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6篇
  免费   304篇
  国内免费   636篇
测绘学   62篇
大气科学   10篇
地球物理   107篇
地质学   2058篇
海洋学   133篇
综合类   243篇
自然地理   103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112篇
  2013年   85篇
  2012年   104篇
  2011年   93篇
  2010年   90篇
  2009年   110篇
  2008年   109篇
  2007年   89篇
  2006年   87篇
  2005年   104篇
  2004年   94篇
  2003年   82篇
  2002年   108篇
  2001年   97篇
  2000年   105篇
  1999年   78篇
  1998年   86篇
  1997年   67篇
  1996年   76篇
  1995年   59篇
  1994年   74篇
  1993年   56篇
  1992年   63篇
  1991年   78篇
  1990年   73篇
  1989年   56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5篇
  1951年   6篇
  1950年   11篇
  1949年   9篇
  1948年   18篇
  1947年   6篇
  1946年   10篇
  1945年   13篇
  1944年   21篇
  1943年   12篇
  1942年   14篇
  1941年   18篇
  194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31.
A new species of sauropod dinosaur Huanghetitan ruyangensis is erected based on the following characters: deepest body cavity with a dorsal rib reaching at least 2.93 m long, anterior caudal vertebrae with mushroom-shaped neural spines. Based on this new specimen of Huanghetitan found in the early Late Cretaceous Mangchuan Formation of Ruyang, Henan Province, the family Huanghetitanidae faro. nov. is proposed as a new rank to include only the genus Huanghetitan You et al. 2006. At present, Huanghetitan includes two species: H. liujiaxiaensis You et al., 2006 and H. ruyangensis sp. nov. The systematic relationships of Huanghetitan among sauropod dinosaurs are briefly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32.
133.
134.
化石有什么用?化石是存留在岩石中的古生物遗体或遗迹,最常见的是骸骨和贝壳等。在历史上,古生物学家一直将他们的工作放在了解地球远古时期的地质记录。研究化石可以了解生物的演化并能帮助确定地层的年代。然而现在科学家们发现,化石生物信息能够帮助解释生物多样性以及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35.
《湖南地质》2012,(2):12-13
1月9日-12日,应省地质博物馆邀请,哈佛大学博士、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CorwinSullivan和邢海博士与省博物馆外聘专家童潜明以及相关专业人员一道赶赴株洲,对天元恐龙化石遗迹区进行了野外调查,  相似文献   
136.
137.
李玉成  徐永昌 《沉积学报》1990,8(2):105-112
本文研究了昆明滇池和太湖无锡湾软体动物壳化石的碳氧同位素组成,利用化石同位素组成,恢复了昆明盆地百万年以来和太湖无锡湾近四万年以来的古气候环境。研究表明:淡水软体动物壳化石氧同位素组成,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最大差值可达7‰;钻孔中的不同层位的贝壳化石碳氧同位素组成与现代贝壳同位素相比,既有富集重碳氧同位素的层段,也有富集轻碳氧同位素组成的层段,氧同位素变化周期为十万年;富集轻碳氧同位素组成层段与湿润期对应,而富集重碳氧同位素组成层段与干燥期对应。化石氧同位素记录了昆明盆地古气候干湿变化有十万年的周期,随时代变新,气候逐渐干燥;以化石碳氧同位素为主,综合沉积物特征,推断太湖无锡湾近20m地层形成于近四万分年至今,气候温和潮湿,环境可能为河口相。  相似文献   
138.
巩福生  王军芝 《地质论评》1989,35(5):430-437
石臼坨组是渤海北部地区白垩系新建的地层单位,系一套以泥岩为主的沉积,含介形虫化石7属11种(包括4个新种),文中分析了这些化石的地质、地理分布,据此指出,石臼坨组的时代应归于早白垩世,并很可能为早白垩世中期,同松辽盆地姚家组,北京地区丰台组,河北临城组的地质时代大致相当。  相似文献   
139.
本文讨论了江西弋阳港口盆地林山组中的植物化石群。根据其组份特征,可确定该地林山组时代为早侏罗世中晚期,可与鄂西香溪组中下部的植物群对比。  相似文献   
140.
中国晚前寒武纪的宏体化石概观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孟莪 《地质科学》1989,62(3):244-255
本文综述了目前中国晚前寒武纪地层中所发现的宏体化石,从18亿年起直到6亿年左右。蓟县剖面高于庄组(14亿年)中发现Grypanta等大化石,再次证明生物演化大阶段的世界性。包括后生动物实体化石在内的淮南生物群可能是前冰期的,也就是先伊迪卡拉期的。震旦纪晚期的西陵峡生物群,现有伊迪卡拉期的典型分子,又有丰富的蠕虫管和高级的红藻、绿藻类。蠕虫管的大量出现预告了带硬部动物时代的到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