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2篇
  免费   180篇
  国内免费   339篇
测绘学   100篇
大气科学   35篇
地球物理   50篇
地质学   1125篇
海洋学   109篇
天文学   51篇
综合类   67篇
自然地理   44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74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64篇
  2010年   71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66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67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56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45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36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1年   2篇
  1948年   1篇
  1946年   3篇
  1941年   1篇
  194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41.
142.
针对现有制图软件在面状符号填充方面存在的符号缺失、压盖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形分割的面状符号自动填充算法。该算法通过计算面的骨架线,对复杂面进行分解,判断分解后的简单面的形状,分别赋予不同的制图表达规则,实现面状符号的自动填充。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有效实现狭长以及包含狭长分支的不规则图形的合理填充,有效解决了填充符号与图形边界、注记的压盖问题,提高了制图自动化,大大减少了制图工作量。  相似文献   
143.
重庆“5.6”强风雹天气过程成因分析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陈贵川  谌芸  乔林  刘德  李强  张亚萍  王文芳  张焱 《气象》2011,37(7):871-879
利用常规观测、NCEP分析场及雷达、自动站等资料对重庆"5.6"强风雹天气的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冷锋和副热带高空急流在风雹发生地近乎重叠的配置结构促进了次级环流的形成并有利于上升运动的强烈发展;风暴天气发生前,下垫面强烈加热、低层增温增湿、中高层干冷对大气对流不稳定性增强的作用显著;对流有效位能(CAPE)、K指数、SI指数高值区边缘的强指数梯度区、对流抑制(CIN)的小值区以及较强的垂直风切变对大风冰雹的预报有重要的指示意义;雷达回波显示多单体风暴具有三体散射、弱回波区等冰雹回波特征,中层径向辐合和反射率因子核心的反复上升下降也是形成地面大风和冰雹的重要特征;四川盆地东部东北西南向山脉对冷空气的移动有阻挡作用,山脉之间的槽状地形为多单体风暴的持续发展保留了较大的空间,明月山南麓的地形起到了强迫抬升和触发的作用,由于地形的阻挡形成狭管效应,加强了下击暴流形成的地面大风,是形成11级大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4.
GEO空间碎片光度测量标定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GEO卫星、太阳和观测站的空间几何关系,建立了消除太阳赤纬角对地球同步轨道( Geostationary Orbit,GEO)卫星光学特性的影响的方法.以三轴稳定GEO盒状卫星缩比模型为研究样本,在不同太阳赤纬角下进行仿真实验光度测量,研究太阳赤纬角和相位角的空间几何关系,得出消除太阳赤纬角对其辐亮度值以及以相位角...  相似文献   
145.
点彗台     
最新发现 2009年12月下旬至2010年1月上旬里发现并命名了7颗彗星。 2009年12月17日Catalina巡天项目发现了一颗小行星状的目标,发现时的亮度在19等左右,随后被众多观测者发现了彗星特征,确定为新彗星,编号为C/2009 Y1(Catalina)。根据最初观测得出的粗略轨道显示,彗星将于2011年1月25日过近日点,近日距2.3天文单位。  相似文献   
146.
北阿尔金红柳泉早古生代枕状玄武岩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对北阿尔金蛇绿混杂岩带中红柳泉剖面的枕状玄武岩进行了岩石地球化学研究,主元素具有高钛高钠、低铝低钾的特点。其中SiO2含量为43.34%~52.55%,Na2O含量为3.97%~7.36%,K2O含量为0.27%~0.94%。TiO2含量为2.13%~5.49%,Al2O3含量为9.02%~13.77%,显示出细碧岩(Spilite)的地球化学特征。微量元素配分模式类似于洋岛或海山玄武岩(OIB/Seamount),不同于洋中脊玄武岩(MORB)。87Sr/86Sr比值为0.7043~0.7052,143Nd/144Nd比值为0.51253~0.51265,εNd(448Ma)为2.19~3.88,玄武岩浆主要来自于上涌的含有富集组分的软流圈地幔。综合考虑剖面上出现的沉积岩石组合,推测玄武岩形成于弧后盆地的海山环境。在阿尔金走滑断裂形成以前,北阿尔金与北祁连构成一个统一的弧后盆地系统,是原特提斯洋在中国境内的最北部边界,这对认识青藏高原和中国西部大地构造格局的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7.
鄂尔多斯盆地姬塬油田长8油层组岩性油藏特征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姬塬地区长8油层组主要发育典型的浅水三角洲沉积。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分析为指导,对姬塬地区长8油层组进行了精细地层对比和小层砂体的划分,在此基础上编绘出长8油层组顶面构造图及等时条件下小层砂体的平面展布图。编图发现,研究区长8顶面为具多个鼻状隆起的西倾单斜,油层的发育多与鼻状构造有关,长8油层组主要发育岩性油藏。自身具备良好生烃能力并紧邻长7油层组优质烃源岩、稳定的三角洲砂体、西倾单斜及鼻状隆起的构造背景是长8油层组形成岩性油藏的必要条件,长8油层组下部地层较上部地层、研究区西部较东部更容易形成岩性油藏,同时西部储层明显优于东部储层。  相似文献   
148.
宋志韬 《吉林地质》2010,29(1):110-113
通过测定退化草牧场防护林土壤酶活性,可以看出:不同类型的草牧场防护林之间酶活性不同,其中网格状防护林酶活性比其他类型防护林(带状林、片状林、疏林、无林地)酶活性普遍偏高,尤其高于疏林地和无林地,25年时的酶活性与带状防护林和片状防护林的酶活性相差不大。带状防护林酶活性大小仅次于网格状防护林,也高于疏林地和无林地。片状林、疏林和无林地这3种类型防护林的酶活性上下差异不显著。各类型防护林中,随防护距离的远近相应的各种酶活性也在变化,但各自的变化趋势不一样,带状防护林中,脲酶和蔗糖酶都随防护距离的增长而减小,多酚氧化酶则随距离的增长在变大。网格状防护林中,林龄不同,各种酶活性的变化趋势又各不一样。  相似文献   
149.
杨家田  李志明 《云南地质》2010,29(3):262-265
新山金矿属构造剪切带控制的典型金矿床,产于中元古界昆阳群美党组(Pt2m)中部变质石英砂板岩中。规模大、品位富、易采易选。矿区构造——含金剪切带与土壤地球化学金异常,是寻找该类金矿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50.
鄂尔多斯盆地柳林地区早奥陶世冶里期沉积以浅灰色中薄层泥质白云岩为主,发育大量竹叶状碳酸盐岩。不同类型的竹叶状碎屑反映了不同的沉积环境。笔者对研究区剖面内的竹叶状碎屑进行分析和研究后认为,竹叶状石灰岩的形成可以分为早期沉积物的形成和早期沉积物的破碎、搬运和再沉积两个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