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00篇
  免费   1719篇
  国内免费   2487篇
测绘学   531篇
大气科学   705篇
地球物理   1197篇
地质学   7224篇
海洋学   1003篇
天文学   28篇
综合类   741篇
自然地理   1077篇
  2024年   90篇
  2023年   371篇
  2022年   409篇
  2021年   431篇
  2020年   336篇
  2019年   416篇
  2018年   294篇
  2017年   282篇
  2016年   329篇
  2015年   362篇
  2014年   635篇
  2013年   476篇
  2012年   585篇
  2011年   568篇
  2010年   479篇
  2009年   514篇
  2008年   490篇
  2007年   464篇
  2006年   463篇
  2005年   404篇
  2004年   382篇
  2003年   320篇
  2002年   330篇
  2001年   319篇
  2000年   256篇
  1999年   320篇
  1998年   266篇
  1997年   286篇
  1996年   226篇
  1995年   192篇
  1994年   236篇
  1993年   153篇
  1992年   190篇
  1991年   148篇
  1990年   156篇
  1989年   129篇
  1988年   32篇
  1987年   31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6篇
  1948年   3篇
  1942年   3篇
  1934年   3篇
  192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1.
多巴区幅地质调查新成果及主要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地层古生物、蛇绿岩、生态环境、矿产资源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主要有:中奥陶世北方大陆珠角石动物群的发现为研究这一地区甲占生代的构造属性提供了重要资料;准确地确定了区内奥陶系与志留系的界线;发现了目前国内发育最完整的志留系生物地层剖面之一,并将区内的志留系划分为4个统;新建多布日组、日拉组、康曲组、余穷组、索尔碎屑岩等岩石地层单位;晚二叠世多布日组底部沉积不整合的发现,证明存在印支运动;永珠蛇绿岩带上大规模席状岩墙群的发现,证明有海底扩张存在,另据同位素测年和生物资料,确定永珠蛇绿岩带的形成时代为中侏罗世-早白垩世。  相似文献   
312.
措勤区幅地质调查新成果及主要进展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新建上二叠统敌布错组,发现其中含有Noeggerthiop-Pterophyllum混生植物群,并确定该组与下伏地层为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在冈底斯岩浆弧中新发现第四纪全新世火山岩,获取一批同位素定年资料,进一步丰富了冈底斯岩浆演化的时空格架。  相似文献   
313.
运用α石英热活化ESR定年法(HAESRDQ)对三江构造带云南段49件样品定年结果的分析发现,该方法所获测年数据与地质事实及其他测年方法定年结果吻合,表明是一种普遍适用于中—新生代地质事件定年的方法。同时,证实三江构造带云南段是新生代陆内褶皱造山带,大量具“层控”特征的有色贵金属矿床的成矿时代也是新生代。  相似文献   
314.
衣文提出了国有设计大院改制中人员安置的问题,处理好这个问题的重大意义,及所应坚持的原则,给出了解决问题的新方案。  相似文献   
315.
长江源各拉丹冬地区晚二叠世乌丽群类生物组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长江源各拉丹冬地区二叠系乌丽群中的晚二叠世类化石 ,可分为两个组合 ,产于乌丽群下部那益雄组的Palaeofusulina parafusiformis- N anlingella simplex组合 ,产于乌丽群上部拉卜查日组的 Gallowayinella meitienen-sis- Palaeofusulina sinensis组合 ,这两个类化石组合属种分异度低 ,丰度高。该生物群属于特提斯动物群 ,在羌塘盆地及华南地区具有广泛的区域对比性。各拉丹冬及其邻近地区的二叠纪类生物群均为暖温型 ,属华夏特提斯区的分子  相似文献   
316.
在美国西部盆地山脉省的东部地区,GPS数据确定了一个宽大的现代变形带。使用覆盖在粘弹性下地壳/上地幔之上的弹性上地壳的有限元模型并结合地震周期效应,我们指出这些数据与现今的断层滑动集中在沃萨奇断层带上的模型是一致的。模拟的水平扩展速度是3.0~4.5mm/a,这也与全新世的地质数据相一致。这些模型是非一的,部分原因是大部分沃萨奇断层都处于地震周期的后期阶段,而这一时期跨断层的地表速度梯度均较低。  相似文献   
317.
在研究了黔西南及邻区中—晚三叠世地层的层序界面特征、地层结构和堆叠型式之后 ,将其划分为 5个沉积层序 ,并描述了层序内各体系域的特点 ,在此基础上 ,通过综合研究已取得的生物地层资料 ,将其与Haq等列出的三叠纪生物地层时带进行对比 ,初步标定了各沉积层序及体系域的界面年龄 (层序 1底界年龄 2 39.4Ma;层序 2底界年龄 2 38Ma;层序 3底界年龄 2 33Ma;层序 4底界年龄 2 2 7Ma,顶界年龄 2 2 3Ma) ,从而建立了本区分辨率较高的中—晚三叠世地层格架。格架中层序地层的组合样式 ,在 2级海平面缓慢下降的背景下 ,受盆地构造沉降的影响较大。当层序处于构造沉降的加速期时 ,呈退积型组合方式 (如层序 1和层序 3) ;而当层序处于构造沉降的平缓期时 ,则呈进积型组合方式 (如层序 2和层序 4 )。  相似文献   
318.
小波分析思想在中尺度对流活动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应用近些年在大气科学领域被广泛采用的小波分析方法,基于小波分析思想提取GMS红外卫星云图中的中-β尺度对流云信息,分析中-β尺度对流活动特征.构造了理想小波函数模板,对四种理想云模型进行了实验分析,建立了小波变换提取云的中心位置和水平尺度等信息的方法.并应用该方法对中-β尺度对流活动实例进行分析和追踪实验.此外,还应用小波分析方法对2001年夏季(6~8月)我国中、东部地区的中-β尺度对流活动进行了统计分析,揭示出了这一区域中-β尺度对流活动的分布规律、强度变化等特征.  相似文献   
319.
利用烟台新一代天气雷达资料,结合自动气象站和常规观测资料,分析了2004年5月16日山东半岛西部强对流天气背景和雷达回波特征。结果表明:此次强对流天气是由高空低涡和地面气旋造成的,在雷达径向速度图上,有中气旋特征,并与地面风场相对应。  相似文献   
320.
陈继良 《测绘标准化》2004,20(1):8-9,32
对利用1:5万航摄像片,采用数字摄影测量方法生产制作1:1万数字正射影像图的精度进行了统计,其中包括数字空中三角测量加密、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采集、数字正射影像图(DOM)影像点位平面坐标精度的统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