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2篇
  免费   469篇
  国内免费   681篇
测绘学   28篇
大气科学   138篇
地球物理   241篇
地质学   1708篇
海洋学   315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60篇
自然地理   71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64篇
  2022年   83篇
  2021年   105篇
  2020年   81篇
  2019年   107篇
  2018年   91篇
  2017年   80篇
  2016年   92篇
  2015年   101篇
  2014年   149篇
  2013年   122篇
  2012年   122篇
  2011年   113篇
  2010年   135篇
  2009年   121篇
  2008年   112篇
  2007年   104篇
  2006年   87篇
  2005年   83篇
  2004年   64篇
  2003年   81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76篇
  1999年   72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4年   2篇
  194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4 毫秒
121.
东秦岭与华南加里东褶皱带具有不同的岩石建造特征,两褶皱带的改造型花岗岩类之间也存在着明显不同的化学成分特征。研究表明源岩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改造型花岗岩的特征。  相似文献   
122.
东秦岭寒武纪构造古地理概况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提出寒武纪以商丹断裂带为界,东秦岭地区北部属中朝板块南部陆缘区,为主动大陆边缘,以双列岛弧为特征;中部和南部属杨子板块北部陆缘区,由两隆(大陆区北缘和中秦岭微板块)—凹(南秦岭盆地)组成,为被动大陆边缘。  相似文献   
123.
桐木沟热水沉积铅锌矿床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24.
东伙房金矿床成矿构造条件及成矿时代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伙房金矿床从空间和时间看,固阳~察右中旗韧脆性变形带控矿是间接的,而其变形带附近有成生联系的破裂带控矿则是直接的。固阳~察右中旗变形带及容矿断裂经历了多期变形历史,具有从韧性~脆性变形的全过程。但同成矿期活动明显地表现为脆性破裂。这种浅层次的破裂系统为金矿热液在由深部向上运移过程中,温压条件的改变和金矿的沉淀提供了适宜的物理条件,控矿断裂显示了张性特点,反映了容矿断裂在成矿期自由度相对较大,处于一种扩张的环境之内。金矿形成于中生代这一特定的构造环境之中。  相似文献   
125.
从花岗岩类岩石的稀土元素与岩石化学成分的对应分析结果出发,论述了新疆准噶尔地区花岗岩类稀土元素与岩石化学成分的相互关系,以及该区花岗岩类演化与锡的成矿作用。  相似文献   
126.
127.
通过对埕东凸起北坡的石炭-二叠系储层和微观孔隙结构分析认为:储层物性受后期风化淋滤作用控制,层位越新,离断层越近,物性越好,反之物性差。物性界面与风化壳深度基本一致。储集空间以粒间孔、粒内孔为主,其次是微孔隙和裂隙,这些孔隙在三维窨相互配置,构成4种不同的孔隙组合类型。不同的孔隙组合类型具有不同的物性条件及产能。  相似文献   
128.
本文采用最大熵谱分析方法揭示了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和长江下游地区降水均存在3-4年和准两年的周期性振荡特征。且通过时滞相关分析发现两者均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并以降水滞后海温约4个月的正相关最为明显。在此基础上利用一个多级数字滤波器对两者的逐月距平序列进行了高通、低通和带通滤波,并对两者在不同时间尺度上的滤波分量进行时滞相关分析,结果发现只是在2-4年的时间尺度上两者相关最为密切,并以降水滞后海温4-5月的正相关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29.
根据实际应用中统计预报对相关系数的基本要求,利用相关分析探讨了用赤道东太平洋海温预测西太平洋热带气旋年际变化的可行性。同时,利用谱分析方法探讨了这种预报的有效性和局限性。主要结论是:用区域(5°N—5°S,90—150°W)的平均海温预测西太平洋热带气旋的年际变化,效果比使用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好,用前者可预测西太平洋中区各类热带气旋的年际变化,用后者只能预测西太平洋全区及中区热带气旋总体的年际变化,对达到热带风暴或台风的热带气旋的年际变化则分别是勉强能或不能预测;用赤道东太平洋海温无法预测南海热带气旋的年际变化;用赤道东太平洋海温预测西太平洋热带气旋活动实际上只对年际变化中的ENSO(3—5年)周期及准二年周期有效。  相似文献   
130.
河流相古土壤及其在河流沉积地层对比中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本文以济阳坳陷孤东油田馆上段河流相古土壤为例,对古土壤这一新的领域进行探索,主要论述河流相古土壤的识别及成因,并以古土壤为对比标志进行河流沉积地层的对比,为解决河流相储层对比这一人所公认的技术难题提出了一个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