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9篇
测绘学   46篇
大气科学   27篇
地球物理   32篇
地质学   27篇
海洋学   22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34篇
自然地理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S-ALOHA协议在无线接入系统中的实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讨论了时分多址技术在点对多点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应用,分析了S—ALOHA协议的性能,给出S—ALOHA在系统中的实现。  相似文献   
82.
论支持LBS的中国地理无线标记语言标准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位置服务(LBS)通过为移动用户提供各种位置相关的服务而实现了价值的增值,然而,如何获取各种地理信息及与位置相关的服务并传输到用户,从而为地理信息服务在地理空间网络中的存储和传输提供可能,则要研究面向移动应用的地理标记语言。通过对国际上相关的地理标记语言的研究与分析。结合基于位置服务技术的特点及中国的特殊国情,提出开展中国地理无线标记语言(CG—WML)研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对其研究思路和服务模式做了探讨,对中国无线网络应用中基于位置服务的信息建设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3.
针对无人值守大规模自动气象站的数据采集特点和要求,基于无线通信网络,设计了一种浪涌气象数据采集系统,并对其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讨论.首先,分析了系统数据传输的协议结构及存在的问题,设计了基于UDP协议的可靠应用协议,并就其工作过程及可靠性传输进行了详细的讨论,解决了无线数据传输的不稳定性问题;然后,利用多线程技术和大规模通信事件响应处理技术,提出了实现数据接收线程池的方法,通过引入"数据分区管理"的概念,论述了数据并发处理缓冲区的设计,解决了大并发系统容易丢失数据、堵塞和低效率等问题;最后,通过对系统测试及其在业务中应用的分析,表明该系统实时、高效、可靠,能满足目前业务的需求,并对未来业务的发展具有同样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84.
针对实现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及时快速采集,设计了基于GPRS无线传感网的大气二氧化碳浓度采集系统,系统分为数据采集终端、GPRS无线传输网络和数据中心3部分.数据采集部分主要由单片机、高精度二氧化碳传感器、GPS模块、GPRS模块和液晶显示模块组成,负责采集二氧化碳浓度和采集点地理定位信息;无线传输网络部分由GPRS模块接入到GPRS网络,再登陆到Intemet网络与检测中心服务器建立TCP网络连接,负责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给数据中心;数据中心主要是接受GPRS网路传输过来的数据,并将数据进行处理、显示和录入数据库.采集系统能摆脱数据采集时地理位置和天气条件上的局限性,使检测工作变得更及时方便准确.  相似文献   
85.
针对单体便携医疗装置功能单一、无网络通信功能的缺陷开发了腕式多功能无线生理指标测量仪。采用高性能低功耗微控制器,集成设计并实现了体温、血压、脉搏、心电、血糖等医学常用生理指标实时采集和测试功能,并通过蓝牙将测量数据及时传送给网络监护平台,完成对病人远程监护。对血压、脉搏、体温等生理指标进行测试,与单体医疗设备的测试结果进行比较,证明测试结果在正常范围内。血糖识别颜色与试纸测试结果一致。整体设计达到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86.
介绍了旅客列车报警系统的组成.给出了基于MSP430单片机并结合新型的高性能低功耗的收发一体的CC1100芯片,设计报警节点;利用BCH(15,7)编码保证无线通信的可靠;并用间断工作的方式进一步降低了功耗.通过实验证明,设计运行稳定可靠,并满足低功耗长时间工作的要求.  相似文献   
87.
刘晓刚  张丽萍  陈军  赵润 《测绘科学》2011,36(4):24-26,91
本文简要介绍了星地无线电双向时间比对法的基本原理,给出其地心惯性系中计算模型,分析了各种误差源对星地间相对钟差的影响,计算了在几种计算精度下卫星和地面站位置和速度误差所需要达到的精度.结果表明:影响星地无线电双向法精度的主要误差源为设备时延误差和电离层延迟误差,而由于卫星和地面站位置不准确引起的误差相对较小;对于电离层...  相似文献   
88.
??????????????????RSSI??λ????????????????????????????????????????????????????????????????????飬?????????λ??????????RSSI??λ???????????????????????????????????????????????????λ?????????????????δ?????仯????ó?????  相似文献   
89.
无线传感器通常用于环境监测,如气候变化、水质和监控灾害管理等。目前,灾害管理是一项十分关键和紧迫的工作,在海啸预警和预测系统方面尤为突出。本文在研制区域水文态势地理信息服务系统(RHSGISS)的基础上,为减缓灾害,研究出了海啸早期预警系统的一种本体式表达。该系统由地震监测台站、海底压力记录仪(BPR)和验潮仪等组成,其主要功用是解释复杂的多维数据。该数据由各种传感器、系统间的互操作性以及处理异构数据等生成。目前的核心问题在于将获取自海啸早期预警系统多个组件的异构数据进行融合以及提供基于Web网络的数据服务。面向特定陆表监测与应急响应任务,本文通过使用开放地理空间联盟(OGC)确定的传感器网络赋能实现(SWE)框架,构建了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GPNT服务体系,能为所有接入空天地一体化对地感测网环境下的用户共享互操作性和可伸缩性提供便利。本体因其功能上可以提供明确含义的信息,而成为了解决信息异质性问题的手段。本文在传感器网络数据与数据语义方面提出了一种面向服务的架构(SOA)模型,目的是要提供使用本体和Jena规范来表示更有意义的早期海啸预警系统信息。  相似文献   
90.
张昊然 《东北测绘》2014,(4):137-138
简要介绍了移动GIS技术的产生背景、系统构成、工作原理、关键技术、实际应用以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