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105篇
测绘学   22篇
大气科学   198篇
地球物理   20篇
地质学   38篇
海洋学   14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9篇
自然地理   2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0 毫秒
321.
LiDAR回波强度数据的校正处理可以提升其在地物分类识别方面的利用价值。本文研究发现倾斜地物(如三角形、拱形房顶等)的自身倾角会改变激光反射角进而影响回波强度,而现有归一化校正模型缺乏对地物倾角的计算分析。随后结合LiDAR数据的采集方式和特点,以及倾斜地物的结构特征,提出了一种加入地物倾角计算的改进型归一化校正算法。首先,对激光点的回波强度值进行基于传输距离值的初步校正;然后,以平面距离值、高程、回波强度值差异为参考,判定激光点是否属于同一倾斜地物,若满足条件,则计算出激光点的趋势角,并依据制定的判定规则确定趋势角的正负;最后,将趋势角计算结果与扫描角数值结合计算出对应的反射角,并重新对回波强度值进行计算校正。实验表明,蓝铁皮材质的三角形、拱形房顶的回波强度值范围和均方差缩小,且采集的8种地物样本的回波强度均值的差异性与激光反射率测量结果基本一致,说明该算法能够有效识别具有一定面积且材质均一的倾斜人工地物并计算修正其自身倾角对回波强度带来的影响,从而进一步提高基于回波强度值的地物可分性。  相似文献   
322.
一次强飑线过程的卫星云图及天气雷达回波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常规天气观测资料、自动气象站气象观测资料、卫星云图以及天气雷达观测资料,对2005年5月30日发生在陕西省境内的飑线过程进行了探讨和分析,结果表明:地面到500 hPa各层影响系统的前倾结构,使前倾结构控制区内地区的不稳定度迅速加强,加之蒙古冷涡旋转分裂冷空气触发形成中β尺度对流系统(MβCSs),为飑线形成提供了前期动力和热力条件;地面流场和能量场的分析明显反映出了飑线在地面切变线后部,风向、风速辐合区前部。雷达产品分析表明飑线回波具有线状分布和发展快的特点,而且最大反射率与径向速度的最大值在飑线发生的时段内长时间相伴。当飑线回波上的单体进入“逆风区”时,发展更旺盛,不仅造成了灾害性的大风和冰雹,还造成了影响范围内的短时强降水。  相似文献   
323.
双偏振多普勒天气雷达差分反射率因子的测量误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魏洪峰  薛震刚 《气象科技》2008,36(2):223-227
针对同时发射、同时接收体制双偏振多普勒天气雷达,论述了测量差分反射率因子时雷达应满足的基本要求,提出了测量差分反射率因子时能够引入误差的3类因素,即雷达测量基本要求不满足、接收机噪声和散射粒子相对运动引起的回波功率起伏、云雨目标对水平极化波和垂直极化波衰减的不同,并分别对影响差分反射率因子测量误差的各种因素及其影响程度,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324.
龚佃利  朱君鉴  林曲凤  郭建 《气象》2024,50(5):561-576
利用烟台S波段双偏振多普勒雷达和荣成CINRAD/SA新一代天气雷达探测数据,结合探空、地面气象观测、ERA5再分析和冰雹、龙卷实地调查等资料,对2021年10月1日在山东半岛东部烟台、威海发生的特大冰雹和龙卷风暴的天气形势、环境参量和雷达探测特征进行分析。主要结果为:与气候平均场相比,造成本次强对流过程的500hPa东北冷涡异常强盛,850hPa自华南到东北地区西部有持续偏南水汽输送;在此异常环流背景下,山东半岛东部具有上干冷下暖湿、强的0~6km垂直风切变和对流有效位能等有利于强冰雹、龙卷发生的环境条件;近地面的风暴前低压、雷暴高压和冷池特征明显。降雹时的风暴呈现典型超级单体特征,低层具有明显的钩状回波和倒“V”字型前侧入流缺口,垂直剖面显示出明显的有界弱回波区、差分反射率柱(ZDR柱)特征;根据大冰雹落点和降雹开始时间等信息,统计对应雹云的反射率因子、ZDR、相关系数(CC)的中位数分别为48.7dBz、0.89dB和0.90;地面出现龙卷和大冰雹时,风暴顶辐散强度最大达到71.5m·s-1。后侧阵风锋对应的出流边界北端的偏北气流与风暴前侧的偏南气流形成强涡旋上升运动,导致EF1级龙卷产生;龙卷发生在钩状回波的顶端,大冰雹多出现在入流缺口的北侧。地面发现龙卷发生前约5min,雷达探测到龙卷碎片特征,ZDR和CC分别最低至-0.1dB和0.81;龙卷发生前约11min,探测到风暴低层的ZDR弧和风暴右后侧的下沉反射率因子核特征;荣成、烟台雷达分别提前22min、5min识别出中气旋和龙卷涡旋,可为龙卷预警提供重要参考。基于观测分析,给出了本次超级单体风暴的低层流场及龙卷、大冰雹落区的示意图。  相似文献   
325.
李健  王宇  刘泽  李哲  吴大伟  陶汉涛  张磊 《气象科技》2022,50(5):724-733
利用卷积神经网络和门控循环单元(Gated recurrent units )神经网络,基于雷达反射率因子和雷电定位数据开展了雷电预报研究。首先构建了引用注意力机制的基于卷积神经网络和门控循环单元神经网络的深度学习模型(Attention ConvGRU);然后将雷达反射率因子数据和对应时间段(6 min)的雷电定位数据处理成图像数据后输入深度学习模型,训练出可预报雷电的模型,包括3种模型:单雷电数据模型、单雷达数据模型和雷电〖CD*2〗雷达双数据模型;最后开展了预报试验和定量评估。综合评估表明,本文建立的雷电预报模型综合预报准确率达到96.74%,虚警率35.83%,关键成功指数(Critical Success Index, CSI)为0.2072。个例分析表明,预报模型对于具有明显移动趋势的雷暴过程(A类雷暴)的预报效果优于不具有明显移动趋势的雷暴过程(B类雷暴),且随着B类雷暴强度减弱模型预报能力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326.
基于废旧轮胎再利用及研发简易且低廉的施工方法与维护成本,本研究以规则波水工模型试验研究提出应用于港口码头的多孔隙弹性帷幕的初步理念。利用模型车轮胎以模块化方式组装成弹性帷幕后安装于码头前壁,研究多种周期波浪作用及不同消波室纵深对波浪反射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简单的单一消波室多孔隙弹性帷幕对短周期波浪的消波效果较显著,消波室纵深较大者反射率较低,但可能引致水体振荡,后续可再强化消波室的消能效果。未来如能妥善研究废旧轮胎应用于多孔隙弹性帷幕消波结构物的施工与维修方法,除可缓解废旧轮胎处理给环境带来的压力外,也提供一种可用于简易渔港的施工简单、维修容易且资源再利用的消能结构物,该工程技术亦可输出至发展中国家,符合可持续发展观。  相似文献   
327.
基于决策树算法,利用2020年武汉多普勒天气雷达探测资料,分析决策树算法对反射率因子的质控效果,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决策树算法能有效滤除湖北东部地区由于山脉和城市建筑所导致的固定地物回波和超折射地物回波。(2)对于降水回波而言,决策树算法不改变雷达近距离范围内回波的位置、形状和强度,而远距离处(≥160 km)回波则存在一定程度的过度质控,主要是由于雷达波束随距离增加而抬高以及回波垂直梯度较大导致。(3)决策树算法对辐射状和弧状杂波的质控能力较好,其滤除率达到95%以上。  相似文献   
328.
地基云雷达是云的重要探测手段,但随着运行时间的增加,雷达发射机、接收器等参数的变化,会使观测数据产生漂移偏差,从而对云物理特性的反演产生显著影响,因此云雷达数据的校准是一个重要的基础问题。针对KAZR(Ka Band Zenith Radar,K波段云雷达)云雷达特征,本文在Pavlos等提出的雷达数据校准方法基础上进行改进,优化了对弱云和降水的信号识别,利用CloudSat星载雷达观测的反射率因子,气体衰减校正等数据,对兰州大学半干旱气候环境监测站(Semi Arid Climate and Environment Observatory of Lanzhou University,SACOL)KAZR云雷达2013年8月至2017年5月反射率因子数据进行了校准,建立了KAZR雷达反射率因子46个月的历史资料校准数据库,并对校准周期的变化进行了对比分析。校准数据库的建立对SACOL站云的长期观测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为不同波段地基雷达的对比增加了可行性。  相似文献   
329.
本文采用T-矩阵方法从理论计算的角度分析了在X、C和S波段下不同轴比、大小和相态的扁椭球降水粒子的差反射率因子ZDR,对为三种波长的双线偏振雷达实际运用提出了更合理的解释,得到若干有用的结论。文中还对T-矩阵方法的准确性进行地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