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6篇
地质学   59篇
综合类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以青藏高原锡铁山—格尔木—亚东剖面作为研究对象,测定不同深度土层的温度。结果表明,除北部柴达木地块地温高出其它地块外,该剖面总体上呈现出青藏高原各地块地温状况南高北低的现象:以拉萨—冈底斯地块的地温为最高,其次为喜马拉雅地块,北部的羌塘地块、可可西里-巴颜喀拉地块、昆仑地块的地温依次降低。测量结果较好地对应于各地块及断裂带的划分,断裂带温度明显高出相邻低温地块温度,并且以狮泉河—雅鲁藏布江断裂带为最高。该试验方法较好地反映了青藏高原热活动状况,为青藏高原热动力学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锡铁山铅锌矿地质特征、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通过找矿工作的实践,认为锡铁山铅锌矿床是由火山喷流沉积—后期热液叠加改造富集的块状硫化物多金属矿床。区域上NW—SE向早古生代形成的裂谷带,三级盆地内沉积的晚奥陶世滩间山群的大理岩与绿片岩系是表区找矿的最佳区段。而绢云绿泥斜长片岩、含碳质绢云绿泥片岩、白色大理岩、条带状大理岩是铅锌矿的最重要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3.
青海锡铁山热水沉积型铅锌矿床的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通过对锡铁山铅锌矿床的围岩(矿石)化学成分、稀土及微量元素特征的研究,发现矿区地层普遍具有铈负异常(δCe=0.47~0.90),为海相沉积岩,近矿围岩中Ag、Hg、As、Sb、Ba等热水沉积指示元素偏高,显示成矿流体性质为热卤水,矿区火山岩不发育,矿床类型可以划为Sedex型。  相似文献   
4.
锡铁山石晶体结构中Fe3+的两种亚晶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产于青海锡铁山铅锌矿氧化带中的锡铁山石进行了57Fe穆斯堡尔谱的研究,在晶体结构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谱峰的重新解释,发现由于配位Cl-离子无序占位引起Fe3+离子所占配位八面体的畸变,形成了Fe3+的两种亚晶位,并根据结构数据指定了这两种亚晶位各自形成的四极双峰。  相似文献   
5.
青海省柴达木盆地北缘锡铁山铅锌矿是我国大型的喷流沉积型(SEDEX)矿床,赋矿围岩主要是大理岩和片岩,浅部主要为大理岩型矿体,深部主要为片岩型矿体。系统描述了不同矿石类型中铅锌矿体与黄铁矿的空间共生关系、矿体空间形态三维变化规律;利用局部奇异性分析方法、相关性分析方法对矿区Pb、Zn、Ag、Au等成矿元素物质场结构特征及变化趋势进行了系统分析,2种分析方法均可表现元素物质场不同的结构特征,即:Pb、Zn、Au元素整体上沿着矿体的侧伏方向仍然有明显的向深部富集的趋势,且不受大理岩的影响,在片岩中物质场所反映的元素富集程度依然很强;Ag元素整体上从浅部到深部在矿化空间内均有明显的不连续富集特征。锡铁山铅锌矿水平方向上元素分带由远至近(由西向东)依次为Mn-Fe-S-Ag-Pb-Zn-S-Au,垂向上元素分带由上到下依次为Mn-S-Ag-Pb-Zn-S-Au,同时系统研究了成矿元素物质场中元素富集结构的变化规律,分析讨论了锡铁山深部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6.
白耀斗 《地层学杂志》1994,18(4):316-316,319
青海锡铁山地区紫红色层的时代归属白耀斗(青海省第一地质矿产勘查队,青海平安,810600)锡铁山位于柴达木盆地北部边缘,出露元古代达肯达场群结晶基底和槽型沉积上奥陶统滩间山群,晚古生代地层以不整合或呈平行不整合覆于其上,为台型沉积。在滩间山群顶部与晚...  相似文献   
7.
锡铁山铅锌矿床小块体重样品原始测定数据入手,运用数学地质中的回归分析,建立了本矿床的小块体重多元线性回归方程,为矿床储量计算提供了科学参数。利用回归方程法计算小块体重进而可以推广到所有贱金属矿床的储量计算中。  相似文献   
8.
三维可视化技术在锡铁山矿区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Vulcan三维可视化软件,对锡铁山铅-锌矿区3062m中段以下05-75线之间的主要矿体进行三维可视化研究,全方位、真实地表达近年来的地质勘探成果,并通过储量计算与找矿预测,为下一步地质勘探工作提供科学依据,为矿区信息化建设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9.
应积业 《矿产与地质》2001,15(3):181-184
通过回顾锡铁山铅锌矿床储量减少后所采取的科研及地质找矿工作,拟就生产矿山储量减少手科研如何更好的为地质找矿服务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青海锡铁山超大型铅锌矿床产于柴达木盆地北缘早古生代造山带中,发育一套完整的喷流沉积系统,包括管道相、近喷口相与远喷口相以及喷流沉积岩等。对不同对象中硫化物系统的铅同位素测定研究表明,锡铁山矿床铅同位素组成总体较集中,可细分为两组,均呈线性分布:大部分的样品,包括非层状矿、网脉状石英钠长岩、代表供给系统的脉体、基性岩等,以及绝大部分的层状矿体,组成一组,线性回归方程为(207Pb/204Pb)=1.254(206Pb/204Pb)-7.296,相关系数0.997。分布于铅锌矿体及大理岩上盘的含浸染状黄铁矿化的炭质片岩、一个层状矿体样品组成一组,线性回归方程为(207Pb/204Pb)=0.123(206Pb/204Pb)+13.347,相关系数0.902。两条直线交点的同位素组成为206Pb/204Pb=18.253,207Pb/204Pb=15.590,208Pb/204Pb=38.370。结合成矿模型的研究认为,矿床的铅同位素具有造山带与上地壳混合来源的特点,显示喷流成矿过程中铅及成矿金属物质主要由喷流卤水提供,少量物质来自海水;在喷流系统的远端或喷流活动的间歇期,前寒武纪变质岩也可能提供了少量物质。而层状矿体与非层状矿体经历了相同的演化历史,均形成于喷流沉积过程中,非层状矿体属未喷出海底的热液矿体,而不是后期改造的结果。断层沟地区的矿化是后期改造重新定位的,铅同位素组成在改造过程中得到进一步的均一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