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7篇
  免费   77篇
  国内免费   101篇
测绘学   38篇
大气科学   50篇
地球物理   52篇
地质学   269篇
海洋学   77篇
天文学   30篇
综合类   51篇
自然地理   1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根据1984~1992年的SAGEⅡ观测资料,对平流层臭氧(O3)进行了反演,分析了我国三个纬度区域(20°~50°N)的平流层O3分布和变化特征,得到了可作为参考模式的多年平均的平流层O3总量季节变化曲线和4个月份的垂直分布廓线。  相似文献   
42.
国家大剧院深基坑地下水控制设计及施工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家大剧院基坑地下水控制是大剧院工程的三大难题之一,也是专家们讨论的焦点。经过水文地质试验和充分论证,确定了地下水控制方案和施工方法,即采用反循环成井工艺施工引渗井,将上层滞水和潜水引渗到第一层承压含水层中消纳,保证第一步基坑开挖至-15 7m;在-15 7m位置采用连续墙阻隔第一层承压水,并使用旋挖钻机在槽内施工降水井,疏干槽内承压含水层并进行越流补给控制,保证基坑开挖至-26m;在歌剧院台仓局部加深部份(-32 5m),采用封闭布设减压井,解决基坑开挖和台仓地下结构施工时基坑突涌的问题;最后采用特殊的封井技术,将井管内高于槽底约10m的承压水头封堵在槽底以下0 5m,安全截断井管,保证了基础施工。  相似文献   
43.
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的多福屯第三纪火山岩,为钠质基性火山岩系。该火山岩(La/Yb)N值在6—11,∑REE平均为117,样品普遍具有不相容元素富集、Pb亏损以及弱的Nb、Ta正异常,Nb/U和Ce/Pb平均值分别为30和17;样品的87^Sr/^86Sr值为0.7041~O.7069,Nd初始值为0.5129(εNd(t)=6),△^207Pb/^240Pb和△^208Pb/^204Pb分别在11~19和73-84之间,结合高的Sr初始值,表现了特征的Dupal(高放射成因铅)异常。地球化学特征表明,该火山岩属于似OIB性质的陆内火山岩,源区具有DM与EMⅡ混合特点。个别岩石表现出明显陆壳混染的迹象。火山岩源区特征反映了OIB类岩石的复杂性,可能由区域原、古特提斯地幔继承而来,因而是原地的和固有的,并非与青藏高原物质向东挤出有关。通过与邻区同时代火山岩的对比推断,整个高原东北缘新生代火山岩幔源区具有小尺度的不均一性。高原东北缘新生代火山岩的发育可能与较大规模的贺兰-川滇南北复合构造有关。  相似文献   
44.
平原区地下水水质污染机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彦杰  刘秀杰  赵旭 《地下水》2007,29(4):105-106,129
黑龙江省西部平原区第四系潜水和承压水均属中性低矿化重碳酸型淡水,第四系潜水已经受到比较严重的污染,第四系承压水也受到轻度污染,主要污染来源于工业渗坑(井)、生活污水井,农药、化肥,工业废渣、生活垃圾,由于潜水受到较严重的污染,第四系潜水的越流补给导致承压水也受到污染.在地下水污染机理分析过程中,详细分析了地下水硬度升高的三种作用过程.  相似文献   
45.
以长江河口地区北固山淡水潮汐湿地为研究对象,采用一次平衡法研究了生长有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虉草(Phalaris armdinacea)植物的湿地土壤和边滩裸地对重金属Cu(Ⅱ)和Cr(Ⅵ)的吸附特征。结果表明,湿地土壤对Cu(Ⅱ)的吸附受到植物类型与温度变化效应的交互影响。20℃时,生长有芦苇的湿地土壤对Cu(Ⅱ)的吸附量最大,生长有虉草的湿地土壤次之,边滩裸地最小;当温度的升高至30℃时,上述差异明显减小。对以阴离子形式存在的Cr(Ⅵ)而言,湿地土壤和边滩裸地对其吸附量的植物类型差异性不明显。当温度从20℃升高至30℃时,湿地土壤和边滩裸地对Cu(Ⅱ)、Cr(Ⅵ)的吸附量都减小,反映出研究区湿地土壤对两种重金属的吸附机制表现为化学吸附作用较弱,物理吸附作用相对较强,吸附呈放热过程。Freundlich方程是描述淡水潮汐湿地土壤Cu(Ⅱ)、Cr(Ⅵ)等温吸附的最佳模型,方程中常数n和k的大小能够体现吸附过程中存在的植物类型与温度变化影响效应,比较真实的反映了吸附的过程。  相似文献   
46.
采用TG-DTG-DTA热分析技术研究了N,N'-双(3-氨丙基)草酰胺合胴(Ⅱ)配合物在动态空气气氛中的热行为;用微分法(Achar法)和积分法(Coats-Redfen法)协同处理非等温TG数据,通过对比热分解的动力学参数E和1nA,提出了配合物第一阶段热分解动力学方程:da/dt=Ae^-E/RT(1-a)^2及第二阶段热分解动力学方程:da/dt=Ae^-E/RT(1-a);并由动力学补偿效应获得了E和1nA的数学表达式。  相似文献   
47.
巴塘夏塞地区原图姆沟组内假整合面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巴塘县夏塞地区三叠系十分发育,过去划分混乱,我们在开展1:5万区调过程中,在原图姆沟组内发现一假整合面,所此,自下而上解体出中下三叠统党恩组、列衣组及上三叠统曲嘎寺组、勉戈组。该面是印支运动第Ⅱ幕在区的表现。  相似文献   
48.
王领柱 《新疆地质》2002,20(2):163-166
在分析扎吉斯坦矿床河西段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对该地段进行水文地质试验的可行性做了较为详细的论述,提出了无压-承压井抽水模式和“拦水坝”式冲孔洗井等新工艺。  相似文献   
49.
统计分析了双流机场2003~2007年秋末及冬季(11~次年2月)02号RVR≤550m的出现情况,分析了对应时刻温度、相对湿度、风速等其它要素的特征;最后结合Ⅱ类运行的情况,探讨了双流机场Ⅱ类运行时气象预报服务的一些技巧及考虑方向,旨在对双流机场低能见度天气下的预报服务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50.
刘洪  孙国夕 《地下水》2007,29(6):29-32
在灰色聚类方法原理的基础上,探讨了如何通过白化函数生成灰色聚类矩阵,并以常州市第Ⅱ承压地下水为例进行了水质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常州市大部分第Ⅱ承压地下水水质优良,达到了Ⅰ类水,未遭受外来物质的污染,评价结果符合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