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90篇
  免费   2002篇
  国内免费   3436篇
测绘学   490篇
大气科学   649篇
地球物理   3460篇
地质学   8099篇
海洋学   1008篇
天文学   40篇
综合类   560篇
自然地理   3122篇
  2024年   38篇
  2023年   122篇
  2022年   378篇
  2021年   487篇
  2020年   604篇
  2019年   666篇
  2018年   586篇
  2017年   498篇
  2016年   589篇
  2015年   633篇
  2014年   780篇
  2013年   930篇
  2012年   732篇
  2011年   861篇
  2010年   744篇
  2009年   860篇
  2008年   840篇
  2007年   871篇
  2006年   971篇
  2005年   758篇
  2004年   695篇
  2003年   566篇
  2002年   524篇
  2001年   447篇
  2000年   365篇
  1999年   337篇
  1998年   289篇
  1997年   242篇
  1996年   221篇
  1995年   141篇
  1994年   142篇
  1993年   97篇
  1992年   87篇
  1991年   63篇
  1990年   46篇
  1989年   44篇
  1988年   37篇
  1987年   31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5篇
  1976年   2篇
  197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71.
张法 《四川测绘》2006,29(1):21-24
本文介绍了测度地图信息量的原理及方法,提出一种测度地图信息量的改进方法—特征信息量法,并在1:1万、1:5万、1:25万、1:100万地形图上分别选出图上100 cm2、实地域相重的三种地区,即居民地稀疏区(高山)、居民地中密区(丘陵)、居民地稠密区(平原)进行试验,最后对地图信息量进行评价并提出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972.
基于能力谱法的SSI体系抗震pushover分析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经过2次等效将土与结构相互作用的多自由度体系等效为单自由度体系,并给出了修正反应谱和等价能力谱的确定方法,进而提出了基于能力谱法考虑土与结构动力相互作用(SSI)效应的结构体系pushover分析方法(SSIPA);然后对3种不同高度考虑SSI效应的结构体系在5条地震动作用下采用本文提出的方法进行了算例分析,将结果与非线性时程分析的结果进行了比较,研究了本方法的适用性和准确性;最后,与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设计反应谱相结合,对9层考虑SSI效应的钢结构用本文提出的方法进行了弹塑性地震反应分析,根据我国抗震设计规范的规定进行抗震性能的评估验证了本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73.
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研究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土与结构动力相互作用是当代力学领域的前沿性研究课题,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对土与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的研究历史与现状进行了介绍,简要综述了当前土与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的研究方法,重点介绍了目前关于土与结构动力相互作用问题中从无限域转化成有限域的人工边界研究进展问题,并对该领域今后的研究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74.
动载作用下饱和土壤液化的研究述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土壤液化的机理、影响因素、液化的判别、液化的分析方法以及液化后土壤的性质等方面详述了动载(地震荷载和爆炸荷载)作用下的饱和土壤液化的国内外研究成果(主要是近十年的研究),并对其作出了述评。最后,对今后土壤液化的研究工作作出了展望,认为以下问题需要开展深入研究:⑴液化分析中的土骨架的动力本构模型;⑵Rayle igh波对地震液化的影响;⑶建构物的存在对液化的影响;⑷液化后土的性质和液化引起的建构物破坏;⑸尤其爆炸液化问题。  相似文献   
975.
1 INTRODUCTION Soil erosion in the foothills of the Hindu Kush-Himalayas (HKH) is considered to be a hot topic in land degradation research in the region (Scherr and Yadav, 1996). The land degradation research has mainly addressed the issue of topsoil los…  相似文献   
976.
It is generally considered that four-times ice age happened during the Quaternary epoch on the Tibetan Plateau. However, the research on the chronology of the four-times ice age is far from enough. The Shaluli Mountain on the Southeastern Tibetan Plateau is an ideal place for plaeo-glacier study, because there are abundant Quaternary glacial remains ther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ages of the Quaternary glaciations, based on the exposure dating of roche moutonnée, moraines and gla- cial erosion surfaces using in situ cosmogenic isotopes 10Be. It is found that the exposure age of the roche moutonnée at Tuershan is 15 ka, corresponding to Stage 2 of the deep-sea oxygen isotope, suggesting that the roche moutonnée at Tuershan is formed in the last glacial maximum. The expo- sure age of glacial erosion surface at Laolinkou is 130―160 ka, corresponding to Stage 6 of the deep-sea oxygen isotope. The oldest end moraine at Kuzhaori may form at 421―766 kaBP, corre- sponding to Stages 12―18 of the deep-sea oxygen isotop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climate charac- teristic of stages 12,14,16 and 18 reflected by the deep-sea oxygen isotope, polar ice cores and loess sequence, the oldest end moraine at Kuzhaori may form at stage 12 or stage 16, the latter is more possible.  相似文献   
977.
978.
979.
利用卫星光谱分析技术进行断层逸出气体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不少震例中,临震前地壳出现气体异常,震前地下岩石受力产生裂隙,隐藏在地层中的CO2、CH4等温室气体逸出地表或水面。利用卫星光谱分析技术对断层逸出气体组分含量和总量进行监测,筛选出能够反应地震孕育过程中地下逸出气体异常演化特征的参数,建立地震短期预测的动态演化方法。对于认识震前地表气体异常机理,了解流体震兆的演变规律与这些气体异常的动态关系,改善卫星遥感地震预测,是很必要的。  相似文献   
980.
利用静态箱/气相色谱(GC)法,对华北平原冬小麦拔节-成熟期间麦田土壤CH4气体通量进行了测定,得出华北平原典型冬麦田土壤是大气CH4的弱吸收汇。试验期间土壤CH4通量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和日变化,麦田拔节-成熟期间土壤CH4通量日平均值为-18.3μg·m-2·h-1,波动范围为-4.3-24.4μg·m-2·h-1;在土壤CH4通量的日变化中,观测到麦田土壤在午间和夜间都有一个吸收峰,峰值出现的时间因生育期不同而有所不同。试验期间CH4通量日平均值与土壤温度关系不明显,而与土壤水分呈负相关(α=0.01);日变化中土壤CH4通量与地表温度的相关性较差,而与5cm地温相关密切。麦田拔节-成熟期间土壤CH4通量日平均值随NH4+-N施用量的增加呈递减规律,农田秸秆还田后不利于土壤对CH4的吸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