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4篇
  免费   154篇
  国内免费   202篇
测绘学   22篇
大气科学   257篇
地球物理   135篇
地质学   518篇
海洋学   107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29篇
自然地理   8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73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71.
对黄河三角洲东北部地区的高分辨率水声学资料进行了综合研究。根据所记录的破坏土体变形程度、运动产生的平面形状和地貌特征形态,对土体失稳过程进行分类:浅表土体变形、塌陷凹坑、滑坡和沉积物重力流。结果表明:(1)浅表土体形变的变形程度最低,出现在研究区斜坡上部平滑海底,主要为绳网状泄水构造和表层拉张裂隙。(2)塌陷凹坑在研究区内广泛出现,是局部土体液化后发生了垂直沉降的结果。(3)滑坡多发生在水下斜坡的中上部,由弧形塌陷区、狭窄的冲沟通道和负地形沉积物堆积区组成。滑坡陡坎后缘发现拉张裂隙。(4)沉积物重力流是土体发生变形程度最大,搬运距离最长的土体破坏变形形式。局部区域多次受到沉积物重力流切割和充填作用。  相似文献   
172.
173.
Spheroidal weathering, one of the important rock weathering styles, has been attributed to chemical weathering by the water from joint surfaces, and mechanical aspects of the weathering have not been well addressed. We made an investigation on spheroidal weathering of Miocene granite porphyry with well‐developed columnar joints and found that this spheroidal weathering proceeds through chemical processes and accompanying mechanical processes.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textures, physical properties, mineralogy, and chemistry of the porphyry revealed the presence of a brown band on the surface margins of corestones, representing the oxidation of pyrite and chlorite, and the precipitation of iron hydroxides, and the consequent generation of micro‐cracks within the band. During weathering, oxidation progresses inwards from joints that surround the rindlets, including both high‐angle columnar and low‐angle planar joints, and causes rounding of the unweathered interior portion of the rock. Microscopic observations of the brown band embedded with fluorescent resin show that pores are first filled with iron hydroxides, and that micro‐cracks then form parallel to the oxidation front in the outer portion of the brown band. Iron hydroxide precipitation increases the P‐wave velocity in the brown band, while micro‐crack formation decreases the tensile strength of the rock. Where the brown band has thickened to ~6 cm, the micro‐cracks are connected to one another to create continuous cracks, which separate the rindlets from the corestone. Micro‐crack formation parallel to the corestone surface may be attributed to compressive stresses generated by small amounts of volumetric expansion due to the precipitation of iron hydroxides in the brown band. Earth surface is under oxidizing environments so that precipitation of iron hydroxides commonly occurs; the spheroidal weathering in this paper is a typical example of the combination of chemical and mechanical processes under such environments. Copyright © 2016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74.
175.
王娟  范迪 《海洋科学》2004,28(3):9-11
研究了海水浓度对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废水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淡水中添加海水超过35%时,生物接触氧化法去除废水的化学耗氧量(COD)的效果随着海水浓度的增加而降低.添加海水10%~25%时,COD的去除效果好,25%时COD最高总去除率可达87.8%.处理效果几乎与纯淡水的对照组(COD总去除率88.6%)等同。  相似文献   
176.
孙嘉  段先哲  李玉彬 《矿床地质》2021,40(5):1085-1099
西藏多龙矿集区发育世界典型的斑岩铜矿系统,文章选取区内多个代表性矿床开展硫同位素研究,并结合前人数据,为探讨该成矿系统成矿物质来源、流体演化过程提供了新证据.研究表明,波龙、拿若、拿厅、拿顿和铁格隆南矿床δ34S平均值相似(接近于0),指示含矿岩浆提供了各矿床所需的硫元素.此外,区内典型矿床流体演化过程可分为2类:①流体演化主要受控于温度变化,表现为δ34S随温度降低而降低(如拿顿矿床);②流体演化受温度和氧化还原状态共同影响,表现为δ34S随温度降低而升高(如:波龙和拿若矿床),或是随温度降低,δ34S波动变化范围较大(如拿厅和铁格隆南矿床).结合岩相学证据,文章推测热液体系氧化还原状态的变化是由水岩反应所导致,最后,文章提出多龙矿集区内矿化阶段硫化物通常具有较低的δ34S,指示成矿流体为高氧化性流体,并且该特征在类似矿床的找矿勘查工作中也可发挥积极的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177.
以武汉地区为例,本文推导无线电探空推导的大气加权平均温度模型并对其可靠性进行检验。采用武汉无线电探空数据推算武汉地区的大气加权平均温度计算模型,以此模型计算GPS可降水量,通过与无线电探空结果比较来检验该模型的精确度。在WHDH站GPS可降水量与无线电探空的比较中,两者差值的均方根为3.0mm,两者的相关性达到了0.952。利用中国地壳运动监测网络2002年武汉站GPS数据和武汉地区大气加权平均温度模型推算的可降水量与无线电探空比较,GPS可降水量与无线电探空可降水量在数值上和发展趋势上比较接近,说明了无线电探空的大气加权平均温度模型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78.
侍荣 《北京测绘》2010,(1):83-84,70
准确掌握地球大气中沙尘的分布,了解沙尘移动趋势对天气现象、气候变化、数值预报有重要的理论研究及实用价值。本文详细地论述了利用地基GPS方法观测大气中沙尘含量的原理。论述了在地基GPS技术中观测站遥测大气中沙尘含量的理论基础,建立了利用GPS观测数据计算大气层沙尘含量的理论模型,导出了相应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79.
研究流域水文年及丰、枯水期划分方法,为水文水利计算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分析流域径流变化特点,提出径流累计距平法。将该方法用于黑河上游流域,结果表明:该方法为黑河上游流域确定了合理的水文年及丰、枯水期;在不同水文年起讫日下,黑河上游流域年径流时间序列的统计特性和典型年的径流年内分配特征发生显著变化。因此,径流累计距平法可用于划分流域水文年及丰、枯水期,统一水文年划分方式对水文水利计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80.
时空特征分析对全面掌握水质变异规律具有重要意义,但现有的水质时空特征分析方法仍存在水质变异次序不分、水质变幅极值不清、水质评价特征值不明等不足。为更加清晰地探析水质时空特征信息,以秦淮河为研究对象,参考工程水文学经验频率法,建立“水文频率-水质”拟合曲线用于探索流域内高/低活动区不同时间段和丰/枯水期不同河段水质变异特征,并与传统的箱线图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与箱线图相比,“水文频率-水质”拟合曲线可量化关键水质评判点与特征值信息,使水质时空变异过程更为清晰。在时间上“水文频率-水质”拟合曲线的最佳形式为线性曲线,水质浓度一般不会发生突变;在空间上“水文频率-水质”拟合曲线的最佳形式为指数曲线,水质浓度有较大可能发生突增。各时间段高活动区氮磷浓度大于低活动区,各水体断面丰水期氮磷浓度低于枯水期。该方法分析过程简单方便,结果直观有序,能将水质信息以统计规律自动反映出来,在水质采样点、采样时间和采样频率典型时可作为优选方法用于河流水质时空特征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