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6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53篇
测绘学   22篇
大气科学   8篇
地球物理   17篇
地质学   187篇
海洋学   11篇
综合类   15篇
自然地理   5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7 毫秒
11.
瞬时地壳运动与地震短临预报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强祖基  赁常恭 《地学前缘》1995,2(2):213-225
本文在利用卫星红外扫描仪观测资料的基础上,探讨地震前低空大气的增温是地壳瞬时运动的表现,也是地球-大气耦合现象。通过分析,给出瞬时地壳运动引起增温的三种可能机制:岩石的辐射能量增加;岩层中CH_4、CO_2等气体溢出和太阳辐射导致增温;CH_4、CO_2含量增高和低空电场异常激发。并通过某些震例的增温展布形态及规律,恢复震前应力场和热增温演化特征:我国大陆东部NNE方向为主压应力方向,大陆东南沿海主压应力方向SN向,而我国大陆西部地区主压应力方向为SN向,在青藏高原的东北部派生主压应力为NE向。最后,介绍了这几年试验性预报效果检验:4年多总共预报32次,其中虚报2次,7次较准,17次较好,6次较差,漏报强震8次。最后涉及到地震孕育、发生过程中的机理的初步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12.
申高航  高安春  李君 《气象科学》2020,40(1):106-113
在2019年台风“利奇马”台风暖区、台风与西风槽相互作用区及西风槽影响区分别挑选4个极端强降水中心,利用各站连续观测分钟雨滴谱资料和分钟降水资料,分析了不同站点和不同降水时段的雨滴尺度谱、雨滴速度谱、雨滴尺度—时间谱和雨滴速度—时间谱特征,研究了雨滴谱特征随时间的变化。结果表明:4个降水中心的雨滴尺度—时间谱和雨滴速度—时间谱存在明显差异,而过程的统计谱特征差异不明显;过程中不同区域的站点、同一站点不同的降水时段,雨滴尺度谱和雨滴速度谱主要为双峰型,尺度谱双峰中各站对应1.2 mm直径峰的位置一致,处于较小尺度峰的位置不一致;在较大雨强时,雨滴尺度谱上会出现单峰和三峰的情况,但比例较少;1.2 mm雨滴的高浓度区域与地面降水强度有非常好的对应关系,在1.2 mm雨滴的高浓度区域形成的过程中,地面降水逐渐增强,随着1.2 mm雨滴的高浓度区域逐渐瓦解,地面降水逐渐减弱,直至出现间歇。  相似文献   
13.
A retrieval algorithm of arctic sea ice concentration (SIC) based on the brightness temperature data of “HY-2” scanning microwave radiometer has been constructed. The tie points of the brightness tempe...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河南省委省政府提出“一网通办”前提下“最多跑一次”的改革。省级“一窗受理平台”系统的建设,实现了不动产登记系统、税务系统和房产系统的数据交互,为开展不动产登记业务网上审批提供了技术支撑。该系统已经在全省不动产登记中心应用,提高了政府的办事效率。  相似文献   
15.
杨北寨铜矿、施村金矿位于湖区,可利用的工作方法手段有限,找矿难度大。通过将以往所取得的两矿区片段地质资料的结合,在区域地质背景分析和与相邻的铜山铜矿成矿地质条件对比研究的基础上,明确找矿思路,进行预测定位,并经有效可行的物探方法再对比论证,优化设计方案。施工首孔于相应的设计部位打穿五通组顶板,各预测主要见矿部位均见矿体;其后的验证又获得很多重要发现:深部发现花岗闪长斑岩岩体、斑岩型钼矿化及赋存于不同部位的铜多金属矿化。经再次与相邻矿集区铜陵狮子山等矿田对比研究,认为杨北寨矿区具"多位一体"矿化特征,找矿潜力大,提出新的找矿思路,进行了新的预测定位;同时对池州其他地区的找矿也提出设想。  相似文献   
16.
利用美国国家和海洋大气管理局(NOAA)的大气温度数据, 分析陆地地震和海洋地震震前震中上空的大气温度变化, 研究其作为地震短临前兆的可能性.地震样本包括2014年2月12日于田Ms7.3地震、2008年5月12日汶川Ms8.0地震、2011年3月11日日本Ms9.0地震、2014年4月1日智利Ms8.1海洋地震、2013年3月27日台湾南投县Ms6.1地震和2014年5月30日云南盈江Ms6.1地震.结果表明: (1)震前, 震中位置300~1 000 hPa大气温度有较为一致的变化趋势; (2)200 hPa与400 hPa处(根据不同地点可选择其他, 诸如350 hPa、300 hPa等高度数据)温度折线图在震前趋近或者相交, 出现类似蝴蝶翅膀的"蝴蝶形"特殊曲线形状; (3)200 hPa与400 hPa温度差等值线图在(震前数月、数周或数天不等)震中附近区域的数值减小, 温度差等值线图的塌陷最低点对应震中位置.以上规律有望应用于地震短临预测的时间与震中的确定.   相似文献   
17.
黔西北大方地区龙潭组以泥页岩、煤层与砂岩交替互层发育为特点,具有典型的海陆过渡相特征。文章在剖面实测和样品采集的基础上,结合全岩和黏土矿物XRD分析、总有机碳(TOC)含量测定、岩石热解、干酪根显微组分及镜质体反射率(RO)等分析,对研究区龙潭组烃源岩发育特征进行了研究和评价。结果表明: ① 龙潭组矿物以黏土矿物为主,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但黏土矿物含量与石英含量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R>0.8),尤其是泥页岩中70%以上的黏土含量以及较低的脆性指数增加了压裂开发的难度。 ② 龙潭组有机质丰度受岩性变化控制明显。煤层具有最高的TOC含量(平均值42.9%)和生烃潜量(平均值为2.68 mg/g),显示强大的煤层气生烃潜力;泥页岩生烃潜量均小于2 mg/g,但约有80%样品的TOC含量超过2%,页岩气资源潜力不及煤层气;粉砂岩生烃潜力最差,生烃潜量平均值为0.13 mg/g,TOC含量为1.4%~5.6%,显示一定的致密气潜力。 ③ 龙潭组有机显微组以壳质组和镜质组占主导,干酪根以Ⅲ型为主,Ⅱ2型为辅,热演化程度高,处于高-过成熟的生干气阶段。 ④ 煤层更为发育的龙潭组中段是大方地区煤层气、页岩气和致密砂岩气联合勘探的有利层段。  相似文献   
18.
Phototrophic mats (microbial mats with a phototrophic top layer) are complex systems in terms of microbial diversity, biogeochemical cycles and organic matter (OM) turnover. It has been proposed that these mats were a predominant life form in Proterozoic shallow water settings, prior to the emergence of bioturbating organisms in the Ediacaran–Cambrian transition. For most of the Precambrian, microbial mats were not only quantitative important carbon fixing systems, but also influenced the transfer and transformation of OM before it entered the geosphere. The profound alteration of compound inventories during transit through microbial mats, implying substantial consequences for OM preservation in the Proterozoic, was recently proposed as a “mat-seal effect” [Pawlowska et al. (2012) Geology 41, 103–106]. To obtain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early diagenetic fate of primary produced OM in microbial mats, we studied a recent calcifying mat from a hypersaline lake in Kiritimati, which showed in the deeper mat layers a maximum 14Ccarbonate age of ∼1500 years. We particularly focused on OM entrapped in the carbonate matrix, because of the better potential of such biomineral-encapsulated OM to reach the geosphere before degradation (and remineralization). Our data indicate that selective preservation is important in phototrophic mats. While a diagenetic transformation of lipid fatty acids (FAs) was evident, their fatty acyl-derived hydrocarbon moieties were not introduced into protokerogen, which was instead mainly comprised of cyanobacterial and/or algal biomacromolecules. Our data support the proposed major impact of the “mat-seal effect” on OM turnover and preservation; i.e. the suppression of biosignatures derived from the upper mat layers, while signals of heterotrophic microbes thriving in deeper mat layers become preferentially preserved (e.g. high hopane/sterane ratios). This mechanism may have broad consequences for the interpretation of biomarkers from Proterozoic shelf environments, because biosignatures of phototrophic mat dwellers as well as planktonic signals may have become heavily biased by the production and turnover of OM in microbial mat systems.  相似文献   
19.
《颜氏家训》是研究魏晋南北朝汉语的重要语料。全面统计分析其中总括范围副词,分为新、旧两种,并逐一分析其语法功能、语法位置、与其它副词叠用情况以及语义指向等,以管窥魏晋南北朝时期总括范围副词的使用情况,这对于系统研究汉语总括范围副词的发展演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