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1篇
  免费   79篇
  国内免费   49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117篇
地球物理   102篇
地质学   205篇
海洋学   41篇
综合类   13篇
自然地理   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3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采用去极化法测量氧化还原标准溶液——醌氢醌标准溶液,初步探讨了去极化法测定氧化还原电位的准确度,结果发现运用去极化方法测定氧化还原电位是一种快速、准确的方法,相对传统方法而言,具有测量时间短、测量精度高、数据重现性好的优点。进一步开展去极化方法测定海水氧化还原电位,为海洋氧化还原电位的快速测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2.
试验研究了NaCl和CaCl22种电解质加入量对不同粒径玻璃微珠(S1,S2,S3)和蒙脱石(M0)悬浮液Zeta电位的影响,以考察颗粒性质、颗粒粒径和电解质对Zeta电位和悬浮液稳定性(分散或团聚)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粒径较大的玻璃微珠S1和S2悬浮液Zeta电位随电解质的增加而逐渐增加,与文献中的描述基本一致;但粒径较小的玻璃微珠S3和蒙脱石M0悬浮液的Zeta电位随电解质的增加呈现出一些异常的变化,特别是在零电点附近发生了剧烈波动。分析S3和M0悬浮液Zeta电位出现异常变化的原因,可能是微细颗粒在零电点附近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分散-团聚-再分散过程,团聚或分散过程又反过来影响到悬浮液的Zeta电位和粒度分布。  相似文献   
103.
为了满足192道自然电位监测仪便携性、智能化、长时间自动监测的要求,解决现阶段电法勘探仪器的采集控制设备在人机交互性、续航能力、便携性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本文通过将蓝牙、Wifi等物联网技术与地球物理仪器相结合,设计了基于Android平台的采集控制软件。经过测试,该软件功能高效,数据传输质量好、运行稳定。在地质微生物自然电场信号检测实际应用中表现稳定,可以不间断监测超过36 h,数据采集准确度高、可视化效果好,有较强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4.
灌注桩钢筋笼的充电电场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充电法是用于良导电矿体勘探的传统方法.利用良导椭球体的充电电场特征,结合模型桩试验,分析了灌注桩中钢筋笼周围的充电电场特征.结果表明在钢筋笼底边缘附近,电位曲线急剧下降,出现明显拐点,梯度曲线相应出现极小值.研究成果为检测灌注桩钢筋笼长度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5.
The effects of marine environmental factors-temperature(T),dissolved oxygen(DO),salinity(S) and pH-on the oxidation-reduction potential(ORP) of natural seawater were studied in laboratory.The results show an indistinct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se four factors and the ORP,but they did impact the ORP.Common mathematical methods were not applicable for describing the relationship.Therefore,a grey relational analysis(GRA) method was developed.The degrees of correlation were calculated according to GRA and the va...  相似文献   
106.
海洋防腐工程中受阴极保护金属构筑物表面的电位电流分布常常是不均匀的,而金属表面的电位电流只有在一定范围内才能使构筑物受到有效和适当的保护.尤其是复杂而庞大的海洋钢结构物(如滨海电厂钛管凝汽器)阴极保护系统的设计和监测较复杂,此阴极保护下电化学场的计算,对评价阴极保护效果,优化阴极保护设计有重要意义.采用电化学场中的拉普拉斯(Laplace)方程,使用四节点四面体和合适的形状函数对水室表层和复杂结构体系周围场域进行离散.用有限元计算法,通过对各单元的分布和整个求解区域的总和,建立了两种不同金属组成复杂结构体系的三维有限元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07.
彭自正  牛志仁 《地震学报》2001,23(3):298-306
计算了在均匀高阻介质中含有低阻裂隙的岩石的电场分布,并由此推导出裂隙非均匀分布的岩石中视电阻率的计算公式.结果表明,裂隙的埋深、规模、走向(平行或垂直视电阻率测线)以及真电阻率等,对视电阻率的观测和计算结果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文结果对视电阻率法用于地震分析预报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08.
电位法井间监测技术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金成 《地震地质》2001,23(2):292-300
在简要阐述电位法井间监测技术的基本理论及测试方法的基础上 ,通过大庆油田采油四厂杏 7- 2更 2 4井调剖工艺效果评价、大港油田港西三区一断块注水井注水推进方位测试及山西吉试 1井煤层压裂裂缝方位测试等现场应用实例 ,证实了电位法井间监测技术在油田开发、工艺措施评价及在煤层气勘探开发领域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同时也进一步说明了该技术的实用性及今后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09.
110.
稠油掺稀开采过程中,掺稀油密度选择不当不仅会影响降黏效果,甚至会造成油井沥青质析出而使油井无法正常生产。对掺稀降黏时不同密度中质油的分子活化能、Zeta电位及掺稀时溶解焓的理论及实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中质油密度增大,分子活化能在密度为0.91g/cm3之后开始迅速增大,降黏效果明显降低;而Zeta电位值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并在密度为0.90~0.91g/cm3之间出现最高值,表明中质油密度在0.90~0.91g/cm3之间原油胶体体系最稳定;掺稀油溶解焓的测定结果亦表明,中质油密度在0.91g/cm3附近溶解焓最低,此时,掺稀降黏最有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