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4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67篇
测绘学   13篇
大气科学   10篇
地球物理   61篇
地质学   333篇
海洋学   105篇
综合类   9篇
自然地理   28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9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4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59 毫秒
491.
构造活动性是核废处置场评价的一项基本判别要素。文中通过对东天山阿齐山—雅满苏地区磷灰石裂变径迹测年及 构造隆升剥蚀过程的模拟来评价核废处置场的构造活动性。结果表明阿齐山—雅满苏地区样品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集中分 布在81.7~51.4 Ma之间,反映出东天山地区晚白垩世—始新世存在一次明显的构造冷却事件,这与天山地区晚白垩世的抬 升剥露事件相一致。磷灰石裂变径迹长度介于13.60±0.11~14.36±0.10 μm之间,其长度标准差为0.98~1.22 μm,显示该区 磷灰石径迹形成后没有发生过明显的退火作用。根据地温梯度计算得到晚白垩世—始新世东天山阿齐山—雅满苏地区隆升 剥蚀速率为270~580 m/Ma。现有地质资料及热史模拟结果表明,东天山阿齐山—雅满苏地区在晚白垩世—始新世(84~49 Ma)期间经历了强烈的构造隆升—剥露事件,自始新世以后50 Ma以来,地壳处于稳定状态,新生代构造活动不明显,其 活动强度明显有别于天山其他地段。东天山阿齐山—雅满苏地区现在的构造地貌基本继承了晚白垩世的特征,处于构造活 动平稳期,符合核废处置场选址的构造要求。  相似文献   
492.
芮瑞  杨繁  刘鹏 《岩土力学》2014,35(1):273-278
城市内新建工程周边环境复杂,地下管线种类繁多,在设计之初就需要考虑施工以及工程营运对其安全的影响,但目前缺乏统一的影响评价标准,须按照管线功能以及所属部门的相关规程作为其评价依据。该项目的管线为下穿围堰的2条直径为1.2 m、壁厚为12 mm的排污管,采用FLAC3D建立了围堰工程对大直径有压焊接薄壁排污管道的三维数值计算模型,分4种不同施工工况进行了管道变形和应力计算。依据相关规范的要求,从管道本身的安全性和正常使用要求出发,并采用第4强度理论计算了相当应力,最大值为136.61 MPa,出现在最后抽水工况下管1的外侧。最大沉降量39.3 mm对应的管体倾斜量为0.275%。将其结果与理论值进行对比,理论计算得到的相当应力最大值为188.18 MPa,高于数值计算结果,其原因为理论方法将各影响效应分别计算并进行简单相加。结果表明,拟建围堰工程对该管线的影响可控,数值方法较规范方法计算结果更为合理,为类似工程对管线影响评价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93.
殷天平 《贵州地质》2004,21(3):185-187
讨论生石灰深层搅拌强度形成机理,加固处理软基的有效性和应用条件。该方法具有设备简单、施工方便、工期短、经济效益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494.
宗自华  陈亮  陈强  魏云杰  王锡勇  王驹 《岩土力学》2013,34(Z1):279-284
岩体工程质量是影响高放废物地质处置(HLW)工程长期稳定性和安全性的关键因素,也是处置库场址比选的重要依据。在地表岩体节理调查统计的基础上,采用RMR(relative metabolic rate)分级方案,探讨北山高放废物处置预选区内以花岗岩为主体围岩的岩体质量与岩体结构的对应特征,建立结构面间距D与RMR岩体质量总评分值之间的定量关系,对北山预选区芨芨槽地表岩体质量分布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RMR与D值的点群分布具有扇形发散的正相关特征,随D值的增大,RMR亦呈增长趋势,但低级序岩体结构与岩体质量比高级序岩体表现出更好的对应关系。研究认为,选用RMR与D的点群中心线对应的线性方程评价花岗岩候选区的岩体质量可达到快速评价岩体质量、查明各级岩体空间分布特征的目的,同时也便于对不同候选场区进行大范围岩体质量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北山芨芨槽预选地段BS16钻孔周边3 km2范围内主要以Ⅰ、Ⅱ级岩体为主,岩体质量总体较好且分布相对较为均匀。  相似文献   
495.
Decommissioning regulations for offshore renewable energy facilities require that all facilities be removed and the seafloor cleared of all obstructions at the end of the life of the lease.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provide an overview of the expected workflows and stages of decommissioning that are likely to arise for offshore wind farms, to describe the exposure and liability of the parties involved and to compare offshore wind and oil and gas decommissioning. An alternative method for turbine removal is proposed which, if feasible, will reduce decommissioning cost. The objectives of a bonding program are motivated and discussed.  相似文献   
496.
污泥屏障渗透性及重金属阻截效果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虎元  杨博  高全全  张光伟 《岩土力学》2012,33(10):2910-2916
目前,废弃物处置场渗滤液中的重金属污染物只能依靠极低渗透性的水力屏障来控制,还不存在利用化学场专门拦截重金属污染物的反应型屏障。在有机结合生活污泥的低渗透性与丰富的有机质和厌氧微生物特性的基础上,提出“污泥屏障”的构想。研究利用柔性壁渗透仪测量不同有效应力作用下生活污泥试样的渗透系数,并对渗出液的化学性质进行了监测,验证污泥屏障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有效应力的增大,污泥试样干密度提高,渗透系数的对数值随孔隙比的减小线性降低。试样内部微生物厌氧呼吸形成的生物膜和无机物沉淀以及黏土颗粒双电层厚度的增大,也是污泥渗透系数降低的原因,污泥渗透系数仅为 数量级。另外,污泥强烈吸附能力及厌氧微生物呼吸作用形成的中-弱碱性还原环境,对渗透液中的Zn和Cd都起到了很好的拦截作用。  相似文献   
497.
珠江三角洲污灌区地下水重金属含量及其相互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解污灌区地下水重金属含量特征,采集地表水样5组、地下水样14组进行化学组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污灌区地下水8种重金属元素中,仅有Ni和As两种元素超标,超标率分别为14.3%和42.9%。8种重金属含量在污灌区地表水、工厂废水以及地下水中存在明显的对应关系。Ni、Zn、Se、Cd这4种元素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Cu与Pb和Cd分别呈极显著和显著的正相关关系,Cr仅与Ni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As与其它7种元素的相关性均不明显。聚类分析结果显示8种重金属可分为4类:Pb和Cu一类,Se、Cd、Ni、Zn一类,Cr和As均单独一类。Pb和Cu与Fe的相似性最好,Se、Cd、Ni、Zn与Mg2+存在较好的相似性,Cr与HCO3的相似性最好,As与SO2-4存在一定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498.
污泥的处置及利用技术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查甫生  崔可锐  席培胜 《岩土力学》2008,29(Z1):555-558
污泥是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的2次产物,如处理不当将会造成2次污染。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与环保力度的加大,如何有效地进行污泥的处治与处置已成为国内外环境岩土工程界函待解决的主要热点问题之一。在总结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国内外常用的污泥处置及利用技术进行总结与归纳,包括污泥的填埋、焚烧、农业利用、固化以及生物修复技术等,并对各种处置方法的适用性与优、缺点作出科学的分析与评价,可为污泥及污染土的处置及利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499.
南口污水处理厂强夯处理地基瑞雷波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瑞雷波相速度VR可以反映一定深度范围内岩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质.与常规检测方法相比,瑞雷波检测具有分辨率高、受场地影响小、检测设备简单、检测速度快等优点,能够胜任大面积地基处理效果的检测.本文主要介绍瑞雷波检测在南口镇污水处理厂场地地基强夯处理效果检测中的应用.比较对应测点处持力层深度范围内的瑞雷波速与原位载荷试验数据,得出了准基床系数K与瑞雷波波速VR的统计关系,据此将强夯地基持力层深度上的VR分布转换为K值的分布,进而得出了场区地基处理土体在设计荷载作用下的沉降量分布.根据上述测试结果对场区地基强夯处理效果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500.
Superficial bottom samples were collected near diffusers of domestic sewage submarine outfalls at Araçá and Saco da Capela, São Sebastião Channel, Brazil. The goal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distribution and composition of live benthic foraminifera assemblages and integrate the results obtained with geochemical analyses to assess human-induced changes.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btained no environmental stress was observed near the Saco da Capela submarine outfall diffusers. The foraminifera assemblage is characterised by species typical of highly hydrodynamic environments, with well-oxygenated bottom waters and low nutrient contents. In contrast, near Araçá submarine outfall, organic enrichment was denoted by high phosphorus, sulphur and, to a lesser extent, total organic carbon content. Harmful influences on foraminifera could be identified by low richness and specific diversity, as well as the predominance of detritivore feeder species, which are associated with higher organic matter flux and low oxygen in the interstitial pore wat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