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360篇
  免费   5121篇
  国内免费   5669篇
测绘学   1011篇
大气科学   575篇
地球物理   4597篇
地质学   21706篇
海洋学   1814篇
天文学   161篇
综合类   1856篇
自然地理   1430篇
  2024年   144篇
  2023年   615篇
  2022年   797篇
  2021年   857篇
  2020年   688篇
  2019年   823篇
  2018年   588篇
  2017年   665篇
  2016年   708篇
  2015年   885篇
  2014年   1404篇
  2013年   1081篇
  2012年   1343篇
  2011年   1331篇
  2010年   1140篇
  2009年   1217篇
  2008年   1296篇
  2007年   1061篇
  2006年   1174篇
  2005年   996篇
  2004年   1063篇
  2003年   1050篇
  2002年   1063篇
  2001年   1118篇
  2000年   977篇
  1999年   991篇
  1998年   985篇
  1997年   928篇
  1996年   924篇
  1995年   901篇
  1994年   858篇
  1993年   715篇
  1992年   711篇
  1991年   591篇
  1990年   522篇
  1989年   456篇
  1988年   99篇
  1987年   99篇
  1986年   52篇
  1985年   41篇
  1984年   25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21篇
  1981年   20篇
  1980年   19篇
  1979年   27篇
  1977年   5篇
  1963年   6篇
  1954年   6篇
  1948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依据东坪金矿区成矿特点进行了成矿构造的形成及应力分析,总结出一些成矿规律,并进一步对矿区一睦工作程度较低的区段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942.
再论塔里木板块的归属问题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21  
长期以来,对塔里木板块属于华北板块?扬子板块?还是一个独立的板块?一直存在争议。本文根据塔里木板前寒武纪基底的性质,古生代沉积建造序列,生物古地理区系的面貌和古地磁资料认为:(1)塔里木是属于前寒武纪陆壳基底的独立板块,与周边板块之间的存在不同规模的洋盆;(2)早古生代时,塔里木位于南半球,更接近于扬子板块,而远离华北板块(3)在古生代一中生代时,塔里木板块与周边坡板块先后碰撞,直到三叠纪末,塔里  相似文献   
943.
围绕着长江三峡库处区狮子口NNW向线性影像带的构造性及其地壳稳定性评价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以区域地质调查为基础,运用构造解析方法,采用多学科,多手段的综合研究,确认该影像带影像特征最明显的地段乃是一个滑褶型多层式得力滑动构造,本文还分析了该系统形成的介质条件,斜坡构造及动力环境。  相似文献   
944.
张宏飞  张本仁 《地质学报》1997,71(2):142-149
本文对东秦岭造山带内27个花岗岩类央体48件长石样品进行了铅同位素成分的测定,结果表明,本区的南秦岭不同时代花岗岩类以贫铀铅和钍铅为特征,具有明显的铅同位素块体效应,反映它们属地同一个铅同位素构造-地球化学省;而本区的北秦岭区岗岩类从晚元古代到早古生长,长石铅同位素组成以富铀铅和钍铅的为特征,但从晚古生长开始,花岗岩类长石铅同位素组成明显发生变化,以贫铀铅和钍铅为特征,反映晚古生长及其后形成花岗质  相似文献   
945.
秦岭造山带地壳构造与楔入成山   总被引:23,自引:3,他引:2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袁学诚 《地质学报》1997,71(3):227-235
横穿秦岭的河南叶县至湖北南漳的反射地震剖面揭示,秦岭造山带地壳由一系列由南向北楔入到中地壳的鳄鱼式构造所组成。南北溱岭上地壳分别形成南秦岭和北秦岭推覆系。北秦岭推覆系是组成基底的地壳沿脆转换面拆离冲叠形成的一个推覆系,可以分出栾川推覆体,瓦穴子推覆体,二郎坪推覆体及朱夏推覆体。  相似文献   
946.
原油族组分成气的化学动力学模型及其标定   总被引:27,自引:2,他引:2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卢双舫  付晓泰 《地质学报》1997,71(4):367-373
利用等温密封热解实验技术及恒速升温热解实验与PY—GC分析技术的结合,本文分别建立并标定了原油中各族组分,即饱和烃、芳烃、非烃和沥青质成气的化学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原油中不同族组分成气的过程均可用平行一级反应描述,但不同组分在平均活化能及活化能分布上有明显的差异。各族组分在地史过程中成气的过程可由各自的化学动力学模型来描述。这将使原油成气过程的定量、动态描述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947.
米山断裂是一多期变形断裂,早期以韧性变形为主,后期以脆性变形为主,断裂变形具有准对称性,西盘变形强度大于东盘。变形强度决定了断裂带的蚀变及矿化特点,蚀变的分带结构与断裂的不同矿化特征都与断裂的变形有关,因此米山断裂的生成与发展,对胶东东部的成岩成矿具有重要作用,它控制了燕山早期花岗岩的侵入,韧性变形作用是金矿成矿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948.
福建沙县地区早白垩世火山岩成因及构造环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着重阐述了沙县地区早白垩世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论证了中性与酸性火山岩的成因及物质来源,认为二者为不同源岩浆演化的产物,其岩浆物质来源于壳幔混源区,为省内双峰式火两端员岩石间成因关系的分析研究提供了新的例征。  相似文献   
949.
研究区自加里东期运动以来,经历了复杂的构造-岩浆-热演化过程。在分析岩浆活动特征及其形成的构造环境的基础上,探讨了研究区沉积岩系及其中有机质的热变质作用。  相似文献   
950.
联合古陆演化周期中超大型含煤及含油气盆地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联合古陆———Pangea的拼合与裂解反映了地球系统内部的巨大变革,这一过程根本上改变了浅部圈层的构造和环境。地史上超大型含煤盆地及含油气盆地与Pangea的演化周期密切相关。在石炭纪及二叠纪拼合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超大型聚煤盆地;晚侏罗世Pangea开始裂解,出现全球性裂陷作用期,大西洋张开,许多与裂陷有关的大型叠合盆地形成。在这些盆地中已发现十余个与晚侏罗世烃源岩有关的巨型含油气系统。上述情况表明Pangea演化过程中出现了对能源资源聚集极为有利的古构造、古环境和古气候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