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868篇
  免费   2804篇
  国内免费   3843篇
测绘学   2083篇
大气科学   2552篇
地球物理   2826篇
地质学   8509篇
海洋学   2512篇
天文学   192篇
综合类   2557篇
自然地理   5284篇
  2024年   102篇
  2023年   335篇
  2022年   501篇
  2021年   503篇
  2020年   426篇
  2019年   536篇
  2018年   381篇
  2017年   342篇
  2016年   445篇
  2015年   536篇
  2014年   1810篇
  2013年   1186篇
  2012年   1455篇
  2011年   1487篇
  2010年   1359篇
  2009年   1522篇
  2008年   1328篇
  2007年   1167篇
  2006年   1048篇
  2005年   1330篇
  2004年   1075篇
  2003年   1192篇
  2002年   992篇
  2001年   834篇
  2000年   654篇
  1999年   640篇
  1998年   522篇
  1997年   453篇
  1996年   419篇
  1995年   335篇
  1994年   330篇
  1993年   215篇
  1992年   231篇
  1991年   210篇
  1990年   187篇
  1989年   188篇
  1988年   41篇
  1987年   27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8篇
  1965年   5篇
  1943年   7篇
  1941年   9篇
  193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91.
本文系统描述了中国南部二叠、三叠纪“混生生物群”。根据笔者的统计,目前巳经发现有“二叠纪型”分子36属53种与三叠纪菊石、双壳类、牙形剌共生。 笔者认为中国南部可以以牙形剌Anchignathodus parvus 的出现作为三叠系的底界,双壳类Pteria ussurica variabilis,菊石 Hypophiceras的出现可以作为三叠系开始的辅助标志。文中还将这一界线与世界上其它地区的二叠、三叠系界线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92.
关于南黄海地震区(带)的厘定及其有关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笔者通过对南黄海的地震活动特征分析研究,认为该区的地震活动水平远高于扬州-铜陵地震带,应作为一独立的地震区(带)存在,以利于对该海域的地震研究和监测;并对其地震活动有关的若干问题提出讨论  相似文献   
93.
中国地震震害特征及其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对1969年以前发生在中国境内的5级以上的地震震害进行了总结。提出了历史震害分布规律及震害出现次数与烈度曲线函数关系,给出震级与震害最大距离的关系公式。这些规律和公式,对震害预测和烈度小区划有一定参考价值。 我国有丰富的地震灾害记录,但至今还散落在各种地震文献之中,如果把这些资料进行整理,用之于生产建设,将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据此目的,本文对公元前1177年至1969年间发生的地震进行了总结,并着重研究了震害情况  相似文献   
94.
《岩矿测试》2008,27(2):I0002
《岩矿测试》杂志由中国地质学会岩矿测试专业委员会和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共同主办,各省地勘局中心实验室协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反映分析测试技术的专业性科技期刊(ISSN 0254-5357,CODEN码YACEEK,国内统一刊号CN 11-2131/TD)。《岩矿测试》杂志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现已被美国《化学文摘》,俄罗斯《文摘杂志》,英国皇家化学学会《分析文摘》,美国《剑桥科学文摘》,中国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重庆维普),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  相似文献   
95.
作为“国际地球年”系列活动和2008年科技周的重要内容之一,“自然灾害防御及公共安全科普展”日前在国家图书馆开展。此次展览由中国科协科普部、中国地质学会、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中国地震学会、中国图书馆学会、国家图书馆等单位联合主办。  相似文献   
96.
邓飞  贾东  罗良  李海滨  李一泉  武龙 《地质论评》2008,54(4):561-573
为了研究龙门山褶皱冲断带两侧的松潘甘孜和川西前陆盆地在大地构造和沉积学方面存在的联系,笔者等分别在松潘甘孜东缘马尔康—理县地区和川西前陆盆地都江堰地区进行了采样和碎屑锆石的LAICPMS UPb定年工作。269颗锆石的定年结果显示,中—晚三叠世拉丁期—诺利期松潘甘孜复理石盆地东缘沉积地层中的碎屑锆石年龄主要集中在250~280 Ma、1800~1900 Ma和2400~2500 Ma、200~245 Ma、400~450 Ma,对应的物源主要为东昆仑岛弧、华北陆块基底、义敦岛弧以及北秦岭。与之相比,川西前陆盆地诺利期—瑞替期的须家河组地层中的碎屑锆石年龄大致主要集中在1800~1900 Ma和2400~2500 Ma、720~850 Ma、950~1200 Ma、400~450 Ma。该统计结果总体上继承了松潘甘孜数据体的特征,揭示出须家河组物源来自西部——松潘甘孜褶皱带的再旋回沉积和龙门山前陆冲断带。  相似文献   
97.
库车前陆褶皱冲断带自北向南可分为基底冲断带、箱状背斜带、梳状背斜带和挠曲褶皱带,东西方向上可分为西段、中段和东段。本文分段叙述了各变形带的变形特征,指出东段箱状背斜带不发育,秋里塔格山脉(构造带)东延未进入东段,因而总体看自西向东变形强度减弱,地形上趋于夷平。该冲断带的形成经历了两次重大的冲断活动,分别发生在中新世和早(-中)更新世;相应地,该带可分为南、北两个"盆""山"亚系统,两者在地层记录、变形期次和变形机制上尚有若干差异。库车前陆褶皱冲断带的发育,除了受南天山的冲断和向南扩展引起的近南北向挤压应力场控制外,还受到基底断裂在新生代的活化和膏盐层底辟的制约,前者以近北西向的构造变换带及其共轭发育的近北东向断层最为重要,后者既控制了秋里塔格山脉的形成(主要受垂直的挤压应力场作用),也在库车前陆褶皱冲断带东西方向的变形分段中起了重要作用。文章还讨论了变形与地貌发育的关系和在油气勘探中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8.
BTOPMC模型与新安江模型在史河上游的应用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钦  任立良  杨邦  刘晓帆 《水文》2008,28(2):23-25
介绍了一个由TOPMODEL发展而来的基于栅格的分布式水文模型--BTOPMC模型.选取史河流域黄泥庄水文站以上集水面积为研究区域,在空间分辨率为30秒的数字高程模型数据基础上构建数字流域水系,基于IGBP全球陆面土地覆被数据以及FAO全球数字土壤数据运用BTOPMC模型和新安江模型分别对黄泥庄站1982年到1987年的日径流过程进行模拟.采用模拟与实测洪量比和确定性系数对两个模型的模拟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两个模型都能很好地模拟日径流过程,新安江模型有更好的模拟效果.  相似文献   
99.
《地球科学》2008,33(1):F0003-F0003
1办刊宗旨《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是由中国地质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地球科学学术理论刊物(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以反映我国地球科学领域最新的、高水平的基础地质、应用地质、资源与环境地质及地学工程技术科研成果为主要任务,以促进国内外地学学术交流,繁荣我国地质  相似文献   
100.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开发研制了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评价系列应用软件。全部软件基于Windows环境,完全可视化操作界面。软件系统适合于各类水体环境、地下水源地或区域地下水资源评价和预测预报。软件实用高效,在国内已拥有众多用户,并得到用户一致好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