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775篇
  免费   6829篇
  国内免费   7734篇
测绘学   2703篇
大气科学   2622篇
地球物理   8685篇
地质学   26146篇
海洋学   3429篇
天文学   518篇
综合类   4762篇
自然地理   6473篇
  2024年   223篇
  2023年   814篇
  2022年   1188篇
  2021年   1229篇
  2020年   950篇
  2019年   1297篇
  2018年   833篇
  2017年   849篇
  2016年   961篇
  2015年   1188篇
  2014年   3210篇
  2013年   2214篇
  2012年   2601篇
  2011年   2594篇
  2010年   2329篇
  2009年   2637篇
  2008年   2469篇
  2007年   2047篇
  2006年   1964篇
  2005年   2210篇
  2004年   1925篇
  2003年   2134篇
  2002年   1935篇
  2001年   1913篇
  2000年   1506篇
  1999年   1493篇
  1998年   1348篇
  1997年   1266篇
  1996年   1201篇
  1995年   1102篇
  1994年   1053篇
  1993年   831篇
  1992年   934篇
  1991年   821篇
  1990年   718篇
  1989年   634篇
  1988年   138篇
  1987年   119篇
  1986年   64篇
  1985年   53篇
  1984年   37篇
  1983年   32篇
  1982年   43篇
  1981年   27篇
  1980年   34篇
  1979年   29篇
  1977年   9篇
  1975年   9篇
  1954年   9篇
  1948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962.
963.
964.
965.
966.
中国北方百年四季降水趋势与海平面气压形势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钱维宏  刘大庆 《地理学报》2003,58(Z1):49-60
根据中国东部33站1884~1995年的四季降水进行了经验正交函数(EOF)开展,得到了前三个模态随时间的演变,重点分析与我国北方降水变化有关的趋势及与同期海平面气压距平的关系.夏季降水的第一模态反映在长江和黄河中部与华南沿海的降水位相相反.这一降水模态在20年前的变率较大.当夏季东北亚出现稳定的地面高压距平,中国东部处于气压槽中时长江和黄河中部降水偏多,而当地面高压距平稳定于我国西北和低压距平处于东部海上时降水为负距平.夏季降水的第三模态表现为以长江为界的南北反向变化.秋季降水的第二模态表现为以长江为界的南北反向变化,第三模态表现为东部沿海与西部的反向变化.这些降水模态与一定环流形势相联系,特别是秋季降水的第三模态受台风路径的环流形势所决定.冬季降水的第一模态中心也出现在长江和黄河中部,年代际变化的幅度趋于增强.对春季降水,第一模态表现为长江及其以北的降水与华南的降水反位相.2~3年变化幅度大于年代际变化的幅度.第2模态反映出华北和东北的降水与其它地区的降水位相相反,存在30年左右的位相转换关系.北方地区的春旱从1980年代开始有所加重.  相似文献   
967.
两湖平原农业洪害特征与减灾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两湖平原是我国农业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河湖水系四通八达,农业生产条件优越。由于人类不适当的经济活动,大规模围湖垦殖破坏了两湖平原自然生态环境,洪涝频繁发生,农业损失严重。两湖平原必须实施综合性的农业减灾技术措施:长江上中游地区实施退耕还林、全面启动天然林保护工程,保持水土;两湖地区实行退田还湖,提高湖泊分蓄洪能力;应用GPS、GIS技术预警,有效调度洪水;调整湖区农业结构,发展避洪农业。  相似文献   
968.
中国劳动力资源配置区域差异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区域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在于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中国各省市区劳动力资源的产业和行业分布具有显著的地域差异,在空间分布上东、中、西部具有差异,西部地区的西南和西北地区也存在差别,这种规律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区域差异。根据劳动力行业配置的区位熵排序结果,将各省市区分成4种类型:大都市型、沿海高工业化水平型、中等工业化水平型、中下等工业化水平型。这些类型具有自东向西有规律性的分布,与我国的经济发展格局和工业化水平的东西差异相应。  相似文献   
969.
塔里木盆地地貌过程对绿洲形成演变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杨发相 《干旱区地理》2003,26(4):361-366
第三纪末以来,天山、昆仑山强烈隆起使塔里木盆地相对下沉,山盆高差悬殊大,白山顶至盆地腹部地貌外力作用过程依次由冰川作用→冰缘作用→流水作用→干燥作用→冲→洪积作用→湖积作用→风沙作用过渡。在山区河谷平原、平原区冲积扇、冲积平原、湖积平原等地方形成条带状、串珠状、扇形状绿洲,绿洲平面几何形状与适宜绿洲形成与发展的地貌类型空间分布基本吻合。绿洲荒漠化和荒漠绿洲化与地貌过程的关系密切。纵观区内地貌过程发展趋势可预测,区内流水、风沙和人类活动三大地貌过程将有增无减,流水侵蚀与风蚀风积作用将对绿洲产生不良作用。山区流水侵蚀过程加强导致山麓地带绿洲山洪泥石流危害加重。平原河流下游地区流水作用减弱,风蚀风积过程加剧,由绿洲→荒漠演变,而人类活动可分建设作用与破坏作用两方面,前者可稳定绿洲乃至促进荒漠绿洲化而后者则导致绿洲荒漠化。因此,改善山区、山麓地带,特别是盆地南缘与塔河中、下游等重要地区地貌过程并防止绿洲荒漠化,是保障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70.
国际直接投资变化趋势及对我国引资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资本投资特别是对外直接投资的迅速增长,无论是对资本输出国还是对资本吸纳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无论是在资本输出还是资本流入中一直都占据重要地位,以新兴市场国家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资本投资存在逐渐加强的趋势。从国际资本投资的行业分布特征来看,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和金融、保险、房地产业,特别是金融、保险和房地产业所占比重持续上升。改革开放以来,外商投资已经成为引发我国经济发展深刻变化的重要因素,外商投资企业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进一步抓对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机会,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