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08篇
  免费   470篇
  国内免费   721篇
测绘学   65篇
大气科学   46篇
地球物理   904篇
地质学   2293篇
海洋学   271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117篇
自然地理   198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95篇
  2021年   96篇
  2020年   94篇
  2019年   149篇
  2018年   121篇
  2017年   106篇
  2016年   113篇
  2015年   127篇
  2014年   137篇
  2013年   183篇
  2012年   181篇
  2011年   164篇
  2010年   167篇
  2009年   202篇
  2008年   188篇
  2007年   187篇
  2006年   173篇
  2005年   162篇
  2004年   167篇
  2003年   149篇
  2002年   105篇
  2001年   100篇
  2000年   93篇
  1999年   101篇
  1998年   98篇
  1997年   70篇
  1996年   77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42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3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A damper device based on shape memory alloy (SMA) wires is developed for structural control implementation. The design procedures of the SMA damper are presented. As a case study, eight such SMA dampers are installed in a frame structure to verify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damper devices.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vibration decay of the SMA damper controlled frame is much faster than that of the uncontrolled frame. The finite‐element method is adopted to conduct the free and forced vibration analysis of the controlled and uncontrolled frame. The experimental and numerical results illustrate that the developed SMA dampers are very effective in reducing structural response and have great potential for use as efficient energy dissipation devices with the advantages of good control of force and no lifetime limits, etc. Copyright © 2003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992.
钢筋混凝土结构倒塌分析的前沿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结构倒塌分析主要涉及三个难点,即不连续位移场的描述、接触碰撞分析以及结构倒塌过程中大位移、大转动的描述。本文就国内外研究现状针对结构倒竭的评定标准以及上述三个难点做出评述,同时介绍了作者近期工作,并对今后研究工作做了展望,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3.
支撑刚度对磁摩擦耗能减振体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已有磁摩擦耗能减振体系振动台试验基础上,讨论了两类磁摩擦耗能减振体系支撑刚度的影响,揭示了支撑刚度对磁摩擦耗能装置减振效果的影响规律,给出了两类磁摩擦耗能装置在结构中发挥最佳减振效果时支撑刚度的取值范围。  相似文献   
994.
主动变刚度结构的动力卸载效应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讨论了主动变刚度结构体系AVS(Active Variable Stiffness)的动力卸载效应。结构体系中的AVS控制器关闭或开启瞬时,结构系统刚度分布发生突变,通常也伴随着对系统的能量输入或输出,使得该瞬时结构体系相应受到—加速度增量作用,此增量的方向与结构加速度方向相反,能有效地抑制结构体系的刚度不变层向刚度突变层的动力卸载。此外,文中分析了AVS控制器闭合或开启引起的结构体系相对于原结构的第i阶自振频率摄动,进而讨论了AVS控制器的开关控制律和结构的自振频率摄动及动力卸载效应的相互关系。理论分析和计算结果表明:在合理的结构变形位置闭合或开启AVS控制器,动力卸载效应对结构体系的不利作用及结构体系的频率特性相对于原结构改变很小。  相似文献   
995.
本文通过大量住宅阳台的现场调查发现一种典型阳台-YKB挑出阳台的破损重于其他类型阳台。在调查基础上进行了YKB挑出阳台的可靠度计算、结构分析和可靠性分析。可靠度计算所表明的其在安全范围之内并不支持这种形式阳台的可靠性评价;而阳台的结构分析从理论上解释了YKB挑出阳台破损重的原因是结构力学模型不合理,如支座处概念模糊;关于阳台的可靠性分析则进一步说明YKB挑出阳台存在的缺陷及随之产生的新问题。经调查与分析确定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楼板外伸阳台(或称YKB挑出阳台)为维修、加固与改造的重点。YKB挑出阳台的可靠性分析已超出项目本身的意义。特别是指出了阳台结构设计与施工方案的不足,这对今后新疆地区的工程设计方案的选择有借鉴意义。对相关规范的编制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96.
一种新型软钢阻尼器力学性能和减震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研究了一种新型软钢阻尼器。首先分析了这种阻尼器的力学性能和减震机理,依据试验结果给出了它的恢复力模型,并推导得出了特征参数的表达式和疲劳验算式;研究了阻尼器参数对减震效果的影响,给出了最佳的参数取值范围;算例分析表明该种阻尼器具有很好的减震效果。  相似文献   
997.
根据琼北全新世火山区内火山作用产物的成因类型与喷发物理过程的野外考察结果 ,结合航片解译资料 ,确定了该区火山作用的发育特征、形成期次与规模 ,并以此作为进一步评价火山灾害的基础 ;根据锥体形成后物理降解作用与时间的关系 ,讨论了琼北全新世火山区众多锥体结构参数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为 :琼北全新世火山区分为 4个火山系统 ,即西北部的马鞍岭台地火山系统、东南部的雷虎岭盾片状火山系统、夹于二者之间的浩昌单成因火山系统和NW向裂隙式喷发系统。工作区内琼北新生代火山共计 5 9个 ,火山结构类型可分为火山锥、熔岩穹、熔岩湖与低平火山口等。在火山锥中 ,依据锥体组成与结构的差异又可进一步分为岩渣锥、溅落锥和混合锥等碎屑锥。琼北近代火山锥体高度多 <4 0m ,绝大多数锥体的底部直径 <5 0 0m。锥体底部直径和火口坑深度之间具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由锥体底部直径与火口缘直径的差值与锥体高度投点图可以明显地区分出早期的低平火山口和晚期的不同类型锥体  相似文献   
998.
研究火灾后钢管混凝土结构的抗震性能,对于合理进行该类结构火灾后的修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6个ISO-834标准火灾作用后方钢管混凝土构件进行往复荷载作用下的荷载-变形滞回性能试验,探讨火灾作用后方钢管混凝土荷载-变形滞回曲线的特点以及刚度退化规律,并对火灾作用后方钢管混凝土压弯构件极限承载力和抗弯刚度计算方法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99.
鲁北和鲁西南地区古近纪盆地沉积特征与控制因素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鲁北地区和鲁西南地区古近纪盆地在地层、沉积和构造演化上都具有可对比性。鲁西南露头区古近纪地层及其沉积特征的研究对鲁北覆盖区古近纪古环境的恢复和沉积特征研究起到重要的参考作用。本文对两个地区的地层和沉积特征进行了对比。根据官庄群在鲁西南地区的沉积分布,发现了在晚白垩世至早始新世鲁西南盆地发生时间有从南向北、由东向西推迟的规律。通过对鲁西南和济阳塌陷沉积和断层发育特征的对比研究发现,郯庐断裂在晚侏罗世至早始新世以左旋剪切活动为主,派生了鲁西南和济阳塌陷NW向的断层;早始新世末期是一个构造转型期,鲁西南和济阳塌陷发育了近EW向的断层;中、晚始新世是郯庐砌裂右旋剪切活动员强烈的时期,鲁西南和济阳塌陷发育了NE向断层。  相似文献   
1000.
南天山库车秋里塔格褶皱带三维构造分析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7  
笔者利用库车秋里塔格地区3000km的二维地震反射资料,结合地表构造测量成果,分段叙述秋里塔格褶皱带的构造几何学和运动学性质,说明构造交汇部位断层和褶皱的叠加过渡关系,并通过二维构造剖面的组合,建立秋里塔格褶皱带的三维构造几何模型。研究发现秋里塔格褶皱带为浅部断层传播褶皱与深部断层转折褶皱叠加形成的复合型背斜带,深部台阶状逆断层的叠加作用、叠加断层位移量的转换、断层断坡高度的变化造成地表背斜沿走向发生变化,笔者通过测量断层叠加方式、断层位移量转换、断层断坡高度,说明秋里塔格褶皱带背斜叠加、扭曲、分叉现象的构造机理,并且给出了秋里塔格褶皱带断层的滑移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