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7篇
  免费   322篇
  国内免费   316篇
测绘学   224篇
大气科学   533篇
地球物理   325篇
地质学   329篇
海洋学   296篇
天文学   8篇
综合类   133篇
自然地理   597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104篇
  2021年   110篇
  2020年   100篇
  2019年   141篇
  2018年   105篇
  2017年   111篇
  2016年   102篇
  2015年   119篇
  2014年   121篇
  2013年   174篇
  2012年   119篇
  2011年   108篇
  2010年   88篇
  2009年   102篇
  2008年   86篇
  2007年   90篇
  2006年   92篇
  2005年   64篇
  2004年   72篇
  2003年   60篇
  2002年   61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01.
水稻水分生产函数时空变异规律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对水稻Jensen模型中敏感指数在全生育期变化规律的认识,以生长曲线函数建立了水稻敏感指数累积函数,分析了其特征,从而解决了不同长时段敏感指数转换计算问题。较全面地揭示了水稻水分生产函数及其敏感指数累积函数中主要参数随气象条件及土壤因子变化的规律。通过参照作物需水量及其频率以及不同地区土壤有效含水量为媒介,建立了对水分敏感指标在不同水文年份 (时间)和不同地区 (空间)进行预报的数学模型,据此提出了水稻水分生产函数在时、空两方面插补、延长、移用与扩展的理论与方法。借助于参照作物需水量等值线图及土壤分布图,探讨了绘制水分生产函数及其主要参数等值线图的原理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2.
近40年高层温度场和高度场的时空变化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4种方式对NCEP/NCAR全球再分析资料中1958-1997年300hPa月均温度、100hPa月均高度资料序列进行对比分析,发现300hPa温度资料可靠性高于100hPa高度资料;详细考察近40a高层温度场、高度场的时空变化特征,并通过Morlet小波进一步分析两要素场的周期变化发现,温度场和高度场的EOF第1模态具有很好的空间整体民生和明显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以10a左右和3a左右的周期为主要周期。  相似文献   
103.
20世纪80年代中国地区大气气溶胶光学厚度的平均状况分析   总被引:29,自引:3,他引:29  
利用中国北京等 41个甲种日射站 1 979~ 1 990年太阳直接辐射日总量和日照时数等资料 ,配合同期 TOMS version - 7臭氧观测资料 ,反演了 41个站逐年、逐月 0 .75μm大气气溶胶的平均光学厚度值 (Aerosol Optical Depth,AOD) ,据此分析了 1 2 a来中国大气气溶胶的变化和时空平均分布特征。结果表明 :中国大气气溶胶光学厚度 AOD的多年平均分布是以四川盆地为中心向四周减少 ,南疆盆地和长江中游武汉附近为另两个大值中心 ;长江中下游大部分地区、山东半岛以及广东沿海等 ,AOD值亦较大 ;而东北大部、西北大部、云南和福建沿海等地 AOD较小。AOD各月平均分布有所不同。中国绝大部分地区春季 AOD值最大 ,最小值则各地不同。 1 979~ 1 990年 ,青藏高原、四川盆地西部、贵州北部、长江中下游大部分地区、山东半岛和南疆盆地西部等 ,AOD呈增长趋势。而东北地区、西北地区大部、云贵高原和广西西部以及华东沿海等地 AOD呈减小势态。中国地区 AOD的季节变化曲线大体可分为单峰、一峰一谷、两峰一谷和多峰等 4种类型  相似文献   
104.
极地记录冰川和达尔克冰川流速的遥感监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测定南极冰川的流速 ,对于研究南极冰雪物质平衡、南极环境变化及其对全球环境的影响有重大意义。本文论述了利用多时相卫星遥感影像监测冰川变化的原理和方法 ,通过对英格里特 .克里斯泰森海岸不同时期的遥感影像进行几何纠正和配准及叠加处理 ,测量和计算出极地记录冰川和达尔克冰川的平均流速 ,并对它们的变化特点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105.
杨保 《干旱区地理》2001,24(1):67-73
依据10年际的冰芯、树轮和历史文献记录,首先进行了聚类分析,近400年来中国温度变化大体上可分为两类:第一类包括高原南部、高原西部、东北和闽台地区;第二类包括西南、华南、华中、华东、西北和华北地区。接着分析了近600年、500年和400年三种不同时间尺度上中国气温的时空分布,第一特征向量显示中国东部温度值高于西部,第二特征向量中高原南部、高原东北部与高原西部的反位相变化趋势在不同时间惊讶的EOF结果中都有表现。西南、华南区与华北、华东区在后两种时间尺度上温度变化位相相反。以上这些变化型在近40年来的年际变化中同样发生。小冰期在不同时间尺度的第一特征向量的权重系数中均有明显表现。将中国温度变化与北半球和北极进行比较,发现它们变化非常类似,且以北半球和北级滞后中国温度20年时相关相关最好。  相似文献   
106.
This article addresses the issue of linking temporal and spatial information into a GIS database structure to investigate the land‐use changes in a rural‐urban region over a thirty‐five‐year period. More specifically, it describes the application of a programming package developed to build temporal topology in an historical land‐use GIS database to efficiently perform spatiotemporal queries. The program was created within the MapInfo environment using MapBasic language. Different types of information, such as the rate of chang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hange of land use and zoning regulations, and land‐use succession were extracted from the database. A user‐friendly interface was also developed to easily address spatiotemporal queries to the database. This approach represents a flexible and performing tool for scientists and planners who need to efficiently capture essential spatiotemporal information required for geographical inquiry and decision‐making.  相似文献   
107.
Books reviewed: Bassin, Mark, Imperial Visions: Nationalist Imagination and Geographical Expansion in the Russian Far East, 1840 – 1865 Shortridge, James R., Our Town on the Plains: J. J. Pennell's Photographs of Junction City, Kansas, 1893 – 1922 Jakle, John A. and Sculle, Keith A., Fast Food: Roadside Restaurants in the Automobile Age Boeschenstein, Walter, Historic American Towns along the Atlantic Coast McKee, Jesse O., Ethnicity in Contemporary America: A Geographical Appraisal Luciuk, Lubomyr Y., Searching for Place: Ukrainian Displaced Persons, Ottawa, and the Migration of Memory Hausladen, Gary, Places for Dead Bodies Phillips, Richard, Watt, Diane and Shuttleton, David, De‐Centering Sexualities: Politics and Representations beyond the Metropolis Goldin, Liliana R., Identities on the Move, Transnational Processes in North America and the Caribbean Basin McDonald, David A., On Borders: Perspectives on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in Southern Africa Fox, Roddy and Rowntree, Kate, The Geography of South Africa in a Changing World Takeuchi, Keiichi, Modern Japanese Geography: An Intellectual History Amery, Hussein A., and Wolf, Aaron T., Water in the Middle East: A Geography of Peace Karl, Thomas R., Nicholls, Neville and Ghazi, Anver, Weather and Climate Extremes: Changes, Variations, and a Perspective from the Insurance Industry Pittman, Blair, Texas Caves  相似文献   
108.
滇西兰坪盆地中新生代形成了丰富的金属与盐类矿床,是我国著名的热液矿床成矿带。成矿系统时─空结构的统一性是进行成矿规律研究和成矿预测的前提和指导思想,综合分析兰坪盆地的成矿时代、矿床的空间分布及区域地质背景,初步认为:晚白垩世至早第三纪,盆地西缘出现以铜为主的成矿作用;兰坪盆地主要成矿作用发生在早、晚第三纪期间,因盆地东、西部边界向两边地块的俯冲碰撞及中轴断裂带的强烈活动,导致盆地中央地带出现大规模成矿流体活动,成矿流体因物理化学性质的改变而发生分异、运移,及盆地受挤压隆升,变成山间盆地,出现不同类型、不同大小的流体圈闭,因而形成不同种类,不同规模的矿床;同时,含有挥发性组分汞、锑、砷的流体从深部沿中轴断裂带上升向两侧的次级构造裂隙带扩散,导致盆地东部复式背斜带中出现锑、汞、砷的成矿作用;其后,矿床受到改造和氧化作用。盆地内发育深大断裂;兰坪盆地的成矿作用是在构造流体演化的制约下完成的,同时成矿作用的发生改变了流体的性质和构造环境,促使流体的再次循环,出现成矿作用的多期性、分带性。  相似文献   
109.
浅议地球系统的复杂性及非线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瑞廷 《世界地质》2001,20(4):313-320
结合复杂性科学的产生及发展历程,认为复杂性科学对研究地球系统复杂性及非线性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和方法论意义。同时,在论述地球系统基本属性的基础上总结了地球系统复杂性及非线性的具体表现,即地球系统的层次性,无特征尺度性,开放性,相干性,临界性,自组织性和其动力学行为的自相似性及分形性。认为地球系统是总体上远离平衡,时空延展的多层圈综合集成,连续开放的复杂耗散动力巨系统。随着复杂性科学和地球系统的复杂性及非线性研究的不断深入,在21世纪,地球科学研究将会取得理论上的重大突破和飞跃。  相似文献   
110.
应用几何光学中的射线理论,直观地讨论了准定常波在时间平均基流中的传播,解释了定常 传播的纬向非均匀性。结果表明:折射指数平方可表示为基流绝对对基流流函数的微商,定常波的传播路径与折射指数平方的空间分布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