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95篇
  免费   3355篇
  国内免费   3888篇
测绘学   1609篇
大气科学   975篇
地球物理   5412篇
地质学   9674篇
海洋学   2028篇
天文学   2034篇
综合类   1467篇
自然地理   2539篇
  2024年   47篇
  2023年   212篇
  2022年   522篇
  2021年   588篇
  2020年   671篇
  2019年   826篇
  2018年   672篇
  2017年   722篇
  2016年   762篇
  2015年   827篇
  2014年   962篇
  2013年   915篇
  2012年   1034篇
  2011年   1147篇
  2010年   902篇
  2009年   1308篇
  2008年   1199篇
  2007年   1281篇
  2006年   1258篇
  2005年   1081篇
  2004年   1099篇
  2003年   1082篇
  2002年   848篇
  2001年   773篇
  2000年   748篇
  1999年   657篇
  1998年   686篇
  1997年   473篇
  1996年   435篇
  1995年   391篇
  1994年   356篇
  1993年   299篇
  1992年   257篇
  1991年   153篇
  1990年   114篇
  1989年   111篇
  1988年   83篇
  1987年   79篇
  1986年   51篇
  1985年   24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13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5篇
  1976年   5篇
  1954年   1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3 毫秒
991.
992.
993.
994.
995.
胶东乳山金矿双山子矿区黄铁矿环带结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李胜荣 《矿物学报》1994,14(2):152-156
胶东乳山金矿双山子矿区黄铁绢英岩中的粗粒黄铁矿发育规则环带结构。本文通过黄铁矿单晶发育过程中形态、热电性和化学成分特征的研究,阐明了黄铁矿多阶段生长的历史;揭示了成矿溶液中S、Fe过饱和度和黄铁矿形成温度变化的韵律性或多旋回性;探讨了黄铁矿中微量组分与其导电类型之间、黄铁矿形态与其热电性和含金性之间的有机联系;进一步肯定了黄铁矿{21I}、{211}习性晶、P导型、As、Sb、Se、Te杂质的金矿示矿功能。  相似文献   
996.
杜定全 《矿物学报》1994,14(4):394-398
宜兴东岭逆冲断层带是一条脆性剪切带,断层带内不同变形程度的断层岩在构造地球化学特征上有明显的集散规律,随着岩石变形程度的增加,SiO2的含量相对降低,除FeO以外的其它主元素和除Li以外的微量元素则相对富集,即在断层岩变形过程中,SiO2自变形相对强烈的断层带中心向两侧的硅化带迁移,除FeO和Li之外的其它主元素和微量元素则自断层带两侧向中心迁移。这种迁移趋势是受各元素本身构造地球化学特性所制约。  相似文献   
997.
吉南早元古代集安群构造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国巍 《吉林地质》1994,13(3):39-45
早元古代集安群经历了三期构造变形,分别形成了三个特征各异的构造形迹组合。Ⅰ世代为层理褶皱组合,由平卧褶皱、轴面片理和韧性剪切变形带组成;Ⅱ和Ⅲ世代为片理褶皱组合,分别由各种位态的片理褶皱和轴面褶劈理、膝折面理组成;Ⅰ、Ⅱ世代的原始构造线方位均为近南北向,为近共轴叠加,但因Ⅲ世代构造的强烈改造,现今多变位为东西向。Ⅰ世代构造形迹组合的特征显示集安群的早期构造环境具有构造层次较深、以近水平韧性剪切变形作用为主导的特点。  相似文献   
998.
本文在系统的有限应变测量的基础上,对闽东南长乐—南澳断裂带东山段剪切变形特征进行了分析:利用变形石英显微亚结构。(动态重结晶颗粒)估算了剪切带内古应力并(σ—σ_3):通过对剪切变形能密度分布W(x)格离散化计算,采用有限差分数值近方法,获得了剪切热数值解:最后总结了研究地区剪切变形,剪切加热与动热成岩成矿作用的相对时空关系以及长乐—南澳断裂域构造意义  相似文献   
999.
三山岛金矿控矿断层F1的力学性质及补强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以正在开采中的三山岛金矿采场为研究对象,分析矿区开采过程中的岩体结构特征及重力方向矿柱、护顶矿柱与控矿断层F1断层泥及其上覆岩体之间的关系和力学机制。通过试验研究了断层泥的物质成分和力学性质,总结了力学特性与断层泥厚度及含水量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锚固大于中倾角的结构面,提高结构面的抗滑阻力;增加含有高、陡倾角结构面矿柱的刚度等对矿柱的补强措施。对护顶矿柱提出预先锚固;分阶段开采的补强方法。在裂隙密集带设置排水设施,改善断层泥的赋存条件,提高它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000.
哈密盆地区域地貌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本文对哈密盆地的现代地貌进行了成因分类,并系统地讨论了地貌结构特征,同时结合灾害地貌过程和资源特点提出了合理利用资源的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