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4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19篇
地质学   23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3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在河北省迁安大石河铁矿进行轻便高频可控源 (PHV)地震反射勘探的试验研究是成功的。可控震源的优点主要在于分辨率高、可以自由选择频率范围 ,对输入到地下能量的频谱有一定的控制作用。通过与夯击震源WACKERBS60Y系统结果的对比 ,证实了它工作稳定 ,效率高 ,优于其它震源。  相似文献   
12.
奇异值分解是一种基于代数特征值的提取方法,小波变换是一种时间频率域的去噪方法,两者在去噪方面各有特点。将奇异值分解和小波阈值去噪的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用于消除地震勘探资料中的随机噪声。仿真实验显示对于较低信噪比资料仍有很好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13.
三阶累积量在可控震源地震时间剖面中压制旁瓣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蒋忠进  林君  陈祖斌 《地学前缘》2003,10(1):151-154
可控震源浅层地震勘探受环境噪声干扰很大,对其接收信号进行预处理时要求分辨率很高。传统的相关运算在很多时候不能满足要求,运算结果中旁瓣偏高,形成假层。由于高阶累积量具有屏蔽高斯噪声的优点,论文以三阶累积量为数学工具进行可控震源地震信号的预处理,仿真实验证明该方法能很好地压制噪声,降低时间剖面中的旁瓣,提高分辨率,消除时间剖面中的假层。  相似文献   
14.
可控震源非线性扫描地震响应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讨论了几种非线性扫描信号自相关函数的旁瓣特性.对可控震源非线性扫描的地震响应进行了数值模拟.当震源扫描持续时间是检波器接收时间的一半时,相关运算把反射扫描信号压缩成脉冲信号的效果是显著的.有限度地增加震源扫描持续时间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接收时间可以使反射扫描信号得到进一步的压缩,但在固定扫描与接收时间的条件下,增加采样点个数对反射扫描信号的压缩并不起作用.采用具有低频相关子波特性的非线性扫描震源信号,将有利于相关噪声的消除.模拟结果还证实了二次扫描在某些特定条件下会出现鞍点效应这样一个事实.  相似文献   
15.
宽频带、宽方位、高密度地震数据采集是近年地震勘探的重要发展方向,随着现代电子设备的可靠性大幅度提高,使得"两宽一高"采集技术得以推广应用。本文重点介绍陆上地震采集可控震源设备(Nomad系列)和数字检波器(DSU1-508)针对采集需求所做的技术改进,如何在保证生产效率、降低采集成本的前提下,使高密度采集成为可能,并满足深层勘探和高精度勘探的需求。通过分析高密度采集数据的处理结果并与常规采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新一代设备在拓宽频带,提高分辨率的同时,极大地改善了成像质量。  相似文献   
16.
In this paper, an improved method is presented to reduce vibrator harmonic distortion, one harmonic at a time and the method is illustrated with both simulated and field data. This method improves on the previous method that treated all the harmonics at once. The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 in this procedure is a considerable reduction for the harmonics without any alteration for the weakest signals possibly present in positive and negative times. The core of the proposed technique depends on an accurate simulation for all the harmonics one by one existing in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times of the data after cross‐correlation with the fundamental sweep and then subtracting the simulated harmonics from the original data using an optimization procedure. The steps and mathematical equations of the procedure are explained in detail in the body of the article in the section titled ‘harmonic by harmonic attenuation procedure’. Accordingly, a well‐developed procedure for enhancing the vibroseis data quality in both down‐ and up‐sweep data is illustrated. The procedure was tested on both synthetic and field data sets.  相似文献   
17.
可控震源的激发过程精确可控、可重复性高。本文评估了重复激发形成的多道记录的信号增强方法,包括叠加方法和有效信号直接分离方法。相比线性叠加,加权叠加充分利用了有效信号的一致性,能进一步压制噪声,提高叠加记录的信噪比。相比时间域相位加权叠加,Semblance加权叠加更加稳定。时频域相位加权叠加能在时频域压制随机分散分布的噪声信号,叠加信号更加清晰。本文中,采用标准SVD分离获得的信号同线性叠加结果类似。本文利用密集分布的临时台阵评价地学长江计划安徽实验中低频可控震源在庐江第2激发点的激发效果。对比不同的处理流程发现,先互相关检测信号再进行时频域相位加权叠加能够取得最佳的处理效果,通过200多次重复激发,可以在50km范围内提取到较清晰的有效信号。  相似文献   
18.
在浅层地质工程应用中,缺乏一种可控、无损、高分辨率的探测工具,一种新型震源——电磁驱动式轻便高频可控震源.填补了空白,通过简单调制扫描频率.可控震源具有探测深度大、分辨率高,工作稳定、抗干扰、效率高等一系列优点。实际应用表明,该技术对应用采空区、溶洞探测等浅层工程勘察是可行的.探测效果良好,这拓宽了可控震源的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19.
可控震源匹配扫描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忠仁  高健  林君 《地球物理学报》2010,53(11):2754-2759
常规的可控震源Chirp扫描信号的地震响应存在着相关信号旁瓣大、分辨率低的缺点;用二元伪随机编码信号作为可控震源的驱动信号,地震响应剖面中存在严重的相关噪声,降低了地震记录的信噪比.本文提出的可控震源匹配扫描方法,利用匹配伪随机序列偶调制正弦载波信号作为可控震源驱动信号进行扫描激发,得到两个匹配的原始地震记录,对两个匹配的原始地震记录分别解码后再进行叠加形成最终的综合解码地震剖面.地震数值模拟的结果表明,该方法基本不存在常规Chirp扫描情形的旁瓣效应,可有效避免m-序列编码扫描情形的相关噪声,其最后形成的综合解码地震剖面可以与脉冲震源的炮集记录相媲美.  相似文献   
20.
Vibrator is an excitation equipment of the vibratory source in the seismic exploration[1―3]. In order to ap-proach the δ function, dynamite can be used to release high energy in an instantaneous explosion and form the seismic wavelet. On the other hand, a portable vi-brator sweeps a low energy signal for a long time to simulate the function of an explosion source. The re-flection signal of the portable vibrator is estimated for time-delay by digital cross correlation technology, and the dis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