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7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15篇
测绘学   29篇
大气科学   17篇
地球物理   5篇
地质学   70篇
海洋学   24篇
综合类   33篇
自然地理   15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2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灾害危险性和灾害损失是区域灾害风险评估的重要内容。以往研究大多基于国别尺度,无法表征国家内部和经济带沿线的灾害损失特征。本文基于“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洪涝、干旱、风暴、地震4类主要自然灾害的历史数据,提出灾害数据空间尺度下推方法,构建了基于省级尺度的灾害数据库,从灾害发生频次与灾害损失的角度,探讨了“一带一路”沿线地区主要灾害危险性和人口、经济损失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及综合灾损高值区的主导灾害。研究表明2003—2018年间,“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灾害发生广泛,各类灾害危险性和损失具有明显的集聚特征:81.4%区域均有灾害发生,洪涝灾害发生范围最广,风暴主要发生在沿海地区,干旱灾害集中在中国北部和泰国等地,地震多分布于地震带沿线;全域人口损失以洪涝(53%)、干旱(26%)为主,经济损失以洪涝(49%)、地震(23%)为主,各地区人口和经济损失因区域内人口和经济基础不同存在空间差异;大部分区域损失由单一灾害主导,仅小部分地区损失受多种灾害共同影响。研究结果提示我们应针对各灾害高危区、灾损高值区及各地区主导灾害制定相适应的防灾减灾措施,为未来“一带一路”的自然灾害风险防范与综合减灾、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等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12.
王淑芳  孙士宽  叶帅 《地理研究》2022,41(7):1814-1825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海外项目投资的广度、深度及力度都在不断拓展。凑组理论将所有事物视为复杂关系的动态演变,因而从发展过程及成员关系的角度探究不同海外投资项目的凑组模式,能解构项目凑组中的复杂性并减少不确定性,对于提高项目的风险规避能力、运营能力和盈利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凑组理论,本文构建中国海外投资项目凑组的理论框架,并以中老铁路为例解析凑组模式。研究表明:① 海外投资项目可以通过技术、产业和市场等价值关联进行凑组,因而中国企业的海外投资可以采用“以一带多,核心集聚”的方式。② 海外投资项目的类型和领域越多样越广泛,项目凑组越完整越稳定。③ 凑组所形成的空间形态取决于项目的空间分布与项目间的价值关系,中老铁路表现为“走廊”式空间形态。④ 中老铁路具备形成项目凑组的条件,但后期技术需求的不确定及相关产业下游项目投资的缺乏,使中老铁路建设带来的延伸市场缺乏项目支撑。  相似文献   
113.
采用社团检测方法探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商品贸易网络社团动态演化特征,利用2003~2017年沿线各国面板数据,结合新古典增长理论构建β收敛模型,分析社团内部经济收敛状况,探讨贸易网络社团内部联系对缩小各国经济发展差异的效应。研究表明:“一带一路”商品贸易网络密度不断增强,形成跨区域联系的贸易合作体系;“一带一路”商品贸易网络社团演化较为稳定,2013年后东南亚-西亚社团国家数量突增;欧洲国家内部联系紧密,形成区域性贸易合作体系,仍为“一带一路”贸易网络的弱影响区;国家之间的贸易联系对缩小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全时段内,沿线各国经济增长呈现出明显的收敛趋势;世界金融危机有利于加快社团内部收敛速度,推动区域一体化进程。社团内部收敛速度显著高于整体贸易网络收敛速度,以中国为核心的东南亚-西亚社团在三个时段内均呈现出收敛趋势。  相似文献   
114.
晋东南一带的太行山断裂属于整个太行山断裂带的中南段部分,笔者等通过实地调查与一系列横切太行山断裂带的构造剖面研究,进一步确定了断裂特征主要表现为数条叠瓦状逆冲断层,早前寒武纪变质岩及寒武系-奥陶系由北西向南东逆冲于寒武系-奥陶系之上,为沁水板拗与太行山板隆二个二级构造单元的分界断裂,断裂北西侧沁水板拗东缘是重要的产煤区,南东侧近南北向构造岩浆岩带是重要的铁矿产区该断裂带在左权漆树峧一带,早前寒武纪变质岩逆冲于寒武系之上,逆冲断距在500m以上,长治神泉一带奥陶系马家沟组三、四段灰岩逆冲于五、六段泥灰岩、灰岩之上,逆冲断距仅几十米.  相似文献   
115.
为研究川滇菱块西北缘剑川-德钦一带地热场空间分布特征,探索地热异常区与断裂及地震活动性的关系以及活动块体边界问题,运用4种传统地热温标和多矿物平衡法综合估算了川滇菱块滇西北地区(德钦-维西-剑川-丽江-中甸) 91个地热温泉的最有可能的热储温度,通过克里金插值方法获得了滇西北地区的热储温度空间分布。结果表明,地热异常区主要沿德钦-中甸-大具断裂及其以北的多条近南北向金沙江断裂的分支断层展布,澜沧江断裂带、维西-马登断裂、玉龙雪山东麓断裂和中甸-龙蟠-乔后断裂局部分段表现地热异常;地热异常区的地理展布大致反映了德钦-中甸-大具断裂与金沙江断裂带共同构成了川滇菱形块体的西北边界;绝大多数中强地震震中位于地热中-高值区即地热的横向梯度带上,德钦-中甸-稻城一带地热横向梯度变化较大且历史上强震稀少,未来的地震危险性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16.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与建设为中国西部地区发展带来重大机遇。甘肃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区域。本文利用DEA模型、熵权法对甘肃省14个地州市2004年、2008年、2012年和2016年四个节点时间的城市化效率、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度量。并利用耦合度模型对两者之间的耦合协调度进行了时空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甘肃省城市化效率在2004-2016年间处于波动中提升状态,且总体效率较低,甘肃省城市化效率值(0.441)远低于全国平均值(0.740);2004-2016年甘肃省经济发展水平稳中有升,但与全国比较劣势明显,且省域内部经济发展差距显著;研究期内,甘肃省城市化效率与经济发展耦合协调度均处于波动上升状态,耦合度由中强度发展为高强度耦合,协调度由濒临失调发展为勉强协调。省内14个地区,嘉峪关、兰州、金昌和酒泉在四年间始终处于高水平耦合与协调状态,张掖、白银等余下十个地区的耦合协调度也由中低水平发展为中高水平,说明各地区城市化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的耦合协调度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117.
黄启霖 《贵州地质》2019,36(4):352-358
"一带一路"经济带区域地质研究程度较低,仅有小比例地质图或航磁资料,很多区域甚至是地质处女地,开展矿产资源勘查工作困难较大,柬埔寨王国贡布省便是典型区域代表,文章以我单位在柬埔寨王国贡布省速富县本库比铁矿项目的找矿效果及工程验证效果为例,从地面高精度磁法磁异常范围划定、分类、靶区圈定和勘查效果等方面进行论述,旨在阐明该勘查区未发现基岩及矿点出露点,地质调查无法取得找矿效果的情况下,采用地面高精度磁法成功有效地为柬埔寨王国贡布省找到一中型隐伏磁体矿床,突显了高精度磁法在隐伏矿体勘查中独有的优势。  相似文献   
118.
本文使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一带一路"框架中的主要国家和地区在海洋研究方面的论文发表情况进行了综合分析,探讨并分析了"一带一路"国家与地区的科研竞争力,以及我国在海洋研究方面与"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国际合作情况,为相关研究和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9.
中国石油资源安全评价及保障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油在国家军事、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目前,中国石油的对外依存度超过60%,其供给安全是国家地缘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狭义的石油资源安全与国家在石油的开采、购买、运输过程中管控各种风险的能力相关,风险管控能力越强,资源安全越有保证。据此,提出了包括“风险因子-风险管控-资源安全”三个指标层的石油资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以及评价方法,并计算了中国过去15年的石油资源安全指数、资源供给安全指数、经济支付安全指数、地缘安全指数和运输安全指数,揭示了石油资源安全环境建设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石油资源安全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20.
从人口-经济-社会三维视角构建东南亚城市化水平的综合评价体系,利用熵技术法评价综合城市化水平,分析其区域差异特征,判断发展阶段;研究东南亚人口城市化与经济-社会城市化之间的相互关系,划分城市化类型区;基于灰色关联度判断东南亚综合城市化水平差异的主要驱动因素和影响强度。结果表明:经济城市化子系统在东南亚地区综合城市化评价体系中最为重要;东南亚各国间综合城市化水平差异显著,新加坡、文莱、马来西亚为高综合城市化水平国家,泰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为中等综合城市化水平国家,柬埔寨、缅甸、老挝、越南为低综合城市化水平国家;人口城市化超前区与滞后区并存,其中人口城市化超前的国家最多;全球化、市场环境、外资驱动等外部动力是东南亚国家综合城市化水平差异的核心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