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88篇
  免费   466篇
  国内免费   929篇
测绘学   30篇
大气科学   376篇
地球物理   226篇
地质学   1861篇
海洋学   317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35篇
自然地理   436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68篇
  2021年   111篇
  2020年   109篇
  2019年   92篇
  2018年   103篇
  2017年   122篇
  2016年   126篇
  2015年   112篇
  2014年   132篇
  2013年   195篇
  2012年   193篇
  2011年   128篇
  2010年   136篇
  2009年   134篇
  2008年   135篇
  2007年   164篇
  2006年   158篇
  2005年   137篇
  2004年   158篇
  2003年   145篇
  2002年   93篇
  2001年   100篇
  2000年   96篇
  1999年   65篇
  1998年   57篇
  1997年   52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7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 毫秒
81.
白秧坪铜银多金属矿床主要产于白垩系下统景星组石英砂岩、粉砂岩中,矿石铅同位素组成特征与景星组砂岩的铅同位素组成比较接近,表明壳源物质参与了成矿作用。作ZartMan图解和△γ—△β图解表明,矿石铅属于壳幔混合来源。矿石铅μ值介于9.43—9.65之间,Th/U比值介于3.72—3.87之间,表明矿石铅为壳幔混合铅。该矿床硫同位素组成表明,硫来源于深部地幔硫遭受地壳硫的混入。该矿床的成矿作用发生于开放体系之中,成矿物质来源为深部幔源物质混合了壳源物质。  相似文献   
82.
川西攀枝花—西昌地区结晶基底的划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长期以来,由于同位素年龄依据不足和没有正确区分晚二叠世热接触变质岩、喜马拉雅期动力变质岩与前震旦纪区域变质岩,攀西地区结晶基底的划分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本文依据1:50000区域地质调查结果,将原仁和群(Pt1R)修改为晚二叠世岩浆岩和喜马拉雅期动力变质岩,将五马箐(岩)组(Pt1w)和顶针杂岩(Pt1D)修改为晚二叠世热接触变质岩和喜马拉雅期动力变质岩,将安宁村组(Ptlα)和纸房沟组(Pt1z)修改为震旦系地层,并依据岩石学、岩石化学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将结晶基底划分为变质侵入体、变质表壳岩和TTG套岩,论述了结晶基底的成因和演化。  相似文献   
83.
浙西石煤产区放射性污染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吕惠进 《地质通报》2003,22(9):725-728
浙江西部山区石煤资源丰富,广泛地被应用于石煤制品的生产和用做部分电厂、山区农村的燃料。石煤中U、Th等放射性核素含量高,致使部分石煤及其制品中U、Th等放射性核素含量偏高。U、Th是Rn的母体元素,衰变后不断释放出氡气,导致石煤产区居室内氡浓度和居民年辐射剂量当量严重超标,危害人体健康。本文在分析该区部分石煤产区、石煤制品、石煤电厂以及居室中的放射性元素污染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4.
西秦岭温泉花岗岩体的新认识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温泉花岗岩体是西秦岭地区一个极具典型研究意义的复杂成因岩体和具有潜力的成矿(钼矿床)岩体。通过1:25万天水市幅区城地质调查,初步获得一些新认识:在岩体北部古坡乡-铁炉坡乡-带新发现一套蛇绿岩组合;岩体的岩石类型复杂,为一多期次侵入的复式岩体;岩体中发育大量包体,显示了岩浆混合作用的存在;另外,岩体中还发现较大体积的古老片麻岩包体和工业钼矿床。岩体主体获得259Ma的锆石U—Pb年龄。  相似文献   
85.
罗定盆地南缘的金矿脉石英和方解石中发育液相、气相和气液两相3种类型包裹体,以液相包裹体和气液包裹体为主。气液包裹体的气液比为5%~25%。包裹体盐度w(NaCl)为0.9%~10.6%,多数>5%,属于咸水-卤水。包裹体的均一温度显示,金矿有两个成矿阶段:第一阶段形成温度为172℃,第二阶段形成温度为122℃。氢氧同位素组成、流体包裹体成分显示成矿热液来源于大气降水。金矿形成于低温、浅成-超浅成环境,成矿热液可能经历了减压沸腾过程。金矿的成因类型属于浅成-超浅成低温热液型。  相似文献   
86.
美国城市搜索与救援体系是世界上最完善的体系之一,多年来在城市救灾和应对突发事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减轻了生命和财产的损失。文章概述了美国城市搜索与救援体系的组成、任务、运作原则和管理机构及支援机构。  相似文献   
87.
南海西部围区中特提斯东延通道问题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通过对南海西部围区中生代岩相古地理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编制了该区T_2,T_3~1,T_3~2,T_3~3,J_1-J_2,J_3-K_1共6个时段的岩相古地理简图,根据其中生代海相地层的时空分布和岩相特征,讨论了尚存争议的中特提斯进入南海的通道问题。实际资料表明,黑水河盆地在三叠纪受印支运动影响完成了从海到陆的过程,之后不再出现海相沉积,中特提斯不可能从红河裂谷带进入南海。在新加坡所见的晚三叠世至早侏罗世浅海至陆相沉积代表古特提斯的残余海,到中侏罗世完全消失。早侏罗世时期在印支半岛南部出现的近南北走向的海湾可能经过泰国湾与当时的滇缅海相通;但是这个海湾浅而短暂,滇缅海能否从这里进入南海值得怀疑,更不可能是中特提斯的通道。在南海西部围区,迄今已证实的中生代洋壳碎片(蛇绿岩套)和深海沉积仅见于南部Woyla—Maratus—Lupar一线及其附近。这套延伸2000余km,从洋壳、深海到浅海岩相齐全的岩石所代表的晚侏罗世至早白垩纪世大洋应是中特提斯洋的一部分。中特提斯东延而最可能是走南路,即从班公一怒江带南下之后,经Woyla线穿过苏门答腊岛,绕加里曼丹岛南缘到Maratus线,向北再经沙巴到Lupar线,在沙捞越北部或纳土纳岛附近进入南海。  相似文献   
88.
傅征祥  刘杰  王晓青  郝平  吕梅梅 《地学前缘》2003,10(Z1):112-117
中国大陆西部及邻区是全球 8级大地震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自 180 0年以来该区板内 8级大地震共发生了 16次 ,2 0 0 1年昆仑山口西 8.1级大地震 (36 .1°N ,90 .9°E)是在 195 7年蒙古 8.3级大地震之后 4 4a发生的。研究表明该区 8级大地震的活动过程可能存在相对平静 (1812— 190 2年 )和相对活跃 (190 3— 195 7年 )交替的幕式或轮回过程的性质。 195 7年蒙古地震之后可能是一次新的轮回开始 ,2 0 0 1年昆仑山口西地震是新轮回的第二次地震 ,按照轮回过程中事件发生频度是时间的指数函数关系的假定 ,该区下一次 8级大地震可能约在 2 0 2 6年发生。如果假定该过程相当接近泊松过程。那么 ,在 2 0 0 5 ,2 0 10年和 2 0 15年前至少发生一次 8级大地震的泊松概率 ,分别是 0 .2 9,0 .5 3和 0 .70。  相似文献   
89.
Tariq A. Khan   《Limnologica》2003,33(4):327-339
Major biological parameters of four permanent (Lake Colac, Modewarre, Bolac and Tooliorook), shallow and slightly saline lakes in the volcanic plains of western Victoria, Australia recorded bi-monthly between November 1999–September 2001 are described. Chlorophyll a concentration ranged from 3–29 μg l−1 with peaks in autumn. Phytoplankton taxa recorded were diverse, with Chlorophyta and Bacillariophyta being common. Cyanobacterial blooms were recorded mostly in summer. Zooplankton abundance in the lakes ranged from 12–368 individuals per litre. Rotifera dominated Lake Bolac, Copepoda dominated Lake Modewarre and they co-dominated Lake Colac and Tooliorook. Zooplankton interactions with phytoplankton suggest that simple predator-prey relationships cannot fully explain the trends exhibited and that a more complex model was acting to regulate algal biomass. A decline in the abundance of zooplankton in summer in Lake Modewarre was attributed to predation by high number of exotic larval carp at that time of the year. A total of 25 benthic macroinvertebrate taxa were recorded from Lake Colac, 30 from Modewarre, 22 from Bolac and 35 from Tooliorook. Twenty-one of the 45 taxa identified occurred in at least three lakes. Nine of the 12 taxa that occurred in only one lake were from Lake Tooliorook. Simpson's diversity index was low in Lake Bolac when compared to other three lakes. Lake Modewarre had more benthic individuals (3246 Ind m−2) than other three lakes (range 624–1397 Ind m−2). The combined contribution of Ostracoda, Amphipoda and Gastropoda dominated the benthos in all the lakes throughout the study period. Macroinvertebrate taxa richness was higher in the present study lakes than recorded from the lakes in the region. Frequency of sampling and number of sampling sites seemed more important in determining species richness than the size and shallowness of the lakes.  相似文献   
90.
运用构造控水分析、水化学同位素等方法,对宁南“南北古脊梁”岩溶裂隙水系统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讨论。本区储水空间以岩溶裂隙为主,岩溶水的空间分布明显受南北向大型断裂构造控制。岩溶地下水以大气降水起源为主,并表现为多元水混合。水质分布呈南优北劣的分带特征,北部水-岩相互作用形式为溶滤-蒸发浓缩型,呈高矿化咸水;南部为溶滤-混合型,呈低矿化淡水。根据水动力场和水化学场特征,划分了3个相对独立的岩溶水子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