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51篇
  免费   429篇
  国内免费   604篇
测绘学   397篇
大气科学   82篇
地球物理   722篇
地质学   1338篇
海洋学   229篇
天文学   13篇
综合类   200篇
自然地理   10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64篇
  2021年   101篇
  2020年   95篇
  2019年   116篇
  2018年   88篇
  2017年   95篇
  2016年   145篇
  2015年   114篇
  2014年   125篇
  2013年   130篇
  2012年   158篇
  2011年   165篇
  2010年   138篇
  2009年   154篇
  2008年   148篇
  2007年   163篇
  2006年   144篇
  2005年   138篇
  2004年   113篇
  2003年   111篇
  2002年   85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65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54篇
  1996年   55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51.
张艳梅  程晓  李斐  廖明生 《地震》2005,25(4):105-111
雷达差分干涉测量(DINSAR)技术能够精确测量雷达视线向的地表形变量的特性,使其成为一种新兴的地表形变遥感测量方法。2001年11月14日发生的昆仑山口西8.1级大地震是近50年来发生在我国大陆的最大规模地震。地震造成的断裂带长度约350km。文中以断裂带最西端的震中地区为实验区,选取多时相ERS-2 SAR影像和航天飞机SRTM DEM数据,采用二路重轨雷达差分干涉处理方法提取了地震形变信息并进行了对比验证。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外部DEM的二路差分方法在地形起伏大的高山地区较为有效,且昆仑山地震太阳湖南侧地震破裂带是左旋性质的。  相似文献   
952.
以辽南卧龙泉地区化探次生晕样品为基本数据,论述了因子分析在化探次生晕异常靶区优选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53.
收集了扬子地台西缘铅锌矿带岩、矿石铅同位素组成数据257组,通过分析认为,该矿带铅同位素组成具有变化大(尤其是大型矿床),线性排列显著,数据分布相对集中,接近正态分布等特征.根据其特征,采用常向阳等提出的建立铅同位素化探找矿靶标的方法,初步建立了该矿带的铅锌矿床铅同位素找矿远景区靶标,并根据靶标划分出5类找矿靶区,可作为该矿带找矿远景区评价的一种依据.  相似文献   
954.
吐哈盆地十红滩铀矿床控矿因素及找矿靶区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傅成铭 《铀矿地质》2005,21(2):85-91
在分析了吐哈盆地十红滩铀矿床地质构造、含矿地层和水动力环境对层间氧化带和铀矿化控制作用的基础上, 笔者认为艾丁湖构造斜坡带、断块构造及次级断裂、褶皱是铀矿化定位的标志, 辫状河相砂体为层间氧化带和铀矿化提供了有利的空间, 层间承压水和地球化学环境的变异部位是成矿物质沉淀的重要场所, 据此对有利的成矿靶区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955.
利用FLAC^3D商业软件对不同的土钉支护类型(全长型、大小交错型、上长下短型、以及上短下长型)所产生的深基坑水平位移以及基坑底底部隆起位移的影响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全长型和大小交错型土钉支护类型对控制基坑最大水平位移可以起到良好的效果,但从技术和经济两方面考虑,大小交错型土钉支护最适宜深基坑支护;对于不同的土钉支护,基坑侧壁位移和基坑隆起位移存在一定的耦合关系。  相似文献   
956.
SPOT影像像点位移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简要描述了 SPOT卫星影像的有关知识 ,详细研究了地形起伏造成的垂直摄影与倾斜摄影的 SPOT影像的像点位移 ,推导了具体的计算公式 ,并列表给出了地形起伏引起的 SPOT像点位移化算到 1∶ 5 0 0 0 0比例尺上的值 ,概括介绍了纠正 SPOT影像的多项式法与数字微分法 ,最后提出了一种不利用 DEM而能纠正地形起伏较大区域以及具有较大成像视角的 SPOT影像的新方法 ,并给出此方法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957.
以电偶源频率电磁测深 (FEMS)二维数字模拟为例 ,从理论上简略讨论了波区定义的 5种视电阻率的变化特征及静位移现象 ,定性分析了表面局部水平非均匀体对视电阻率曲线畸变的影响 .  相似文献   
958.
主要讨论了第四纪以来则木河断裂带的演化过程和变形机制,同时也对该断裂带上基岩裸露区断层新活动的标志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959.
安塞油田坪桥区、王窑区长6油层储层特征及驱油效率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分别在坪桥、王窑二区块取芯后制作了真实砂岩微观孔隙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在室内进行了油水两相渗流试验。结果表明王窑区长 6油层的驱油效率 (40 34 % )高于坪桥区 (30 48% )。分析认为二区块孔隙结构的差异,特别是孔隙结构微观非均质性的差异是造成它们驱油效率差距悬殊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960.
通过对博罗可努断裂精河—阿拉山口段微地貌的实地调查 ,发现该断裂错断精河东南到阿拉山口之间的晚更新世冲洪积扇 ,地表留下了冲沟和山脊同步右旋位错、断层陡坎、断层鼓包、拉分盆地等与断层活动有关的微地貌。精河东南冲洪积扇上大冲沟的最大右旋位移为 50 0m ,平均4 0 0m。断层陡坎上的纹沟右旋位移为 2 6~ 4 0m ,较大级别的纹沟位移可分为 5 7m ,8 3m和 15 3m3组。它们大致为 3的整数倍。实测断层陡坎的高度分别为 1 2m ,2 51m和 3 6 3m ,大致是 1 2的整数倍 ,阿拉山口西南断层的水平位移为 1~ 1 7m ;垂直位移可分为两组 ,一组为 0 55m ,另一组为 1 2~ 1 5m。这些数据可能揭示了该断裂段的特征地震水平位移为 3m ,垂直位移为 1 2m。区域地貌对比和年代学分析得出 ,精河东南冲洪积扇的最后形成时代为距今 7万a左右 ,右旋滑动速率为4 7mm/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