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7篇
  免费   94篇
  国内免费   93篇
测绘学   52篇
大气科学   60篇
地球物理   93篇
地质学   298篇
海洋学   59篇
天文学   26篇
综合类   38篇
自然地理   118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0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2014年2月12日新疆于田Ms7.3地震是新疆开展抗震安居(安居富民)房建设以来首次产生较大规模成灾破坏震例,以震区抗震房不同结构类型破坏程度和抽样调查数据确定震区抗震房Ⅵ度区和Ⅶ度区的破坏比,与新疆历史破坏性地震相似结构类型房屋的破坏比进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82.
断裂是具有复杂内部结构的地质体,是地下油气运移的重要通道。断裂可向空间各个方向输导油气,其中,纵向输导加侧向分流是断裂输导油气成藏的基本方式。在断裂活动周期的不同阶段,断裂输导油气的机制存在差异,特点也不尽相同;用圈闭充满度作为评定侧向分流强度的依据,分别比较储层、上覆泥岩、断层各要素与其相关性,综合评定认为上覆泥岩厚度是控制侧向分流的主要因素,储层厚度次之;总结认为,断裂输导具有“断-盖”联控的特点;珠一坳陷断裂输导成藏具有“双峰型”特征,区域性盖层与输导机制耦合控制了充注高峰分布。  相似文献   
83.
2009年10月在西安召开第八届国际冻土工程会议, 就冻土地区工程设计与建设、季节冻土区工程冻害防治、冻土物理力学特性、 模型发展及其应用、寒区气候、环境及冷生变化、多年冻土水文学、寒区水资源和土地应用等主要议题进行了广泛交流, 报告了近年来冻土工程与环境研究方面的一些新进展. 从冻土工程设计、施工和评价、普通冻土研究、冻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冻土模型发展及应用、 气候变化及冰冻圈环境等方面对该次会议交流的成果进行了总结. 与会研究者认为今后的研究一方面要加强理论研究、工程措施机理研究;另一方面要加强寒区环境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及反馈、以及环境变化与冻土工程措施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  相似文献   
84.
随着全球冰川正在越来越多的地区融化, 冰川微生物资源很可能会由于冰川退缩而未被人类所发现就已受到生存的威胁而濒危.以祁连山老虎沟12号冰川消融区和末端雪样及末端土样为研究对象, 采用培养方法、分子鉴定, 研究冰川雪样优势菌群在冰川末端土样的分布状况及生理生化指标变化情况, 分析冰川细菌优势菌群在冰川退缩后适应非雪环境的能力.结果表明: 冰川末端雪样优势菌为1BW1和1BW2所代表的Pedobacter, 该属在冰川消融区雪样和冰川末端土样中未分离到; 冰川消融区雪样优势菌为2BW所代表的Acinetobacter, 该属在冰川末端雪样中的数量较少, 在冰川末端土样中的数量更少.不同采样位点16S rRNA序列相似性高的菌株其生理生化特征比相同采样位点的大.因此, 冰川冰退缩可能会引发冰川雪样中的优势种群不能适应新环境而灭绝. 应加强冰川细菌资源利用和保护的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85.
基于2008年11月-2009年10月祁连山老虎沟12号冰川积累区的风速、风向观测资料, 分析了年内季节和日变化特征. 结果表明: 全年日平均风速波动较大, 介于1~8.8 m·s-1. 日均值以冬季最大, 春, 秋季次之, 夏季最小, 分别为5.1 m·s-1, 3.4 m·s-1, 3.7 m·s-1, 2.6 m·s-1, 表现出典型的"高山型"风速特征. 秋, 冬季节, 无论昼夜, 以偏南风为主, 风速始终保持在较为稳定的高值状态, 属于典型的冰川风; 春, 夏季节, 冰川风场依旧强劲, 而且伴有山谷风出现. 受山系-河谷地形及雪冰下垫面的共同作用, 春, 夏, 秋三季表现出一定的偏东风, 柴达木低压可能对此也有贡献.  相似文献   
86.
87.
准中4区块侏罗系头屯河组滩坝及风暴沉积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准噶尔盆地中部(简称准中)4区块侏罗系岩心观察的基础上,考虑粒度分析、薄片镜下观察及古气候恢复成果,认为该区头屯河组沉积时期发育滨浅湖滩坝沉积;以典型风暴沉积构造的识别为基础,提出一种与滩坝相伴生出现的新的风暴岩类型——滨浅湖风暴岩,并建立理想垂向序列模型,自下至上依次为:递变、块状层段(Sa),平行层段、冲洗交错层段(Sb),波状层段(Sc);断续纹层段(Sd)和滨浅湖泥岩段(Se).该类风暴岩发育在正常浪基面之上的滨浅湖地区,与半深湖风暴岩相比,更易遭受后期波浪改造而难以完整保存;因其发育的平面位置不同,滨浅湖风暴岩序列顶底的沉积物可以是氧化色调的滨浅湖泥坪沉积物或是正常的滨浅湖滩坝沉积物.滨浅湖风暴岩的提出完善了滨浅湖滩坝沉积体系,为研究区古地理、古气候特征的恢复提供线索,为滩坝的成因和沉积环境研究提供思路,对准噶尔盆地隐蔽油气藏的勘探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8.
对雷州常见的3种滨珊瑚科珊瑚:澄黄滨珊瑚(Porites lutea)、灰黑滨珊瑚(Porites nigrescens)、普哥滨珊瑚(Porites pukoensis),共32个样本的12S rRNA基因序列进行了PCR扩增和测序,研究其系统发生关系。结果显示,所得的3种珊瑚的12S rRNA基因长度在728~908 bp之间,G+C含量在34.3%~39.2%之间,遗传距离在0.004~0.019之间。利用邻接(NJ)法、最大似然(ML)法和不加权对群分析(UPGMA)法构建的系统进化树显示:3种珊瑚被分成了2个支系,澄黄滨珊瑚和灰黑滨珊瑚聚合在一个分支上,而普格滨珊瑚在另一支,这一研究结果与传统形态学分类研究的结果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89.
“粤东”是一个被广泛运用的地名,然而在古代与当代的地理意义迥然不同。即使在当代“粤东”也有几种解释,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一定影响。因此,探寻“粤东”较为合理的地理意义很有必要,能够为相关部门提供参考。文章首先根据历史文献,梳理了古代“粤东”一称地理意义的演变,然后以定量的方法统计当代学术界和媒体界对该词的使用。研究表明:由于古代“粤”的地理意义不断缩小,“粤东”的指代范围随之逐渐变小。当代“粤东”的地理意义至少有4种,以“粤东五市”最为学术界和媒体界认可。结合经济发展和自然地形特征,分析了当代“粤东”几种地理意义的优劣,最后提出“粤东”的统一定义:位于广东东部,包括潮州、汕头、揭阳、汕尾与梅州5市的区域。  相似文献   
90.
银川市鸣翠湖湿地旅游资源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鸣翠湖湿地公园旅游资源丰富、类型多样,笔者通过实地调查研究,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对旅游资源进行评价,分析其结果,提出了鸣翠湖生态公园的后续发展设想,为旅游部门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