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2篇
  免费   147篇
  国内免费   209篇
测绘学   204篇
大气科学   139篇
地球物理   187篇
地质学   670篇
海洋学   127篇
天文学   17篇
综合类   253篇
自然地理   26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145篇
  2013年   95篇
  2012年   174篇
  2011年   215篇
  2010年   152篇
  2009年   215篇
  2008年   182篇
  2007年   140篇
  2006年   122篇
  2005年   125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金江军  潘懋  徐岳仁 《内陆地震》2007,21(2):135-141
从危险性评价、易损性评价以及防灾减灾能力评价3个方面阐述了城市地震灾害风险评价内容.回顾了地震灾害风险评价研究进展,指出了现有评价方法的不足.提出了基于地震小区划的城市地震危险性评价方法、基于城市用地类型的城市地震易损性评价方法以及基于专家打分法的城市防震减灾能力评价方法.最后设计了城市地震灾害风险评价流程,并给出了城市地震灾害风险区划算法.  相似文献   
92.
编者按     
《东北地震研究》2007,23(1):1-1
上世纪90年代初,辽宁、吉林和黑龙江省地震局共同商定,联合举办学术交流会,冀此来提升学术氛围,加快人才培养,推动地震科技进步。现在看来,这样的目的达到了,而且收获得比预期的还要丰富些!据统计,先后有400余人次在研讨会上作学术报告,许多论文被全国各地的科技期刊刊载,其中不乏创新之作!这次,我们将东北三省第六届地震科学研讨会的论文选登成专辑,希望有助于人们对东北地震科学研讨会的了解,有助于这些科研成果的传播和应用成果的推广。因期刊篇幅及时间所限,本专辑仅选登了12篇文章,但却可以从一个方面反映出近两年东北地区的广大地震工作者在防震减灾事业中所做的不懈努力和艰辛探索。  相似文献   
93.
《岩矿测试》2007,26(4):I0001-I0002
2006年12月16日,中国地质调查局以“面向经济社会发展的生态地球化学”为主题,召开全国生态地球化学评价成果交流学术研讨会,推动“全国土壤现状调查及污染防治”专项的开展。会议重点交流局部生态地球化学评价成果。张洪涛副局长致开幕词,陈毓川、谢学锦院士及鞠建华副司长出席并讲话。会议由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承办。  相似文献   
94.
ACROFI,abbreviation of the Asian Current Research on Fluid Inclusions,is a parallel of ECROFI and PACROFI.The first conference of ACROFI(ACROFI-I)was held at Nanjing University,China on 26~28 May 2006.ACROFI was designed as a biennial conference and aimed at providing an international forum for the exchange of latest researches and new ideas of geoscientists from academy,government and industry from Asian countries and other nations focusing on studies of both fluid and silicate inclusions.  相似文献   
95.
笔者通过改进先前提出的基于专家证据权重法的成矿远景区划与评价方法的不足之处,重新对青海东昆仑地区Au、Cu和Co3矿种进行成矿远景区划与评价,将各矿种的远景区按成矿潜力大小划分为A、B、C三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将多个单矿种远景区合成综合成矿远景区的评价方法和手段,最终圈定出青海东昆仑的综合远景区25个,并对它们也按成矿潜力大小划分为A、B、C三级。从青海东昆仑地区已知Au、Cu、Co矿床(点)在各综合远景区内的数量和规模分布情况来看,结果令人满意。青海东昆仑地区的综合选区研究成果可望为该区进一步找矿工作部署提供部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6.
为推动城市边缘地带的前沿课题和应用研究,并探讨中国和国际上的经验和知识,2007年9月23日,由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和德国汉诺威大学建筑与景观学院联合主办的"第二届中德景观规划高层论坛"在  相似文献   
97.
王彩会 《地质学刊》2007,31(4):318-318
2007年10月15日,由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地热中心承担的“苏州市吴中区地热资源勘查与开发利用规划研究报告”通过了由江苏省国土资源厅组织的专家评审。  相似文献   
98.
地图制图专家知识对地理信息符号化过程的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纸质地图数字化得到地理信息(空间数据)的过程中存在地图信息损失的问题,阐述了产生这种损失的原因。数字化后得到的地理信息是各种GIS应用系统的重要数据源,在GIS应用中需要把这些地理信息重新再现成地图。为了得到较好的地图显示效果,有必要将数字化后损失的地图信息在从地理数据到地图符号化的过程中进行补偿。论述了在符号化过程中如何充分利用地图制图专家的多年知识和经验,将用自然语言表达的不确定性的专家知识形式化,以此来控制整个符号化的过程,达到改善地图显示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99.
在澳大利亚,地球科学家们的第三次教育如同在其他国家一样是非常落后的,大学生的课程与30~50a前所开设的课程相差不大,研究生的在课程则比大学生的课程更狭窄集中,同样也落后,但工业生产和专业需要的变化却很大,在澳大利亚,大多数地学专业毕业受聘于勘查和采矿部门,但他们的课程设置却很少注意到这一点,学校并没有尽力培养学生去适应市场,这可能是因为很少有学者具备高层次的工业生产经验,大多数学者,的确还有大多  相似文献   
100.
1998年3月16日在浙江省杭州电影拍摄基地招待所由美国阿什泰克公司与浙江省测绘学会联合举办了阿什泰克新产品、新技术研讨会。与会代表来自浙江省甲、乙测绘单位和科研、教学单位,共45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