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6篇
地质学   8篇
海洋学   6篇
综合类   11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东平湖是国家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重要枢纽.但近年来,东平湖菹草(Potamogeton crispus L.)大量繁殖引起河道阻塞、鱼类死亡等事件频发,导致湖区面临很多生态风险.为维护区域生态安全,迫切需要了解菹草群落在东平湖的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因素.利用MODIS植被指数时序数据结合野外调研,建立菹草群落独特的物候曲线,并结合Landsat数据进行了1985-2017年东平湖菹草识别分析.结果表明:32年间菹草群落不断扩张,生境由1991年前零星分布于湖岸发展到2013年蔓延至全湖且连片式分布.菹草群落的增长分为3个阶段:1996年之前,面积增长缓慢,1996年其面积仅10.34 km2;1996-2001年菹草呈暴发式增长,菹草变为区域优势种;2001-2017年,菹草面积继续增长,到2017年达49.07 km2,约占湖区水域面积的40%.经Spearman秩相关分析,菹草面积与湖水营养化水平显著正相关.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通水虽使水质有所改善,但东平湖菹草群落仍呈增长态势,应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22.
王德波  王复宏  徐磊 《山东国土资源》2007,23(6):2006/12/6-2007/5/20
通过对老湖调洪计算,合理确定东平湖八里湾闸南排设计起始排水位和相应设计泄洪流量;根据改建工程需要,满足南排、新老两湖共用、灌溉和排涝等不同的功能需要;采用桩基开敞式,减少了闸室沉陷量,抗滑稳定性好,运行更为安全可靠;闸室布置了1个低孔和6个高孔,高孔采用折线型底板,消能工采用二级平底消力坎式消能,节省工程投资;首次采用往复式高压喷射灌浆新技术解决了闸室垂直防渗和两岸的绕渗;胸墙的分块设计减小了结构尺寸和配筋数量;首次把钉板型铜塑复合材料应用在平面钢闸门滑块设计中,解决了水电工程平面钢闸门滑动支承所要求的低摩擦系数、抗磨耗和使用寿命长的问题。  相似文献   
23.
东平湖及周围水环境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作为南水北调东线调蓄水库之一的东平湖水环境,进行了水质现状监测评价,富营养化状态评价、多年来水质变化趋势,污染状况分析,并针对分析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治理建议。  相似文献   
24.
山东省东平湖桡足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4年,分别于枯水期,丰水期,平水期对东平湖桡足类群落结构进行了调查研究,同时探讨了东平湖桡足类区系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25.
谭红霞 《海洋测绘》2006,26(3):65-67
应用当今先进的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遥感技术、GPS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建立了以防汛业务为主体,以地理空间数据为基础,集土地资源、人口和社会经济信息于一体的防汛指挥系统。在宏观方面利用三维地形数据对东平湖库区进行综合模拟,微观方面结合数据库中大量相关数据进行相关分析。系统的建设及应用对于东平湖的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6.
东平湖区主要气象灾害及其防御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兴强  焦德申 《山东气象》2004,24(Z1):29-30
本文介绍了东平湖区的洪涝、大风、干热风、冰雹等几种主要气象灾害,重点就东平湖洪水及湖上大风及其防御的经验和气象服务的体会作了叙述,并对新形势下气象部门如何搞好湖区气象服务,为政府提供科学决策依据,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7.
东平湖老湖设计防洪水位为46.0m,2001年、2003年汛期,老湖水位只有44.38m,43.2m,遭遇了,较大的风浪,波浪已接近二级湖堤堤顶,出现了较大的险情.为分析出险原因,对二级湖堤的波浪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通过有关理论分析和实际验证,1993年二级湖堤加高设汁时,堤顶超高、石护坡波浪要素计算采用前苏联西晓夫公式,不符合老湖的.实际情况,而现行规范推荐的莆田试验站公式更适合老湖波浪实际情况。采用莆田试验站公式计算,二级湖堤现状高度不足,欠高值为0.57~1.34m;部分堤段石护坡厚度不足,厚度差1~7cm。  相似文献   
28.
东平湖新湖分区运用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东平湖新湖区面积、库容较大,但多数情况下分滞洪水量较小.而分滞一次洪水最小损失达25亿元以上,易造成小水大灾.东平湖新、老湖二级运用已有成功经验.依据新湖的运用水位、淹没损失分析,结合南水北调输水工程,提出新湖分区运用的基本设想;国民经济评价证明,新湖分区运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9.
随着区域经济的迅速发展,工业化程度加剧以及旅游开发等人为活动的影响,东平湖湖区景观格局发生了显著变化,威胁着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该文在遥感和GIS技术的支持下,以东平湖1985年、1991年、1996年、2000年、2004年、2011年、2015年7期Landsat TM/OLI影像为数据源,对东平湖湿地景观类型进行了提取。同时利用Fragstats景观分析软件,选取景观多样性、景观优势度、景观均匀度、景观破碎度等指标,在景观水平上研究了1985—2015年近30年来东平湖湿地景观格局的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30年来,湿地与湿地、湿地与非湿地之间发生着景观类型的转化。其中,裸地面积显著减少,建筑用地面积显著增加,自然水面逐渐增大,各植被景观面积没有明显变化趋势。景观格局指数的计算结果表明,研究时段内东平湖湿地景观均匀度指数波动增加,景观多样性指数趋于减小,东平湖湿地景观破碎化程度较均衡,但有加剧趋势,景观类型波动中趋于简单。  相似文献   
30.
东平湖沉积物 210Pb、137Cs 垂直分布及年代学意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东平湖沉积物柱状岩芯放射性年代学研究表明: 12cm处的 137Cs比活度峰值对应于1963年人工核试验高峰,9cm和6cm处的 137Cs比活度蓄积峰可能分别与1974年的全球核素散落和1986年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核泄漏有关; 210Pb比活度随深度呈指数衰减,利用 137Cs核素1963年对应的蓄积峰进行校正,采用 210Pb计年的CRS模式建立了1889年以来东平湖现代沉积年代序列。根据 210Pb年代序列,计算了东平湖现代沉积速率,发现近百年来东平湖地区沉积速率有明显变化: 1889~1945年,沉积速率较高,平均达0.297g/cm2•a; 1945~1963年,沉积速率整体处于下降趋势; 1963~2000年,沉积速率比较稳定,平均约0.141g/cm2•a; 约2000年以来,沉积速率有增高趋势。通过分析认为,1945年以前东平湖较高的沉积速率可能与东平湖作为黄河水的自然滞洪区有关; 1950年代国家对东平湖的治理改造,控制了黄河水的自然倒灌,导致了东平湖沉积速率的迅速下降; 1963年以后,由于黄河上中游大型水利工程设施的修建,抑制了东平湖调洪功能的发挥,导致东平湖沉积速率低而稳定; 近年来,东平湖沉积速率有增大趋势,这可能与湖区人民发展围网养殖带入较多的沉积物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