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33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10篇
地球物理   8篇
地质学   116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18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3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在吐哈盆地已发现的油气田中,绝大多数为断块油气田。与中国东部断块油气区一样,吐哈盆地各油气田几乎无例外地被断层切割成高低样式不同的断块。断块之间大都互不连通,断块成藏单元相对独立,具有各自的油水界面,对油气的聚集、分隔具有控制作用。对吐哈盆地从山前断块油气聚集带到第一前峰滑脱逆冲断块构造带、第二前峰滑脱逆冲断块构造带、基底卷入古隆起控制的断块油气聚集带、地层不整合断块油气聚集带等的断块构造性质分别举例进行了分析,各构造带的断块构造特征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42.
对具有多层含水结构的哈密盆地地下水系统,提出了一类考虑弱透水层弹性释水作用的地下水流耦合数学模型。利用实际资料的数值模拟结果表明,与忽略弱透水层弹性释水作用的数学模型相比,其精度提高、更符合实际的水文地质条件,为定量评价多层越流系统地下水资源提供了一种实用可靠的数值方法。  相似文献   
43.
利用东疆红柳河黑戈壁下垫面陆气相互作用观测站2017年近地大气边界层梯度探测资料和红柳河气象站天气现象观测数据,分析该地区典型晴天条件下的近地层风速、温度和比湿的四季廓线特征。结果表明:四季近地层风廓线变化规律明显。典型晴天条件下,在0.5~4 m高度内风速随高度的增加而变大的速度较快,在4~32 m范围内,白天风速随高度增大较缓慢,但夜间出现快速增大;存在明显的夜间逆温,逆温层主要集中在4~32 m,冬季逆温强于夏季,晨间0.5~32 m间的温度差可达4.6℃,且红柳河四季的气温日较差均较大,秋季可达到15.7℃;夜间比湿高于白天,秋、冬季夜间逆湿层出现在10~32 m,其比湿差为0.15 g/kg左右,夏季无逆湿现象。  相似文献   
44.
吐鲁番—哈密盆地丘陵地区油气储集层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刚  刘林玉 《西北地质》1998,19(4):39-44
利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物性和X-衍射分析资料研究了丘陵地区的油气储集层特征。储集层的储集空间,包括是孔隙,残余粒间孔隙,溶蚀粒间孔隙,溶蚀粒内孔隙,填隙物内孔隙和裂缝孔隙。河道砂体和三角洲前缘砂体构成了丘陵地区主要的油气储集层。次生溶蚀孔隙和裂缝孔隙改善了砂岩储集层的孔隙结构。  相似文献   
45.
通过野外工作 ,在前人所划的坡子泉地区石炭系白山组内新发现三个角度不整合 ,而将白山组解体成四个组。结合古生物化石和同位素年龄资料 ,将狼泉组和坡子泉组划归下石炭统 ,黑石山组和马庄山组划归上石炭统。在此基础上 ,研究了新划四个组的沉积环境 ,总结了坡子泉地区石炭纪地壳演化简史 ,建立了地层组合模式  相似文献   
46.
新疆哈密黄山韧性挤压带变形砾石具超塑性拉伸的特征,变形砾石平均棉球体长短轴比(X/Z)大于10.变形砾石的微观构造、超微观构造、石英组构、及变形砾石拉伸量与砾内石英颗粒轴比(X/Z)和砾内面理间隔(D)关系等的综合研究表明,挤压及其所导致的砾内矿物的细粒化和拉伸及砾内面理间隔的减小是砾石超塑性拉伸的重要变形机制。变形砾石粒度大小和岩性对砾石拉伸变形具一定的敏感性。另外,随着拉伸应变量的增大,硅质岩砾石石英组构有从V型极密、小圆环带、交叉环带向Ⅷ型极富和Ⅰ型极密演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47.
哈密盆地风蚀地貌及其旅游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阐述了闻名全国的大风区--哈密盆地风蚀地貌的成因、类型和分布特征。风蚀地貌由垄槽与劣地、蘑菇林、魔鬼城、大峡谷、洼地和戈壁等类型组成,其成因是在这种独具特色的地貌格局和气修条件的控制与作用下,经强劲大风的吹蚀和临时性暴雨洪水冲刷共同作用的结果。这种风蚀地貌景观的奇异特点和地域优势,具有很大的旅游价值。  相似文献   
48.
在1∶5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的基础上,对新疆哈密市白山北坡HS-2异常区钨矿点实施1∶1万岩石地球化学剖面测量,并对其地质、地球化学特征进行综合研究,圈定了两个钨矿化蚀变带,初步判断有工业矿体存在。在此基础上肯定了异常区的找矿前景,并指出了找矿重点地段。  相似文献   
49.
东疆中天山北缘大水锰矿带锰矿成因类型及找矿方向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文章根据矿体产出地质部位、形态特征及与围岩的关系,把大水地区锰矿划分为4种成因类型:①近代风化堆积型锰矿,②受构造裂隙控制的风化淋滤型锰矿,③产于细碎屑岩中的沉积型锰矿,④产于地层与岩体接触带内的热接触-变质型锰矿。在对该区矿床成因及成矿条件进行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明确该区有望成为一处大型锰资源勘查-开发基地,深部找矿潜力巨大。提出今后找矿方向应以沉积型锰矿为主攻目标,以花坪锰矿为突破口,运用地质、物探相结合的方法在含锰岩系深部进行找矿,通过点上突破来带动整个锰矿带的找矿工作。  相似文献   
50.
新疆哈密地区地表水资源量趋势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根据遍布新疆哈密地区的水文、气象站数十年的观测成果,从区域内的气温、降水、蒸发、径流等方面进行分析,认为哈密地区的人居环境越来越好,但工业的发展均应以水为本,量水而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