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2篇
  免费   69篇
  国内免费   50篇
测绘学   34篇
大气科学   52篇
地球物理   20篇
地质学   64篇
海洋学   48篇
综合类   18篇
自然地理   26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IntroductionFor Lakes near the middle andlow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theformationof lake basinsisgreatly affected by geological structures ,andthe interaction betweenrivers and seas .The Taihu Lakeis locatedinthelow-lying plain nearthe east coa…  相似文献   
2.
山区生态县区域协调发展的机制构建--以粤北始兴县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税伟  陈烈  唐常春 《山地学报》2006,24(1):70-78
区域协调机制在不同类型地域和一种类型地域的不同的发展阶段是不同的。始兴县作为一个典型的山区生态县,工业进入加速发展时期,在此经济发展阶段的区域协调问题主要表现在:与外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差距拉大,工业化与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已开始凸现,县政府协调区域发展的财政能力较低,区域协调机制不健全等。由此对始兴县的区域协调机制进行建构:建立健全多层次的区域协调机构;加大纵向和横向政府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加强与相邻相关地区的协调;实施区域空间管治协调,保护城乡生态环境;科学合理选择产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全县推行绿色GDP考核等。  相似文献   
3.
新疆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协调性分析   总被引:21,自引:7,他引:21  
吕宾  张小雷 《干旱区地理》2002,25(2):189-192
从新疆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的变化的吻合度或偏离度,来论述新疆的城市化水平是否与经济发展相协调,求证新疆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相关关系,并预测城市化率;剖析新疆城市化滞后于经济发展的原因,提出新疆正处于城市化由初期向快速发展期的过渡阶段,加快城市化的关键是推进工业化。  相似文献   
4.
用θ~ 2θ型粉末衍射仪反射法精确测量了不同浓度的Li2 SO4水溶液的衍射数据 ,通过数据处理给出了溶液的结构函数和径向分布函数 ,由几何结构模型的最小二乘法精修 ,得到了溶液中阳离子和阴离子第一、二水合层的结构参数。  相似文献   
5.
星载加速度传感器的在轨运动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加速度传感器测量卫星所受非引力加速度的精度是利用该技术精确恢复重力场的重要指标。根据卫星运动理论 ,给出了轨道升交点赤经摄动、近升距摄动、卫星运动、坐标轴旋转引起的加速度性质以及相应表达式。针对CHAMP卫星轨道 ,讨论了各项的影响量级  相似文献   
6.
区域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及其实践意义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区域持续发展是从实践中提出的重大课题,理论滞后于应用为其基本现实。没有理论的行动是盲目的。区域持续发展理论建设已迫在眉睫。理论建设包括科学体系、理论基础、基本理论和核心理论层次,本文主要对其基本理论层进行论述,认为现代人地关系协调论、区域PRED系统论、区域发展控制论和人地相互作用潜力论构成了区域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这些理论对于构建区域持续发展核心理论以及指导当前的区域持续发展实践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The influences of the wintertime AO (Arctic Oscillation) on the interdecadal variation of summer monsoon rainfall in East Asia were examined. An interdecadal abrupt change was found by the end of the 1970s in the variation of the AO index and the leading principal component time series of the summer rainfall in East Asia, The rainfall anomaly changed from below normal to above normal in central China, the southern part of northeastern China and the Korean peninsula around 1978. However,the opposite interdecadal variation was found in the rainfall anomaly in North China and South China.The interdecadal variation of summer rainfall is associated with the weakening of the East Asia summer monsoon circulation. It is indicated that the interdecadal variation of the AO exerts an influence on the weakening of the monsoon circulation. The recent trend in the AO toward its high-index polarity during the past two decades plays important roles in the land-sea contrast anomalies and wintertime precipitation anomaly. The mid- and high-latitude regions of the Asian continent are warming, while the low-latitude regions are cooling in winter and spring along with the AO entering its high-index polarity after the late 1970s. In the meantime, the precipitation over the Tibetan Plateau and South China is excessive, implying an increase of soil moisture. The cooling tendency of the land in the southern part of Asia will persist until summer because of the memory of soil moisture. So the warming of the Asian continent is relatively slow in summer. Moreover, the Indian Ocean and Pacific Ocean which are located southward and eastward of the Asian land, are warming from winter to summer. This suggests that the contrast between the land and sea is decreased in summer. The interdecadal decrease of the land-sea heat contrast finally leads to the weakening of the East Asia summer monsoon circulation.  相似文献   
8.
杨林  汪磊 《上海国土资源》2021,(1):58-62,83
易地扶贫搬迁改变了搬迁农户生计策略,同时影响了其土地利用行为,二者之间的耦合协调度直接影响着农户的可持续生计。本文以贵州省习水县易地搬迁农户调研数据为基础,构建以农户生计策略和土地利用行为为子系统的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2个子系统之间的耦合关系和耦合协调关系。研究表明:纯农型农户、农兼型农户、兼农型农户生计策略与土地利用行为之间的耦合度值介于0.4~0.5之间,水平较低,处于拮抗状态;不同类型农户生计策略与土地利用行为系统耦合协调度值均处于0.39~0.49之间,处于濒临失调阶段,存在较大优化空间;传统的农业生产形式对于改善农户生计无明显效果,引导农户向专业农业型农户转变对于促进移民安置区“人地系统”协调发展大有裨益。研究结果可为农户生计与土地利用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分析生态文明背景下围填海区域人工海岸建设存在的问题,结合淤泥质人工海岸空间特点,总结提出了生态岸线整治修复技术、仿自然化处理设计、景观构建适宜性、人工海岸生态系统等生态化建设基础理论,并以天津永定新河口综合整治修复工程为例,重点阐述了人工海岸生态化建设过程中生态系统和景观构建的方法要点和具体思路.结果表明:在人工海岸生...  相似文献   
10.
中国区域水资源系统韧性与效率的发展协调关系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才志  孟程程 《地理科学》2020,40(12):2094-2104
在界定水资源系统韧性概念的基础上,综合应用赋权法、SBM-DEA模型及发展协调度模型对2000—2016年全国31个省区的区域水资源系统的效率、韧性以及两者之间的发展协调关系进行评价。结果如下:① 中国区域水资源系统效率整体上处于非有效区,在研究期间呈现出在波动中上升的趋势。② 中国区域水资源系统韧性的平均值为0.39,总体水平较低,研究期间整体上呈波动上升趋势。③ 中国区域水资源系统效率与韧性的发展度总体呈现平稳上升—较快上升—急剧下降—上升的趋势,呈倒“U”型发展;协调度在研究期间呈现波动中上升趋势,大部分省区的发展度较好,而协调度较弱。④ 2000—2016年,水资源效率与韧性的发展协调度一直维持着“东?中?西”阶梯式递减格局,失调省区的数量降低,初级协调、中级协调、良好协调省区的数量逐渐提升,整体向协调趋势发展;空间格局上呈现由2000年倒“E”型对称式分布格局向如今北部围绕天津、中部围绕上海、南部围绕广东的三级格局演变,格局分布与中国三大经济区基本吻合,可知中国水资源系统效率与韧性的发展协调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有明显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