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0篇
  免费   264篇
  国内免费   249篇
测绘学   95篇
大气科学   41篇
地球物理   1083篇
地质学   457篇
海洋学   233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53篇
自然地理   2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88篇
  2018年   67篇
  2017年   72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83篇
  2014年   96篇
  2013年   74篇
  2012年   80篇
  2011年   116篇
  2010年   84篇
  2009年   94篇
  2008年   91篇
  2007年   117篇
  2006年   107篇
  2005年   89篇
  2004年   95篇
  2003年   80篇
  2002年   74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的高层建筑抗震分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本文采用通用有限元程序ANSYS,针对上海地区一例土-箱基-高层建筑结构进行了三维有限元分析,计算中土体的本构模型采用等效线性模型,利用粘一弹性人工边界作为土体的侧向边界,并研究了土体边界位置、土性、基础埋深、基础形式以及上部结构刚度等参数对动力相互作用体系动力特性及地震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2.
建筑结构地震反应观测系统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建筑结构上获取的地震反应记录有助于促进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改进,从而减轻地震引起的生命财产损失.本文对建筑结构地震反应观测系统布设的目的进行了简要论述,并就观测系统的构成及测点布设原则作了详细介绍.此外,以防灾楼结构地震反应观测系统作为典型实例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993.
Traditional magneto-electric vibration sensors and servo accelerometers have severe shortcomings when used to measure vibration where low frequency components predominate. A low frequency characteristic extension for velocity vibration sensors is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The passive circuit technology, active compensation technology and the closedcycle pole compensation technology are used to extend the measurable range and to improve low frequency characteristics of sensors. Thses three types of low frequency velocity vibration sensors have been developed and widely adopted in China.  相似文献   
994.
995.
岩石在钻头破岩工作时会产生振动,为了研究岩石特性对钻进过程中岩石振动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振动的岩石特性识别方法。通过振动学理论和弹性力学知识建立岩石振动方程,利用数值模拟软件分析不同参数对岩石振动的影响。研究表明:冲击荷载下岩石产生振动,岩石特性对振动有紧密关系;岩石的密度、刚度和抗压强度对岩石的振动都有一定影响,其中岩石强度对振动的影响最为明显;岩石刚度越小,强度越小,在冲击荷载作用下,岩石振动越大。研究冲击钻进过程岩石的振动特性,对钻进参数设置以及岩性的识别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6.
凸起地形对铁路环境振动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列车作用下路基-凸起地形的二维有限元计算模型,研究了凸起地形宽度、形状、高宽比以及地基土性质对铁路环境振动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凸起地形减弱了铁路环境振动的地面加速度,明显放大了水平振动位移,对竖向振动位移的影响不明显;随凸起地形宽度、高宽比的增大,水平振动位移的放大效应更为显著;高宽比越大,竖向、水平两个方向地面加速度减小越明显;半圆形、梯形凸起地形对铁路环境振动的影响较为一致,但三角形凸起地形的水平地面加速度在凸起地形顶部出现明显的局部放大,水平振动位移的放大效应较半圆形、梯形地形要明显;地基愈软弱,凸起地形的影响效应越显著。  相似文献   
997.
宁夏南部地区湿陷性黄土厚度较大,湿陷性系数较大,压缩性高,相应地地基处理难度大,费用高,尤以该地区的低层建筑物地基处理安全性和经济性两者矛盾最为突出,已成为制约该地区开发建设的一大阻碍因素。针对此问题,采用经验总结和专家论证的研究方法,提出采用垫层法部分消除湿陷性,同时采取严格防水措施和结构措施的综合处理方案,以科学、安全、经济和适用为宗旨,经该地区采用此地基处理方案的工程实践证明,此方案能够很好地解决该地区低层建筑物地基处理中安全和经济两者的巨大矛盾,使两者达到协调统一。  相似文献   
998.
依托印度洋岛国马尔代夫维拉纳国际机场的跑道建设项目,进行了珊瑚岛礁吹填地基动力特性测试,揭示了珊瑚砂地基的振动特性,为机场跑道地基处理方法的选定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999.
排架支承式渡槽结构自振特性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排架支承式渡槽结构的自振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出了排架支承式渡槽结构自振特性的一些规律,为渡槽结构的抗风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00.
Volume-changing clay soils constitute the most costly natural hazard to buildings on shallow foundations. With the existing expansive clays in Ankara, low-rise buildings at the southwest part of the city have shown damage resulting in considerable maintenance costs. This paper reports the findings of an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emphasizing the swelling behavior of Ankara Clay and correlations between the swelling parameters and other soil properties, and present a synthesis of observed damage details. The poor performance of the affected light-weight structures is assessed in the light of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In addition, swelling maps for SW and central parts of the Ankara metropolitan area, based on measured and predicted swelling parameters, are constructed for the purposes of land-use planning and general assessment of environmental problems.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clay has high-to-very high activity, depth of active zone generally ranges between 1–2 m, the use of remolded and desiccated specimens seems to be a better approach in swelling tests, and the empirical equations based on two or more index or physical properties are good predictors for the estimation of the swelling potential of the clay. High swelling pressures exerted by the soil, flat topography and poor drainage, climatic conditions and poor construction methods are the main reasons of the structural damage observed at the study sit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