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477篇
  免费   4561篇
  国内免费   5051篇
测绘学   2743篇
大气科学   2233篇
地球物理   2516篇
地质学   18735篇
海洋学   2346篇
天文学   219篇
综合类   2469篇
自然地理   2828篇
  2024年   164篇
  2023年   650篇
  2022年   791篇
  2021年   1017篇
  2020年   741篇
  2019年   876篇
  2018年   624篇
  2017年   671篇
  2016年   742篇
  2015年   916篇
  2014年   1648篇
  2013年   1335篇
  2012年   1667篇
  2011年   1590篇
  2010年   1437篇
  2009年   1516篇
  2008年   1599篇
  2007年   1428篇
  2006年   1255篇
  2005年   1388篇
  2004年   1141篇
  2003年   874篇
  2002年   835篇
  2001年   788篇
  2000年   810篇
  1999年   902篇
  1998年   821篇
  1997年   768篇
  1996年   778篇
  1995年   663篇
  1994年   721篇
  1993年   540篇
  1992年   560篇
  1991年   505篇
  1990年   490篇
  1989年   348篇
  1988年   108篇
  1987年   86篇
  1986年   36篇
  1985年   33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13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10篇
  1948年   12篇
  1946年   13篇
  1945年   10篇
  1943年   11篇
  1941年   1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991.
在雅鲁藏布江南带分区蹬岗组之上新发现硅质岩与玄武岩两套地层,分别新建为郭雅拉组和盐多组,时代为始新世;在北带分区嘎学组之下发现一套砂岩、页岩的韵律层,新建为桑果组;建立了仲巴分区泥盆纪系马攸木群,分上、中、下3个组和4个岩性;对石炭纪地层新命名为康拓组和拉沙组;将下二叠统变质玄武岩命名为才巴弄组;将原划冈仁波齐组中下部与沃马组下部地层新命名为旦增竹康组,时代为中新世,其上部地层仍为沃马组,时代为上新世,两组合称岗仁波齐群。进一步证实了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具两带夹一微陆的特点,南带在中侏罗世发生过双向俯冲事件。对蛇绿岩、混杂岩进行详细划分。  相似文献   
992.
地层方面,将测区地层划分为冈底斯腾冲地层区和班公错 怒江结合带,班公湖 怒江结合带中又划分出聂荣微地块和觉翁 余拉山 下秋卡混杂带两个小区;按变质岩调查方法解体了聂荣地块;对原大面积分布的拉贡塘组进行了有效的解体;新建立嘎加组;恢复了郭曲群;将木嘎岗日岩群解体出3个岩组。岩石方面,在测区南部新发现了一套晚二叠世—早三叠世蛇绿岩。构造方面,构造单元表现为各组 下秋卡结合带和桑雄那曲 麦地卡板片的构造格局;新发现达仁乡夺列蛇绿岩体。  相似文献   
993.
在丁青蛇绿岩以西的色扎岩体顶部单元硅质岩中首次发现早侏罗世菊石化石;在丁青县雪拉山口南的雀莫错组、布曲组中新采获双壳、桦树等化石;在巴青县雅安大山雀莫错组、马里组板岩中新采获云雀贝化石;边坝县的多尼组可分为3套岩性组合,在灰岩中发现大量的双壳类化石,可望建立一个新的岩性地层单位;拉孜北凼木曲东岸的拉贡塘组碳酸盐岩应为一套多旋回凝灰岩,发现丰富的苏铁类和真蕨类植物化石,具有晚侏罗世至早白垩世植被面貌;在索县次汝乡北多尼组中新发现白云母花岗岩岩滴;将嘉黎断裂带南侧娘蒲乡至错高乡一带的原蒙拉组解体为4套地层,并在其中发现变质侵入体;新发现几处蛇绿岩。  相似文献   
994.
地层方面,将原上二叠统蒙拉组重新厘定为前奥陶系松多岩群;将旁多群解体;将原桑巴群细分为马里组和桑卡拉佣组;在嘉黎断裂带内发现了多尼组。岩石方面,确定了发育于嘉黎断裂带中的超镁铁质—镁铁质岩为嘉黎缝合带内的蛇绿岩,形成于晚三叠世;发现冈底斯岩浆弧带上存在晚三叠世花岗岩;沿色日绒—巴嘎一带发现了晚侏罗世二云母花岗岩;在扎雪地区发现了钾玄质的浅成侵入岩;证实了区内始新世火山岩的存在;将区内的变质期划分为加里东期和燕山期两期,并查明了其温压条件。构造方面,发现了扎雪 门巴韧性变形带和色日绒巴嘎脆韧性变形带;确定测区构造至少经历4次不同层次的构造变形。  相似文献   
995.
新发现海相侏罗纪地层;在理塘蛇绿岩群硅质岩中发现放射虫以及厘定甘孜 理塘裂谷时代;厘定了岩浆岩石序列,总结了岩浆岩组合及时空演化序列;初步研究的花岗岩构造岩浆环境;并厘定了金沙江结合带、甘孜理塘结合带;确定了构造格架并进行了构造组合划分等。  相似文献   
996.
着重调查了以阿坝盆地为代表的青藏高原东缘新生代盆地的形成演化及其环境变化,新建立了若干生物组合;对第四纪冰川堆积物进行了比较细致的研究,初步建立了气候地层单位;首次于壤塘县曼迪乡上三叠统侏倭组的滑塌堆积层中,采获异地埋葬珊瑚群化石,建立三叠纪双壳类两个生物带;调查了侏倭组、新都桥组、如年各组3个岩石地层单元基本层序、剖面韵律结构及沉积构造;获得若末柯火山岩和小石头山花岗岩Rb Sr等时线年龄。  相似文献   
997.
认为牛井山蛇绿构造混杂岩与铜厂街蛇绿岩相当;新建石鼓蛇绿构造混杂岩;沿怒江断裂带多处发现硅质岩、浅变质玄武岩及砂板岩复理石建造;澜沧江构造带东侧发现大量火山岩;结晶基底中有大量变形变质古老花岗岩类。  相似文献   
998.
提供岩石磁性参数统计表、各地层岩石密度统计表和布格重力异常图,并做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999.
根据中国东部各省(区、市)区域地质志、1∶50万地质图和中国东部地壳与岩石元素丰度研究成果首次编制的中国东部60种元素的岩石地球化学图,基本反映了与特定岩性有关的区域岩石地球化学元素含量分布特征和与大地构造单元有关的区域地球化学元素含量分布特征,直观表达了中国东部空间地理上元素背景含量的宏观分布与变化,以及不同大地构造单元元素背景含量的变化趋势。这一成果为勘查地球化学、环境地球化学,特别是区域化探扫面水系沉积物资料的定量解释提供了基本依据,为基础地质、大地构造、区域成矿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也为地球化学块体理论及其形成机制的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1000.
《岩石学报》2005,21(6):1546-1546
11月15日至20日,由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浙江大学、岩石圈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主办,内地和港台地区46个单位参与合办的“2005年全国岩石学与地球动力学研讨会”在杭州召开。来自国内外和港台地区的300多位地球科学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会议开幕式由我所翟明国副所长主持,浙江大学副校长褚健、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