像等分析研究,得到了研究区地壳和上地幔结构的清晰图像。接收函数成像结果显示研究区内Moho面深度存在着明显的起伏变化,在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指剖面穿过的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宁芜矿集区,下同)下方存在着"幔隆构造"。在剖面东南端(即扬子克拉通北缘),Moho面相对稳定,深度约为30km;在茅山和江南断裂附近,Moho面存在上下起伏现象;在剖面中部或宁芜矿集区下方,Moho面存在明显隆起,深度只有28km;在郯庐断裂带下方,Moho面明显加深,深度达到36km;进一步向北到华北地台南缘,Moho面深度逐渐恢复到了32km左右的平均深度水平。其次,我们在接收函数成像结果中发现,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与其周边下地壳结构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成矿带的下地壳具有显著的地震波方位各向异性。扬子克拉通北缘的下地壳呈高速的近水平状结构,地震波各向异性特征不明显;与此相比,长江中下游成矿带的下地壳虽然也呈近水平状结构特征,但是,对于沿成矿带走向方向传播的地震波,其下地壳具有高速特征,而对于垂直于成矿带走向方向上传播的地震波,其下地壳却又表现为低速特征,这意味着成矿带的下地壳存在着平行于成矿带走向(即近北东—南西)方向的地震波各向异性,我们解释其是下地壳熔融并沿成矿带走向水平流动导致矿物晶体定向排列的结果。最后,在郯庐断裂以西的华北地台南缘观测到一条从上地壳延伸到中下地壳的南南东向倾斜的转换震相,我们推测它可能是合肥盆地内地壳伸展构造的反映。此外,我们发现接收函数成像结果中观测到的"幔隆构造"与远震P波层析成像结果在成矿带下方150km深度上显示的上地幔低速异常(江国明等,另文发表)存在着良好的对应关系,我们解释它们是软流圈物质上涌的遗迹。综合天然地震接收函数成像、远震P波层析成像和前人关于岩浆岩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我们认为长江中下游成矿带现今的下地壳可能是中生代发生成矿作用的多级岩浆房系统的一部分,成矿带的形成可能是类似MASH过程的产物。首先,软流圈物质上涌导致了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及其周边拉张环境的形成,在其上部地壳中形成了一系列伸展构造;然后,软流圈物质通过底侵进入长江中下游成矿带的原下地壳并与原下地壳物质发生同化作用,形成类埃达克质岩浆;接着,类埃达克质岩浆沿着伸展、拆离构造上升到地壳浅部形成不同层次的岩浆房和侵入岩体,并与围岩作用形成矿床。  相似文献   
209.
龙门山断裂带深部构造和物性分布的分段特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根据龙门山断裂带周边的固定数字地震台网和流动地震观测获得的宽频带地震记录,用多种地震学方法研究该地区的地壳上地幔结构。深部结构研究表明,龙门山断裂带物性分布具有显著的分段特征。用远震接收函数H-k叠加方法计算了各个台站的地壳厚度和波速比。地壳厚度总体变化是,地壳从东向西增厚,最小厚度为37.8 km,最大厚度是68.1 km。从东南向西北横跨龙门山断裂带的地壳急剧增厚,从41.5 km增厚至52.5 km。但是,龙门山断裂带两侧地壳厚度的差异在断裂带的南段和北段是不同的。在南段,地壳厚度急剧变化的分界线在中央断裂附近;在中段,分界线在后山断裂附近;在北段,则断裂带两侧地壳厚度差异很小。泊松比的空间分布是,松潘—甘孜地体北部和西秦岭造山带具有低泊松比(ν<0.26),扬子地台具有低—中泊松比(ν<0.27),松潘—甘孜地体南部、三江褶皱带和四川盆地具有中—高泊松比(0.26<ν<0.29)。除龙门山断裂带南段及其附近,大部分地区均不具有超高的泊松比(ν>0.30)。龙门山断裂带南段地壳具有高泊松比(ν>0.30),而北段地壳则为中—低泊松比。高泊松比可以看成是铁镁质组分增加和/或部分熔融的证据,表明那里的下地壳部分熔融是可能的。松潘—甘孜地体东南部地区的下地壳处于富含流体或温度较高的部分熔融状态,它有助于青藏高原的下地壳物质向东运动。青藏高原东部中、上地壳向东运动受刚性强度较大的扬子地台的阻挡,沿龙门山断裂带产生应变能积累。当应变达到临界值,发生急剧的摩擦滑动,释放积累的应变能,产生汶川Ms8.0地震。汶川地震在龙门山断裂带不同地段,表现出不同的破裂特征和余震分布,可能与断层带的分段深部构造差异有关。  相似文献   
210.
为扩大低频时码接收机的输入动态范围,进行了数字式自动增益控制(AGC)的设计。详细介绍了低频时码接收机数字式自动增益控制的设计方法和实现原理,并进行了计算机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数字式自动增益控制是可行的,相对于没有实行自动增益控制的情况而言,大大增加了接收机的动态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