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24篇
地球物理   6篇
地质学   124篇
海洋学   4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2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成土过程中不同形态镉(Cd)迁移转化的影响因素研究对于了解Cd的地球化学行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以四川省成都平原区农田生态系统水稻土剖面中不同形态Cd分布特征为例,探讨成土过程中不同形态Cd的迁移转化影响因素及其生态危害性。结果表明:总量Cd、离子交换态Cd和碳酸盐Cd均表现出表层富集,深层含量稳定的特征;岷江流域和沱江流域水稻土Cd含量的背景值分别为0.147,0.215mg·kg-1。外源输入耕层土壤中Cd主要为活动态,其增加量占Cd总量增加量的60.71%~90.52%,向下垂向迁移能力非常弱。成土过程随着土壤中Cd总量增加,稳定态Cd含量显著增加,而活动态Cd含量明显降低。土壤的pH值主要对碳酸盐态Cd含量有影响,pH值越大,其含量越高;随着土壤成熟度增高,粉粒和粘粒含量增加的同时,残渣态Cd含量显著降低,而有机结合态Cd含量显著增高。耕层土壤中Cd的生物有效性系数高达0.59~0.65,已经严重地影响到农作物安全。  相似文献   
2.
冲积平原区土壤元素组成特征及其示踪作用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应用土壤元素组成特征研究基础地质问题是覆盖区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工作后项重要任务。通过对珠江三角洲,江汉平原,成都盆地3个冲积平原区土壤元素组成特征的研究,探讨了其对土壤成壤母质特性的示踪作用,为今后开展类似的研究工作提供了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3.
土壤剖面元素分布及其地质、环境意义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土壤垂直剖面上物化性质,矿物和化学组成的深入研究,可以提供有关成土母质,成壤演化作用的重要信息,识别人类活动叠加的污染强度和影响深度,为土壤地球化学背景值调查,土壤污染及其生态环境影响的评价,环境地球化学灾害的监控与预菟研究提供科学的方法和依据。根据广东珠江三角洲,湖北江汉平原,四川成都盆地部分土壤剖面实测资料,分析研究了土壤化学组成的剖面变化与成土母质类型及组成,土壤成熟度和污染影响的关系。探讨了土壤剖面地球化学特征的地质与环境指示意义,判断分析了土壤受到的污染叠加作用及其影响深度。  相似文献   
4.
页岩、煤、沥青和原油的生气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云鹏  耿安松  刘德汉  熊永强  申家贵 《沉积学报》2004,22(Z1):106-109,117
选取了有代表性的页岩(海相页岩与油页岩)、煤、沥青与原油样品进行了真空封闭体系生气模拟实验,研究了不同生气母质的生气高峰阶段及其在不同热演化阶段的气产率及气体组成 ,综合探讨了不同生气母质的生气机制与生气规律及母质类型、热演化程度等对气产率及所生天然气组成的影响.为有效气源岩的判识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适应生态地质调查和评价工作对成土母质研究的要求,以四川大凉山区为例,提出基于地质建造的成土母质分类方案,即以地质构造演化和地质建造环境为依据,结合残坡积物的成因类型对成土母质进行分类。大凉山区的成土母质可划分为第四纪冲洪积物、新近纪—第四纪砂泥岩类残坡积物、侏罗纪—白垩纪泥质岩类残坡积物、三叠纪砂泥岩类残坡积物、中生代中酸性岩类残坡积物、二叠纪基性—超基性岩类残坡积物、震旦纪—三叠纪砂泥岩类残坡积物、震旦纪—三叠纪碳酸盐岩类残坡积物、元古宙中酸性岩类残坡积物、元古宙火山碎屑岩类残坡积物、元古宙基性—超基性岩类残坡积物、元古宙变质岩类残坡积物等12类。研究表明,大凉山区成土母质和土壤存在差异性,但同一成土母质上的不同土壤类型具有一定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不同成土母质形成的同一种土壤类型存在较大的地球化学差异。因此,基于地质建造的成土母质分类方案既能有效反映不同构造背景和成岩环境下的成土母质差异,又能有效表征成土母质与其上土壤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6.
原油的含氮化合物总量及其组成特征不仅受原油运移距离影响,而且还受成油母质类型和成熟度影响.对南阳凹陷27个原油含氮化合物的研究表明,其油气运移指向的规律性不强,原因主要是由于原油运移距离较短,地质色层效应不明显.魏岗南部和北部原油的成熟度差异较大,但含氮化合物组成特征总体上非常相似,表明南阳凹陷原油的含氮化合物总量及其组成主要受控于成油母质类型.  相似文献   
7.
8.
A methodology for studying soil polygenesis and lithological homogeneity of soil profiles is suggested. This methodology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for mountain soils, where the lithological heterogeneity of the soil profiles created by denudation and accumulation processes is often observed. The methodology includes several stages: (a) the study of the lithological homogeneity/ heterogeneity of soil profiles by field and laboratory methods, (b) the stage-by-stage macro-, meso-, micro-, and submicromorphological analyses of soil profiles with additional use of the methods of neighboring sciences, and (e) the subdivision of soil features into the groups of recent and inherited (relict) features. In the latter group, the subgroups of lithorelict features inherited from the parent material and pedorelict features inherited from the previous stages of soil formation can be distinguished. Two major models of soil polygenesis are suggested. Simple models describe the soils, in which new features appear due to the changes in the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in the course of soil evolution. Complex models describe the soils, in which such changes are combined with deposition of new portions of sediments onto the soil surfac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buried soil horizons (the synlithogenie pedogenesis). The models of continuous and discontinuous synlithogenic pedogenesis can be further distinguished. It is argued that the micromorphological method applied to the studies on soil mierofabrics, microforms of soil humus, soil porosity, coatings, and various pedo- and lithorelict features yields valuable information on polygenetic soils.  相似文献   
9.
在日照市开展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获取了表层土壤和深层土壤地球化学数据,通过对获得的地球化学参数进行统计分析,确定了日照市土壤地球化学基准值和背景值,认为日照市除部分元素或指标外,大部分元素或指标土壤地球化学基准值和背景值与全省土壤地球化学基准值和背景值接近。研究发现,日照市As,Cd,Cr,Cu,Hg,Ni,Pb,Zn等8种重金属元素背景值含量低于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土壤一级标准限值,日照市土壤质量基本保持自然背景水平;而受工业化生产和城市化建设等后期人为活动影响,日照市表层土壤中Cd,C,Hg,N,P,S,Se,Corg等元素或指标出现明显富集,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0.
土壤是气候变化的长期记录者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气候是土壤形成的要素之一。反过来,从土壤及其风化壳可论证气候变迁。中国南方的红色风化壳是第四纪形成物。其上均质红色风化壳及红壤是晚更新世形成物,延续至今,而澳大利亚、非洲大陆红色风化壳是在第三纪的古陆上形成的,但现代土壤不少是气候变干旱后形成的。北欧、北美是12000a B.P.才从冰川下裸露成陆,形成了灰化土、泥炭土等。黄土层、火山灰下埋藏了多层古土壤,记录了第四纪气候的变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