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7篇
测绘学   95篇
大气科学   11篇
地球物理   28篇
地质学   13篇
海洋学   11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9篇
自然地理   2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4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航空遥感影像阴影的自动检测与补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阴影特性进行分析,选取能够有效检测阴影的特征组合,改进了Otsu阈值算法,可以自动获取各特征的合适阈值,实现阴影的自动检测;同时提出了改进的Wallis滤波阴影补偿策略,突出阴影区域的地物信息。实验结果表明,该检测算法阴影补偿效果明显,真实再现了被阴影遮蔽的地物细节。  相似文献   
82.
遥感影像数据在2008年汶川地震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充分利用遥感技术进行同震地表变形的快速识别与地震地质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分析震后光学遥感影像的阴影、纹理等特征,以及野外获得的地表破裂变形的地质与地貌特征,总结了汶川地震同震地表变形的光学遥感影像识别特点。从遥感成像的光学原理深入解析了汶川地震断层陡坎在遥感影像上的阴影形成与识别特征,明确了成像时刻和断坎产状对影像阴影的形成和断层陡坎识别能力的约束。结合影像成像特征与汶川地震同震地表破裂特征的应用分析,客观地认识了现有遥感影像在同震地表变形应用中的局限性,可为今后的应急航空遥感方案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3.
人卫精密定轨中受摄星历(或称精密星历,即状态转移),可由分析解或数值解提供,相应的定轨方法亦有分析法定轨与数值法定轨之称。对于后者,在一般情况下,现有的常微分方程数值解法(或称积分器)已能满足精度要求,除长弧定轨外,有一定问题是值得注意的,即地影“间断”问题的处理,这关系到如何在保证星历精度的前提下提高计算效率的问题。本文针对这一问题,给出了相应的改进算法,并通过数值验证表明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4.
统计登陆南海沿岸热带气旋的气候概况,分析热带气旋登陆前后特征及其变化,指出登陆热带气旋的区域特点。认为海南岛对热带气旋移动有重要影响,“岛影”现象明显;热带气旋登陆前2—3时次有典型的特征变化,对登陆预报有指示意义,华南沿岸登陆的热带气旋月个数不存在相关关系,不宜以它们为因子作自相关预报。  相似文献   
85.
包络线去除的丘陵地区遥感影像阴影信息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甜  廖和平  崔林林 《遥感学报》2017,21(4):604-613
中国西南丘陵常态山和喀斯特山交错分布,遥感影像普遍存在山体阴影,分布零散且无规律,基于DEM的地形校正模型(C校正等)虽然算法成熟、易于操作,但在复杂地形区存在误差。引入基于相似像元包络线的阴影校正方法(CR校正),按照阴影提取、包络线去除、相似像元寻找和阴影亮度重建的步骤,采用西南丘陵地区Landsat 8 OLI影像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CR校正后,阴影区的视觉特征与邻近非阴影区趋于一致,阴影像元亮度有明显提升;校正后影像主要波段标准差减小,与非阴影区参考光谱的相对均方根误差在2.919%以内,最低仅为0.516%;自动分类精度从43.59%提高到61.57%,CR校正有效提高了有阴影的丘陵地区遥感影像质量。  相似文献   
86.
The putative post-welfare city is marked by a debate between continuity with previous welfare structures, versus a radical break whereby new, more punitive measures prevail. Seeking to clarify the role of the third sector at the margins of the debated post-welfare city, margins which can be characterized by a stigmatized and abandoned clientele, I focus on organizations serving precarious migrants in London. There were 15 interviews of third sector organizations across well-served, inner boroughs (Hackney, Newham, Tower Hamlets) and less well-served outer boroughs (Brent, Hounslow). The results indicated a mixed intermediary role for third sector organizations: strong in compensating and filling the gaps from an absent state, yet rather weak in contesting or challenging the overbearing state on behalf of their clients. More generically, the results also underlined the importance of looking beyond the labor market to appreciate the intricacies of social reproduction among precarious populations, as well as recognizing important continuities in support systems that belie a radical break with previous structures.  相似文献   
87.
张向达  朱帅 《地理科学》2018,38(7):1165-1173
基于黑龙江省13个地市2000~2015年的农业投入和产出数据,采用随机非参数包络分析法(StoNED),估算黑龙江省农业灌溉用水的技术效率和影子价格,提出了基于技术效率和影子价格的农业灌溉用水弹性需求分析模型,研究表明:在相同的产出条件下,2015年农业灌溉用水技术效率无效比2000年降低了23.68 %、农业灌溉用水技术效率有效提高了25.02%;哈尔滨市的农业灌溉用水技术效率最高,达到了0.978 8;齐齐哈尔市的农业灌溉用水技术效率最低,为0.685 4;黑龙江省农业灌溉用水影子价格平均值在2.04~3.86元/m3之间波动,各地市农业灌溉用水影子价格平均值波动性较大,其极差达到了11.92 元/m3;当其他投入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黑龙江省农业灌溉用水价格、农业总产出和农业用水技术效率每增加1%,农业灌溉用水量将分别减少4.64%、增加1.10%和减少0.20%。  相似文献   
88.
植物吸收性光合有效辐射分量(FPAR)的遥感反演是生态环境领域的核心研究内容之一,但在复杂地形山区,其估算精度严重受到地形效应的影响(包括本影与落影)。本文利用能够消除地形阴影影响的阴影消除植被指数(SEVI)对山区遥感影像进行FPAR反演,并分别与基于不同影像预处理程度计算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比值型植被指数(RVI)反演的FPAR做对比分析,以评估复杂山区反演FPAR存在的地形效应。结果表明:在不做地形校正的情况下,基于NDVI与RVI反演FPAR会使得本影及落影区域的值远小于非阴影区域的值,它们的相对误差均大于70%;基于C校正后的NDVI与RVI反演FPAR可以较好地校正本影区域,相对误差降至约6.974%,但落影处的校正效果不明显,相对误差约为48.133 %;而基于SEVI反演FPAR无需DEM数据的支持,可以达到经FLAASH+C组合校正后NDVI与RVI反演FPAR相似的结果,且能改善落影区域的地形校正效果,相对误差降至约2.730%。  相似文献   
89.
针对水体、偏蓝色地物会影响高分影像阴影检测精度,本文提出了一种适用于GF-1影像的城市高大地物阴影检测方法。首先,在统计分析GF-1影像中阴影、水体及深色地物等典型地物光谱特征的基础上,利用主成分变换方法分割阴影与非阴影区域,分离后的阴影区域含有水体、深色地物信息;其次,对HSV色彩空间的V分量利用阈值法分割阴影和非阴影区域,分离后结果含有暗色植被,但不含有水体跟深色地物信息。最后,对两次计算结果进行逻辑与运算,从而剔除混合阴影区域中水体、深色地物以及暗色植被等信息,获得高精度阴影区信息。实验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普适性和可操作性,既能够削弱水体、偏蓝色地的影响,又能够高效、准确地提取出GF-1影像中的阴影信息。  相似文献   
90.
地震低频伴影的数值模拟与应用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Strong low-frequency energy beneath a hydrocarbon reservoir is called a seismic low-frequency shadow and can be used as a hydrocarbon indicator (Tarter et al., 1979) bu the physical mechanism of the observed low-frequency shadow is still unclear. To stud) the mechanism, we performed seismic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geological models with a hydrocarbon-bearing zone using the 2-D diffusive-viscous wave equation which car effectively model the characteristics of velocity dispersion and transform the seismic dat~ centered in a target layer slice within a time window to the time-frequency domain by usinl time-frequency signal analysis and sort the frequency gathers to common frequency cubes. Then, we observ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eismic low-frequency shadow in the common frequency cubes.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s reveal that the main mechanism of seismic lowfrequency shadows is attributed to high attenuation of the medium to high seismic frequency components caused by absorption in the hydrocarbon-filled reservoir. Results from a practical example of seismic low-frequency shadows show that it is possible to identify the reservoir by the low-frequency shadow with high S/N seismic dat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