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48篇
  免费   511篇
  国内免费   592篇
测绘学   386篇
大气科学   376篇
地球物理   964篇
地质学   1191篇
海洋学   272篇
天文学   42篇
综合类   207篇
自然地理   113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67篇
  2021年   74篇
  2020年   87篇
  2019年   115篇
  2018年   102篇
  2017年   93篇
  2016年   119篇
  2015年   105篇
  2014年   157篇
  2013年   156篇
  2012年   161篇
  2011年   173篇
  2010年   131篇
  2009年   171篇
  2008年   162篇
  2007年   177篇
  2006年   180篇
  2005年   149篇
  2004年   147篇
  2003年   117篇
  2002年   128篇
  2001年   88篇
  2000年   78篇
  1999年   73篇
  1998年   100篇
  1997年   63篇
  1996年   72篇
  1995年   45篇
  1994年   52篇
  1993年   44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During the period of 1999-2002, the Chinese seismologists made a serious of developments in the study on seis-mic sources including observations, experiments and theory. In the field of observation, the methods of the accu-racy location of earthquake sources, the inversion of seismic moment tensor and the mechanism of earthquake source are improved and developed. A lot of important earthquake events are studied by using these methods. The rupture processes of these events are inverted and investigated combined with the local stress fields and the tec-tonic moment by using the measurements of surface deformation. In the fields of experiments and theory, many developments are obtained in cause of seismic formation, condition of stress and tectonics, dynamics of earthquake rupture, rock fracture and nucleation of strong earthquakes.  相似文献   
952.
1 PROBLEM DEFINITION Owing to the practical importance of the initiation of motion many researchers began to tackle this problem even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last century (e.g. Kramer (1932, 1935), Casey (1935)). Shields (1936, Fig. 1) developed a non-dimensional representation based on the measured data of Casey, Kramer, USWES and Gilbert, together with his own data based on investigations with succinite sand, lignite, granite chips and heavy spar. Despite the different material p…  相似文献   
953.
除了继续发展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分析装置在主、次量元素分析上高精度、高稳定性的固有特点之外,进一步提高灵敏度,使分析范围扩展到痕量分析;开拓微区面分布的元素成像分析;进一步对传统分析因难的轻元素和中、重金属元素的探讨,开发新的高级次谱线分析方法;适应新材料特别是纳米材料的分析要求,对薄膜分析的开拓等方面,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在介绍商品化的分析装置方面的发展状况的同时,对无标样分析的基本参数法目前发展状况也做了介绍。  相似文献   
954.
静海县浅层咸水资源丰富但赋存条件复杂,开发利用难度较大。本文依据抽水试验资料计算浅层咸水的水动力参数,应用模拟技术分析开采条件下浅层咸水资源量构成,为合理开发利用浅层咸水资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55.
水环境模型参数识别的一种新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在格雷码遗传算法进化过程中加入单纯形搜索算子,并利用格雷码遗传算法和单纯形法所得到的优秀个体群,作为变量新的变化范围,逐步缩小搜索空间,自动向最优解收缩,提出了水环境模型参数识别的一种新方法——格雷码混合加速遗传算法(GCHAGA),给出了实施该算法的详细步骤。对GCHAGA的收敛性和全局优化性进行了理论和实例分析,并在确定河流横向扩散系数等参数识别问题中,GCHAGA得到了精度较高的全局最优解。与格雷码遗传算法(GCGA)和常规优化方法相比,GCHAGA具有精度高、速度快和适用性强等特点,是一种既可以较大概率搜索全局最优解,又能进行局部细致搜索的较好的非线性优化方法,可广泛应用于各种水环境优化问题中。  相似文献   
956.
土壤非饱和导水率模型中参数的敏感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邵明安根据再分布过程得出的非饱和导水率模型,对其中参数的敏感性进行分析,通过实测资料计算非饱和导水率对不同参数的敏感度,对比参数对非饱和导水率的影响程度。研究表明采用线性关系表示土壤湿润剖面的平均湿度和湿润锋处湿度之间的关系时,非饱和导水率对参数的敏感性比其他参数高得多。  相似文献   
957.
长江下游大型桥梁建设的工程地质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大型和特大型桥梁等交通工程建设不断兴起。仅长江下游江苏省境内来说,400km长的河段上,在未来的10a内将要建成6座特大型桥梁。这类特大型桥梁工程建设经验少,桩型多为大直径超长灌注桩,现有规范难以满足设计需要。因此,工程地质勘测和桩基设计面临许多新的问题。通过江苏省境内几座特大长江大桥的工程地质综合研究,认为应采用区域稳定性与地基稳定性、地质分析和力学分析相结合的原则。工作重点主要有3个方面。第一,在查清工程区大地构造单元、断裂活动特征等区域地质背景的基础上,进行区域稳定性评价;第二,分析场区地层结构和构造发育情况,划分工程地质岩(层)组,并进行岩土体质量评价;第三,进行室内和现场试验,测定岩土体参数并进行优化分析,确定地基设计参数,选择桩基持力层。将这一研究思路用于苏通大桥工程,较好解决了工程建设中的难题,为大桥设计提供了可靠的工程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958.
滇西上芒岗红色粘土型金矿常量元素地球化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滇西上芒岗红色粘土剖面中常量元素的垂向分布研究表明,K2O、Fe2O3、Al2O3在剖面中的变化一致,呈双峰曲线变化,即在坡积带稍有富集、在残积带明显富集;而SiO2与铁、铝等在剖面中的变化相反。红色粘土与矿区地层和矿化蚀变岩的常量元素对比分析表明了红色粘土可能来源于地层和矿化蚀变岩。常量元素之间的相关性以及常量元素与金的相关性分析表明K2O、Fe2O3、Al2O3在红色粘土中为共生元素;金的富集主要受红色粘土中褐铁矿和伊利石的吸附影响。红土化参数分析说明了红色粘土剖面经历两次红土化作用,残积带相对于其它带经受过较强的红土化作用,但整个红色粘土剖面遭受的红土化作用不强,红土化程度低,仅处于粘土化阶段。  相似文献   
959.
This paper derives the physical meanings of peak position,peak width and hight of an X-ray diffraction peak from the analyses of the Bragg‘s equation,the Scherrer‘s formula and the principle of peak intensity calculation.The geometric characteristics of an asymmetric peak are clarified by means of experimemt.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peak shape and domain size/lattice strain have been verified by geological events.Therefore thsi paper integrates the physical meanings of all 5 basic parameters for an -Xray diffraction peak.Applications of these 5 parameters are exemplified.  相似文献   
960.
上海软土各向异性弹塑性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同济大学真三轴仪所做的上海典型软土的排水试验、Kirkgard和Lade真三轴仪所做的旧金山湾淤泥的不排水试验资料,以及日本太田—关口(0hta—Sikiguchi)模型,提出上海各向异性弹塑性模型(简称上海软土模型),该模型包括形状函数、屈服函数、应力—应变关系。为了证明模型的合理性,从理论和试验中对形状函数和屈服函数进行了检验。最后,提供了上海软土模型的有关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