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86篇
  免费   2002篇
  国内免费   2781篇
测绘学   774篇
大气科学   5211篇
地球物理   1513篇
地质学   2342篇
海洋学   641篇
天文学   42篇
综合类   526篇
自然地理   2020篇
  2024年   79篇
  2023年   199篇
  2022年   394篇
  2021年   516篇
  2020年   489篇
  2019年   604篇
  2018年   422篇
  2017年   510篇
  2016年   478篇
  2015年   577篇
  2014年   663篇
  2013年   779篇
  2012年   682篇
  2011年   669篇
  2010年   512篇
  2009年   607篇
  2008年   580篇
  2007年   693篇
  2006年   582篇
  2005年   457篇
  2004年   373篇
  2003年   362篇
  2002年   255篇
  2001年   262篇
  2000年   239篇
  1999年   175篇
  1998年   155篇
  1997年   141篇
  1996年   122篇
  1995年   116篇
  1994年   105篇
  1993年   68篇
  1992年   55篇
  1991年   39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25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111.
根据位于巩乃斯河谷的天山积雪雪崩研究站近30年来的年最大雪深、月平均气温、月降水量观测记录,用平均差值法、最小二乘法、自回归滑动平均法检验了天山西部中山带积雪、冷季降水、冷季平均气温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天山西部中山带积雪呈增加趋势,近30年来年平均增加1.43%,与青藏高原、南极大陆及格陵兰冰盖表面积雪积累增加相一致。天山西部中山带冷季气温和降水的变化趋势也是增加的,其中冷季降水平年平均增加0.12%,而冷季气温升高了0.8℃,积雪与冷季气温之间存在着弱的负相关关系,而与冷季降水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积雪的增加主要是因为气候变暖引起的冷季降水的增加对积雪增加的贡献大于由于冷季气温升高而造成积雪减少的贡献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2.
干旱区地下水脆弱性特征及评价方法探讨   总被引:29,自引:18,他引:29  
干旱区地下水脆弱性是地下水系统本身固有的不稳定属性,是系统结构、功能状态在人类活动干扰及气候变化等自然因素作用下具有的敏感性、易变性和弹性的综合反映。可以以河川径流中冰雪融水比重、地表径流入渗占地下水补给比例、地下水补给强度、地表水的引用率等十项指标(IRRUDQELTS)进行定量评价。通过对塔里木盆地南缘地下水脆弱性评价,表明该区属地下水严重脆弱区,其中又以民丰县、皮山县为极端脆弱,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合,说明该评价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13.
贵州省低纬山地气候变化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吉廷艳 《山地学报》2003,21(4):422-427
对贵州气温、降水、灾害指数等要素的气候变化分析表明:20世纪40年代前后贵州处于一个相对温暖时期(这一时期也是北半球大陆气温自1930~1960年代初的明显暖期中),1960~1970年代是一个相对较冷时段,但趋势变化曲线反应出贵州气温呈下降趋势(与全球气候变暖趋势相反),主要表现在春季和夏季变冷明显,秋季和冬季略有变暖;贵州降水趋于减少,主要反应为春季减少较为明显,夏、秋季变化不大,冬季呈增加趋势;各种灾害指数的趋势变化中,春季的倒春寒、夏季的洪涝趋于偏重,秋季的绵雨、冬季的低温和凝冻趋于偏轻,而春旱、夏旱和秋风变化不明显,但春旱存在明显的周期性变化特征;旱涝指数的小波分析指出贵州旱涝有两个比较明显的全域性周期变化,分别是32a和10a周期。  相似文献   
114.
气候变化对洮河流域水资源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过去40多年来,洮河流域主要产流区甘南高原的气候和生态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通过对引洮工程的引水区——流域上游40多年的实测水文气象数据的统计分析发现,降水和径流总体下降趋势非常明显,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降水径流减少更多,达35%;而气温则呈上升趋势,但上升幅度没有降水径流的下降幅度大。由于气候升温变暖、草原载畜过量以及过度砍伐森林,导致气候干旱化、山区水土流失加剧、草原植被退化和沙漠化,这一切都将对未来引洮工程发挥效益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15.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possibility of urbanization‐ and irrigation‐induced increases in summer precipitation totals in central Arizona. Maximum precipitation impacts are hypothesized to occur downwind of the Phoenix area in the Lower Verde basin. Results from statistical tests indicate that summer precipitation totals in the Lower Verde basin are greater than totals in nearby basins. Precipitation totals in the basin also appear to be equivalent to totals at more monsoon‐impacted stations in eastern Arizona. While this research is preliminary, the results do provide encouraging evidence of the existence of anthropogenically enhanced summer precipitation in central Arizona.  相似文献   
116.
灰色系统理论预测大气氮氧化物污染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根据中国南方某省所辖城市近年来N0x污染指数的测量数据的统计资料,建立了GM(1,1)灰色预测模型,通过预测探讨了大气中氮氧化物指数的变化趋势。所建模型残差仅1.17%,关联系数为0.9067,精度较高,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和适应性,可以为管理规则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17.
矿山环境地质问题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8  
本指标体系把矿山环境地质问题归为三大类23项指标,提出以指标指数作为划分环境地质问题危害程度等级的依据,给出2类指标评价指数的计算方法,以及各指标相应的权重。在此基础上,用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法评定矿山环境地质问题的历史、现状及其发展趋势的影响程度。在考虑矿山区位条件和恢复治理难度的基础上,最终给出矿山环境地质问题的综合评价等级,该等级也同时反映了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的优先顺序。  相似文献   
118.
50a来洮河流域降水径流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洮河流域 40多年水文实测资料分析表明 ,由于受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影响 ,流域降水和径流特征发生了明显变化 ,降水与径流总体呈下降趋势 ,其下降的线性斜率分别为 - 0 .86~ - 1.34mm·a-1和 - 1.5 7~ - 3.36m3·s-1·a-1;而气温呈缓慢上升趋势 ,其上升的线性斜率为 0 0 2℃·a-1.降水的减少和温度的升高已经导致甘南草原荒漠化 ,使许多湿地和湖泊干涸 ;径流的减少和温度增加在近2 0a来有进一步加剧的趋势 .  相似文献   
119.
文章以金川和红原两组泥炭纤维素Δδ13C时间序列值的反向变化来指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活动变化.结果表明,在过去5000年中,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活动可分为4个阶段,即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在2800~2200B.C.期间持续偏北,2200~600B.C.期间持续偏南,600B.C.~1200A.D.期间在北进与南移之间频繁波动,以及1200~1900A.D.期间再次持续偏北,它们导致降雨量在中国大陆上不同的分布.从约1900A.D.起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活动似乎又开始一个新的偏南阶段,值得进一步加强研究.  相似文献   
120.
The Xining Basin,located on northeastern Qinghai-Xizang Plateau,is adjacent to the Qaidam Bsim and Gobi-desert.Therefore,thick,integrated deposits of loess or paleo-sol sequence were well developed.As is well known,there is much paleo-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recorded in loess and plaeo-sol.So if we deal with paleo-environmental index from different an gles ,especially from loess geochemistry,some important and detailed paleo-environmental evolutional information will be acquired.Based on this,the authors determined the contents of Sr and Ca contained in acid-soluble fraction from the bottom to the top of the Panzishan section.This section was obtained through making a well about 17 m in depth,including S1 paleo-sol that was developed during the last interglacial period.According to the results,it is found that variations in contents of Sr and Ca are well correlated with conversion of loess and paleo-sol.In loess deposits,the contents of Sr and Ca are higher than those in paleo-sol deposits.It is known that loess was deposited under cold-dry climate conditions and paleo-sol was developed during warm-humid climate episodes.It is concluded that due to their mobile behaviors,under cold-dry climate conditions,Sr and Ca are stagnant during weak weathering,but under warm-humid climate conditions,Sr and Ca are easily leached and transported in aqueous solution.Therefore,they can be utilized as indicatiors of climate changes.Moreover,variations in contents of Sr and Ca are more sensitive than susceptibility.The mobile behaviors of Sr and Ca contained in acid-soluble fraction can serve as a new quantitative index to evaluate paleo-environmental changes on the plateau.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