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2篇
  免费   153篇
  国内免费   562篇
测绘学   50篇
大气科学   371篇
地球物理   74篇
地质学   1019篇
海洋学   258篇
天文学   10篇
综合类   53篇
自然地理   13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59篇
  2021年   81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99篇
  2016年   74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121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87篇
  2009年   226篇
  2008年   186篇
  2007年   146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94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60年   1篇
  1948年   1篇
  1937年   1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2 毫秒
91.
With the global wanning and sea level rising, it is widely recognized that there is an increasing tendency of typhoon occurrence frequency and intensity. The defenses code against typhoon attacks for nuclear power plant should be calibrated because of the increasing threat of typhoon disaster and severe consequence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probabilistic approach of definitions about "probable maximum typhoon" and "probable maximum storm surge" in nuclear safety regulations of China and has made some design code calibrations by use of a newly proposed Double Layer Nested Multi-objective Probability Model (DLNMPM).  相似文献   
92.
93.
海平面上升对里下河地区洪涝灾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许朋柱 《地理科学》1994,14(4):315-323
  相似文献   
94.
海平面上升对中国沿海重要工程设施与城市发展的可能影响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杨桂山  施雅风 《地理学报》1995,50(4):302-309
由于自然和人为双重因素作用,21世纪前半期中国沿海平原地区相对海平面上升幅度可能达到全球平均值的2-3倍,由此将给沿海地区自然环境演变和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一系列不利影响,本文分析了未来相对海平面上升50cm对中国沿海重要的海岸防护、水利与港口码头工程以及城市供水、防洪与滨海旅游业的可能影响方式与程度。  相似文献   
95.
任美锷 《地理学报》1993,48(5):385-393
黄河、长江和珠江三角洲由于地面沉降等原因,过去30年的相对海平面上升率远大于全球或全国海平面上升率(约1.5mm/a)。下一世纪,根据IPCC的最佳估计,至2030年全球海平面将上升18cm。我国三大三角洲,根据目前地面沉降情况、发展趋势及政府的控制措施,估计2030年相对海平面上升量老黄河三角洲(天津地区)为60cm,现代黄河三角洲(山东省东营市地区)为30—35cm,长江三角洲(上海地区)为30—40cm,珠江三角洲20—25cm,以上估计数可供沿海有关决策部门制订今后长远发展规划及拟订政策时的参考。  相似文献   
96.
全球海平面上升机制和趋势及其环境效应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杨桂山 《地理科学》1993,13(3):250-256
  相似文献   
97.
长江三峡地区第四纪以来新构造上升速度和形式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谢明 《第四纪研究》1990,10(4):308-315
本文以长江三峡地区各级夷平面和阶地作为重要标志,用地层学、古地磁测年、热释光测年和14C测年等手段,确定了它们的时代,从而分别计算2Ma、0.73Ma和0.2Ma以来的新构造上升速度。本文还探讨了新构造上升的特征:(1)长江三峡是一个以巴东为中心的不对称的新构造穹形隆起区,宜昌以东和万县以西是相对坳陷区;(2)2Ma以来,新构造上升节奏为缓慢—较快—较慢;(3)0.73Ma以来,新构造上升中心有向东迁移的趋势。  相似文献   
98.
99.
探讨渤海及周边地区海洋平台抗震设防水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美国API规范的内容,并将南加利福尼亚和中国渤海海域地震活动特征与地震危险性进行对比. 对比结果表明,无论在地震活动的频度与强度还是地震危险性分析结果上,渤海都比南加州弱. API规范指出,对于南加利福尼亚地区的永久性建筑, 强度设计水准取重现期200 a,变形设计水准取几百至几千年. 我国相关规范规定的海洋平台强度设计和变形设计水准分别取500 a和10 000 a,过于保守. 同时,与其它建构筑物的抗震水平相比较,甲类建筑变形设计水准取设计基准期100 a内超越概率2%~3%,乙、丙类取50 a内2%~3%,考虑海洋平台易于引起严重的次生灾害,变形设计水准取设计基准期30 a内1%(相当于重现期3 000 a)应是安全的. 基于上述对比分析, 同时考虑到经济承受能力以及与现行标准的连贯性, 建议我国海洋石油平台的强度设计水准和变形设计水准分别取200 a和3 000 a.   相似文献   
100.
热液条件下CO2和H2形成烷烃的反应,提供了自然条件下CO2转化为有机质的一条非生物途径。研究这一过程,对于油气费托非生物成因研究和海底热液生命起源的讨论具有重要意义。已有研究表明,热力学有利的温度、压强条件和合适的催化剂,是热液条件下CO2和H2发生反应形成烷烃的必需条件。在热力学有利的条件下,铬铁矿能够催化反应形成CH4、C2H6和C3H8,但还不清楚是否存在能够促使反应产生C4H10等长链烷烃的天然矿物催化剂。含一种或多种过渡金属元素的磁铁矿,可能是值得考察的对象。另外,研究热液条件下CO2和H2反应形成烷烃的过程和机理,建立反应所形成烷烃的C、H同位素综合判识指标,是今后值得探索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