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6篇
  免费   224篇
  国内免费   148篇
测绘学   16篇
大气科学   11篇
地球物理   32篇
地质学   832篇
海洋学   340篇
综合类   82篇
自然地理   15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54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84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73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72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45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2年   1篇
  1948年   1篇
  1942年   1篇
  192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4 毫秒
971.
豫西下冶地区上、下石盒子组三角洲旋回沉积与演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二叠世至晚二叠世早期,豫西下冶地区发育了多旋回海退型河控为主的三角洲沉积体系,根据纵向上沉积特征的变化规律和从建设相开始到破坏相结束的识别标志以及旋回沉积规模,可将本区的三角洲旋回沉积划分为2个大旋回和8个中型旋回。纵向上旋回沉积的变化规律显示,该地区中二叠世至晚二叠世的沉积环境演化经历了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缘—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缘—前三角洲三角洲平原的发展过程。在豫西下冶地区的三角洲旋回沉积中,厚煤层不发育,在各个煤段仅可见少量的薄煤层或煤线,这与本区在中二叠世至晚二叠世的古地理面貌(中条山和岱嵋寨隆起)及周期性分流河道的迂回变迁而造成较强的河流冲刷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972.
西湖凹陷平湖油气田经多年的勘探开发,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也面临着后备储量不足的严峻现状.油气田西部的平西地区,占地面积大、研究程度低,是发现新增资源量的潜在地区.利用三维地震资料,从古地貌着手,在平西地区自南向北识别出多个古沟谷,其限制型地貌为隐蔽油气藏提供了有利背景.结合古生物、微量元素、测录井、岩芯、地震等资料综合...  相似文献   
973.
基山砂体沉积成因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惠民凹陷是济扬坳陷主要生油凹陷之一,是典型的陆相断陷盆地。基山砂体是惠民凹陷在断陷期发育的一套物源来自于西北部宁津凸起的三角洲一浊积扇沉积体系;分布范围广,横跨滋镇洼陷、中央隆起带和临南洼陷田家一带;主体沿着宿安沟呈西北向东南方向展布,在临商地区发育类型丰富的油气藏,具有巨大的勘探潜力。近年来基山砂体油藏勘探取得较大成功,但砂体的物源、沉积相一直是争论的焦点,本文主要针对这2点进行了探讨,并将研究结论应用于勘探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974.
三角洲前缘滑塌浊积体形成过程模拟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三角洲前缘滑塌浊积体是断陷盆地内一类重要的岩性油气藏。通过室内水槽实验模拟了不同条件下三角洲前缘滑塌浊积体的形成过程。实验结果表明,触发机制是三角洲前缘发生滑塌和形成浊积体的前提,它包括地震、波浪等外界触发机制,也包括前缘砂体自身重力所产生的压实沉陷等。其中地震作用可以破坏三角洲前缘的稳定性,形成液化滑塌浊积体和断阶滑塌浊积体。波浪作用可以侵蚀浪基面附近的三角洲前缘砂体,并在回流作用下携带至最大浪基面之下再沉积,沉积过程中形成小型浊积体。无外界触发机制作用下主河道入水口处的砂体在重力作用下向下部泥岩压实沉陷,也可形成滑塌浊积体。浊积体迁移的动力主要是滑塌砂体自身的重力,其中的断阶滑塌浊积体还受到后续叠置体的碰撞力,因此其可以移动更远的距离。  相似文献   
975.
鄂尔多斯盆地胡尖山—耿湾地区延长组长6油层组主要由灰色、浅灰色中细砂岩、细砂岩与泥岩互层组成.在岩心、测井、单井相及测试资料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研究区长6油层组的沉积微相特征及各小层沉积微相平面展布特点.结果表明:长6油层组为三角洲前缘沉积,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分流间湾、远砂坝及前缘席状砂构成其主要微相,有利储集砂体为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坝砂体.长63期水下分流河道砂体之间交汇作用不强;长62期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多交叉汇合成网状;长61期不同级次的水下分流河道交叉叠合连片更加明显,砂体厚度大、分布广,为研究区长6油层组主力产层.  相似文献   
976.
 基于遥感与GIS的辽河三角洲湿地资源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1986 年和2000 年遥感影像为基本信息源,在GIS 技术支持下,建立湿地空间数据库,分析15 a来研究区湿地资源的时空变 化特征及驱动力。结果表明,水稻田和虾蟹池面积大量增加,空间分布趋于集中化;  沼泽地和滩涂面积不断萎缩,面积大减,破碎 化程度日益严重; 人口压力、传统工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及人们对经济利益追求是湿地资源变化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77.
张金昌 《地质通报》2005,24(7):i004
2003年12月8-10日在日本千叶市举行了名为“马里克国际研讨会——从马里克走向未来”(Mallik International Symposium-From Mallik to the Future)的国际天然气水合物会议。会议的目的是第1次全面展示2002年在加拿大北极地区马更些三角洲实施的天然气水合物生产调查井项目研究成果。会议由马里克开采实验调查井项目和日本石油公团主办,国际大陆科学钻探计划(ICDP)协办。来自日本、加拿大、美国、德国、印度、中国、澳大利亚、俄罗斯、韩国、英国、中国台北等12个国家和地区的231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其中中国有7人参加。会议内容包括大会交流、参展论文及点评、  相似文献   
978.
以岩心观察为依据,结合储集层岩性、沉积构造和粒度分析等方法对鄂尔多斯盆地胡尖山—耿湾地区长4 5油层组进行沉积相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长4 5油层组为三角洲前缘沉积,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分流间湾、远砂坝及前缘席状砂构成其主要沉积微相.长4 52期水下分流河道砂体之间交叉叠合连片,但水下分流河道、叠置水下分流河道分割性较强,随着湖盆短暂的扩张,长4 51期水下分流河道缩小,分流间湾进一步扩大.在沉积相研究的基础上对长4 52期进行有利相带预测,共预测出5个有利储集相带发育区,为该地区进一步勘探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79.
李谋  宋暖和 《中国煤田地质》2007,19(4):10-12,20
从聚煤环境特征研究着手,总结出本区龙潭组是在总体海侵条件下形成的陆相至过渡相-河控三角洲沉积,其可采煤层1煤和3煤均发育在废弃的三角洲朵叶上,可采煤层的厚度与其底板砂岩的厚度及环境类型关系密切。在砂岩厚度中等地带,煤层发育较好。研究成果对本区龙潭煤系的资源勘探及开采具有相当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80.
本文通过地质、地震、测井等资料,对东营凹陷胜北断层下降盘坨76块沙四上亚段扇三角洲沉积体层序地层单元进行了精确划分对比,将其划分为4个准层序、18个层组和29个单层。在扇三角洲沉积体系中,准层序及层组边界在地层记录中的表现形式随地理位置而变化;在完全由一种相构成的准层序、层组基准面旋回中,孔隙度和渗透率是A/S值变化的函数,在准层序及层组内部随A/S的变化,储层物性及其含油饱和度呈现一定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