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08篇
  免费   3571篇
  国内免费   5298篇
测绘学   786篇
大气科学   519篇
地球物理   3319篇
地质学   12733篇
海洋学   1476篇
天文学   84篇
综合类   878篇
自然地理   882篇
  2024年   86篇
  2023年   487篇
  2022年   543篇
  2021年   646篇
  2020年   552篇
  2019年   698篇
  2018年   612篇
  2017年   544篇
  2016年   555篇
  2015年   696篇
  2014年   852篇
  2013年   750篇
  2012年   861篇
  2011年   871篇
  2010年   862篇
  2009年   893篇
  2008年   978篇
  2007年   771篇
  2006年   860篇
  2005年   744篇
  2004年   728篇
  2003年   667篇
  2002年   628篇
  2001年   577篇
  2000年   531篇
  1999年   456篇
  1998年   431篇
  1997年   392篇
  1996年   351篇
  1995年   331篇
  1994年   302篇
  1993年   271篇
  1992年   245篇
  1991年   235篇
  1990年   206篇
  1989年   152篇
  1988年   42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24篇
  1985年   28篇
  1984年   27篇
  1983年   19篇
  1982年   20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29篇
  1979年   18篇
  1977年   9篇
  1976年   5篇
  1924年   5篇
  192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黄海、东海海区水体散射特性研究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半分析模型是水色遥感反演算法的研究热点,而水体后向散射系数对建立半分析水色反演模型是非常重要的参数.通过对黄海、东海海区的水体固有光学量测量数据进行分析,得到水体总后向散射系数与水体总散射系数的关系为乘幂关系,颗粒物后向散射系数随光谱变化的指数在高低浑浊度水体有很大差异,并初步得到黄海、东海海区水体的后向散射系数与总悬浮物浓度的关系,从而为水色半分析模型建立和水光学辐射计算提供一组散射特性模型.  相似文献   
92.
风暴期间黄河水下三角洲波浪变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确定适用黄河三角洲的波动理论,对黄河三角洲风暴期间及前后波浪连续观测资料进行了处理,将其投在komar波浪理论分区图中后,分析了风暴期间黄河水下三角洲波浪的波形特征,发现站位所在地适合的波浪理论主要为艾里波和斯托克斯波,风暴期间波浪变形,还存在少量超过极限波陡线的波浪,通过比较常见的极限波陡线,看出Miche曲线比较适合该研究区。  相似文献   
93.
以单支点桩锚支护结构为例,应用等值梁法和自由端法对土层参数分别采用分算与合算两种方法进行计算,结果表明:当各土层参数差异较大时,采用分算与合算计算得出的插入深度、支点力、最大弯矩等参数均相差较大,且对支护结构的设计精度有较大的影响;从计算的结果可以看出,选用自由端分层法计算得到的结果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94.
桩式离岸堤保滩促淤工程消浪效果试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上海奉贤南北港保滩促淤工程中,采用了一种新型结构型式-桩式离岸堤,并通过物理模式试验进行了桩式离岸堤消浪效果研究。针对离岸堤通常建于近岸水区破波带的特点,重点研究水深,堤高以及堤身结构对波浪衰减的影响,同时对桩式离岸堤堤后水域的波浪底流速 分析探讨。研究结果表明,桩式离岸堤不仅具有良好的消浪效果。而且可在较大范围内改变波态,即由引起水体剧烈紊动的破波转变为浅水推进波,从而有效地改善海滩上的动力条件,促进海滩免受侵蚀,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和新型保滩促淤结构。  相似文献   
95.
辽宁省海洋水产资源承载力与可持续发展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21世纪是人类全面开发海洋的世纪,关于海洋开发的可持续发展,主要是利用海洋资源发展海洋经济,缓解陆域所面临的资源、环境和生存空间等方面的危机。然而,海洋虽作为蕴藏有巨大资源财富的“聚宝盆”,也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诸如海上石油泄  相似文献   
96.
海底浅层介质切变波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初步分析了中国沿海海底浅层介质切变波的传播特性,讨论了多种海底浅层介质切变波与压缩波、物理力学性质之间的关系,并与Hamilton和Chen等人的结果进行了比较。认为海底浅层介质存在切变模量,切变波可以被测量出来,切变波速为50—600m·s-1,测量频率在50—200kHz之间,用波速比可以评价海底浅层介质的应力 应变性质。研究工作有助于描述和评价中国沿海海底浅层介质声学物理性状,并为最终建立中国沿海海底地声模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7.
将一个三维湍能封闭模型应用于开阔海区的风暴潮,通过数值计算探讨了Taylor底摩擦二次率的拖曳系数随空间的分布及拖曳系数与水深、海底粗糙度、风向和风速等因素的关系。本文对底摩擦二次率的可靠性做了评价。  相似文献   
98.
南海海面风应力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99.
海冰与孤立桩相互作用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伟斌 《海洋学报》1996,18(4):114-119
本文用数值方法模拟孤立桩与冰原冰相互作用过程中,冰的非开裂挤压脆性破坏过程和孤立桩的受力过程.设定冰原冰晶体是柱状结构,晶粒直径大小均匀,晶体主轴分布在水平方向上,符合均匀随机分布,冰体内等温、等盐、等厚,并且是在水中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半无限连续体.文中的孤立桩柱是一个大口径、固定且无振动的刚体,采用多点多单元计算的方法,使孤立桩外壳壳体局部受力,冰原冰碰撞作用部分局部受力破碎,从而计算孤立桩柱总受力.文中通过1990年2月8日渤海辽东湾冰区内JZ20-2-1平台桩柱腿受冰力的实测时间历程曲线,对由文中提供模型模拟计算的孤立桩受力过程时间历程曲线进行对比,结果两者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00.
黄东海海区总悬浮物散射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黄东海水体散射特性非常复杂,这是造成该海域水色区划特点显著的原因之一。文中利用2003年4月黄东海试验数据(HD200304)对总悬浮物(TSM,Total Suspended Matter)的后向散射概率~bbs和单位散射系数bs*进行研究。基于对现场数据的统计分析,我们开发了总悬浮物后向散射概率模型,通过相对偏差分析表明,有近90%的样品反演相对偏差控制在±30%之内。对总悬浮物单位散射系数研究时,选择555 nm为参考波段,开发了不同波段间总悬浮物单位散射系数关系模型,通过相对偏差分析表明,有近94%的样品反演相对偏差在±10%之内,反演效果非常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