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1篇
  免费   165篇
  国内免费   445篇
测绘学   19篇
大气科学   23篇
地球物理   86篇
地质学   282篇
海洋学   1176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60篇
自然地理   2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75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72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94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45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50篇
  1994年   51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42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01.
东海微板块的南北分块与水平运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前晚白垩世,闽浙-朝鲜二古沟-弧系和琉球沟-弧系组成古双俯冲带,东海微板块的构造运动受制于双俯冲带的作用.东海微板块基底和琉球岛弧的南北三分态势,是由于西侧二古为-弧系的不同区段对物质和应力的消减作用存在非均一性,从而在双俯冲带的作用下,导致东海地壳水平运动作差异性调整,而由此产生的NW向断裂分割的结果.  相似文献   
902.
沈浩杰 《沉积学报》1999,17(1):78-83
阐述了对东海陆架南缘勘查区进行的高分辨率的浅地层探测情况。通过对测区的浅地层声学剖面的解释和研究,笔者认为:声学剖面较直观地反映了该区的海底地形、地貌、浅地层沉积物结构、构造及海底基岩埋深状况,对恢复该区沉积地质环境和发育历史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03.
通过对东海沿岸不同海区8个沉积柱样的137Cs或210Pb剖面的观测,运用137Cs时标法和210Pb过剩法估算了近几十年来的平均沉积速率。并对137Cs的区域分布与蓄积程度及其环境意义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04.
东海透明度特征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 1961~1990 年 30 年间东海的水文观测资料, 以 1°×1°经纬网格为单位, 统计计算累年各月透明度的平均值和大于等于 20 m 的大透明度出现频率值, 并绘制了各月透明度分布图和大透明度出现频率分布图, 从而揭示了该海区透明度分布和变化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905.
东海西部沿岸海域冬季的逆温跃层现象及其与环流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黄渤海海洋》1999,17(2):1-7
  相似文献   
906.
研究了东海产长木叶鲽的年龄与生长等生物学特性。样品取自1996 年4 月~1998 年11月,日本以西底拖网渔业在长崎鱼市场上岸的渔获物共2 584 尾。采用耳石进行年龄鉴定。体长与耳石径的关系,雌雄间有显著性差异。耳石上轮纹每年1~3 月份形成一次。周龄的推定体长,5+ 龄以上,雌性偏大  相似文献   
907.
黄、东海环流的数值研究Ⅰ. 黄、东海环流的数值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首先依据拉格朗日环流理论与黄、东海的环流物理和几何特征建立一个黄、东海环流的动力学统一模型 ,并按其无因次方程的量阶分析获得其零阶和一阶模型方程。最后依此模型方程的数学、物理特征确立了流速分解方案 ,从而形成完整的黄、东海拉格朗日环流数值模型。该课题组已完成较系统地对黄、东海环流的数值研究。该篇论文为系列报道之首篇。  相似文献   
908.
近海Ⅱ类海水反射率与表面悬浮泥沙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阐述了1998年5月2日至27日“东海重点试验区水下光谱观测”试验期间,利用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研制的PIS-B型光谱辐射计测得的现场光谱数据和用常规吊桶表面水质取样,经实验室泥沙样和光谱数据处理后,用最小二乘法建立光谱反射率与表层悬浮泥沙浓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水体表面的光谱反射率与表层悬浮泥沙浓度之间呈指数关系。实践证明,遥测东海海区表面悬浮泥沙浓度的最佳波带为555nm和670nm。  相似文献   
909.
东海及邻区重力异常多尺度分解   总被引:50,自引:5,他引:45  
海洋深部地壳结构研究 ,主要研究沉积基底面与莫霍面的形态与埋深 .这两个界面 ,上、下地质体的密度差异分别约为 0 .1g/cm3和 0 .4g/cm3,采用重力测量成果来研究这两个界面 ,具有充分的物性前提 .但是 ,重力测量成果是整个岩石圈甚至包括上地幔物质的综合反映 ,如果能从测量成果中分离得到上述两个界面的重力效应 ,再据此来研究它们的形态 ,就会简单、准确一些 .我们采用二维小波多尺度分解技术 ,首次对东海及邻区自由空间重力异常进行分解 ,目的在于获取沉积基底面、莫霍面所产生的重力异常 .对分解结果进行了分析研究后认为 ,四阶变换异常细节主要由沉积基底面的起伏引起 ,四阶变换异常逼近则主要由莫霍面的起伏所引起 .本文介绍了二维小波多尺度分解方法与算法 ,展示了分解结果 ,论述了对分解结果的初步认识 .  相似文献   
910.
根据1987年夏季、冬季和1989年春季、秋季采自东海北部黑潮区的浮游生物样品,鉴定出浮游桡足类227种,其中1种为我国海区新记录,21种为东海区新记录。文中还描述了浮游桡足类的总个体密度和主要优势种的分布,并对其与海洋环境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