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9篇
  免费   280篇
  国内免费   674篇
测绘学   34篇
地球物理   33篇
地质学   2210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103篇
自然地理   3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76篇
  2014年   126篇
  2013年   126篇
  2012年   138篇
  2011年   134篇
  2010年   112篇
  2009年   95篇
  2008年   95篇
  2007年   92篇
  2006年   105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82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55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61篇
  1997年   53篇
  1996年   46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94篇
  1991年   114篇
  1990年   77篇
  1989年   37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58年   1篇
  1948年   1篇
  1946年   1篇
  1943年   1篇
  194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991.
多种同位素方法定年结果证实了云南金平龙脖河铜矿区变钠质火山岩系形成于元古古。(1596±140)Ma的Pb-Pb等时年龄表明其形成时代应与大红山群变钠质火山岩相当,属中元古代。(1330±150)Ma的Sm-Nd等时年龄应代表了这套火山岩发生钠交代细碧岩化作用的时间,与哀牢山岩群和瑶山岩群的大理岩沉积时间相近。火山岩的Rb-Sr年龄和铜矿石的Pb-Pb年龄记录了晋宁期强烈的动力变质和铜的强力改造成矿事件。该区变钠质火山岩系与大红山群变钠质火山岩系在形成时代、岩石组合、同位素体系特征以及改造成矿时代上的相似性,使该区成为寻找大红山式钢铁矿床的极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992.
阐述了青城子矿田级地球化学场的结构特征、矿带级地球化学场的分带结构及各场的地质地球化学环境,指出了找矿方向、主攻矿种。  相似文献   
993.
西天山是我国古生代造山带重要的金、铜矿成矿单元之一,具有Au、Cu地球化学场.各种地球物理场也显示具有良好的金、铜矿成矿地质背景.金、铜矿主要生成于海西期的构造岩浆地质热事件中,形成了浅成低温热液型和韧性剪切带型金矿以及海底火山喷气热水沉积型、矽卡岩型、斑岩型、陆相火山热液充填型铜矿.可划分出赛里木铜金成矿带、吐拉苏也里莫墩金成矿带、察布查尔铜成矿带及胜利达坂金成矿带.主要矿床有阿希金矿、望峰金矿、喇嘛苏铜矿和预须开普台铜矿.  相似文献   
994.
笔者从六个方面厘定了丰山有色金属矿田拆离滑脱构造:地层厚度变薄甚至缺失;界面处构造岩发育;岩体顺层分布;界面处含矿热液作用异常发育;界面性质鉴定;断层组合特征。研究了丰山矿田拆离滑脱构造特征;初步探讨了其形成机制。从三个方面研究了丰山矿田控岩控矿规律:构造的拆离和构造剥蚀作用形成了最佳成矿组合序列;有利的容矿(岩)构造;多期矿化叠加。  相似文献   
995.
通过对沙溪斑岩矿床的研究,以构造-岩浆活化成矿背景和四级控矿的构造为依据,提出了构造岩石屏蔽,背形核部控矿定位的模式及其依据,并讨论构造活动对成矿元素化学行为的控制作用,着重分析了强矿化剂元素F与Cu含量的关系,提出了成矿元素垂向分带,水平分带和迁移富集的地球化学模式,运用此模式预测了沙溪矿床邻区一个相似的成矿远景区,初步证明了本文提出了的构造控矿模式。  相似文献   
996.
冯景蘭 《地质论评》1946,11(Z3):400-401
根据时间和空间之两概念以研究矿产,名造成矿床之地质时代,为造卵时期;矿产所分布之地区,为矿产区域。(甲)云南之造矿时期为:(一)太古代(含金石英脉);(二)震旦纪(东川式铜矿及易门式铁矿);(三)寒武纪(昆阳式磷矿);(四)石  相似文献   
997.
童潜明 《湖南地质》2010,(10):95-95
占地9.8平方公里的麻阳铜矿,拥有“三个珍贵地质遗迹”。分别是麻阳铜矿开采历史悠久——始自西周;自然铜矿床类型罕见——全球只有3处;以及矿区内发现恐龙足迹化石——已发现11个足印。  相似文献   
998.
甘肃北山地区白山堂铜矿地质特征及成矿流体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北山地区是我国重点成矿区带,蕴含很大的矿产资源潜力。以往工作发现斑岩型铜矿是北山地区重要的成矿类型,白山堂铜矿是其代表性斑岩型铜矿,但该矿至今一直未开展成矿流体的相关研究。本文进一步研究矿床地质特征,系统开展了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发现其流体包裹体形态简单、多为气液两相,中低温(成矿期含矿石英脉均一温度230℃~260℃及160℃~170℃,共生黄铜矿爆裂温度约301℃)、低盐度[w(NaCleq)]为11%~15%,均值11.32%及3.4%~7.7%,均值4.8%)、中等密度(约0.95~1.00 g/cm3)、中低压力(约5×103~101×103 kPa)等物理化学特征,综合认为流体具有中低温热液脉型矿化特征,结合地质特征及近矿外围一系列环绕石板泉二长花岗岩分布的中低温热液脉型-矽卡岩型-斑岩型Cu、Fe、Pb和Zn等矿化分带模式,认为白山堂铜矿为中低温热液脉型矿化类型,代表岩浆热液系统演化到晚期阶段的产物,并认为环绕石板泉二长花岗岩周缘的系列斑岩型-矽卡岩型-热液脉型矿化存在某种联系。  相似文献   
999.
内蒙古克什克腾旗黄岗山锡铜矿区北部及中部为第四纪冰川遗迹,在植被极其发育的地表之下为冰渍物、残坡积物等组成的碎石层,厚度多大于3m,因此开展地表地质工作有一定的难度。为提高找矿效果,开展了1:1万激电测量工作。通过对激电异常的查证分析,在DJH-1号激电异常南西侧边界,燕山早期似斑状中细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与两侧石英闪长岩、花岗斑岩的内、外接触带附近发现有多期次岩浆侵入,矿化蚀变强烈,目前共圈定锡矿体10个、铜矿体8个;圈定的矿体和发现的激电异常具有较好的对应性,为进一步开展地质勘查工作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00.
叶家沟铜矿位于沂沭断裂带、胶南隆起、胶莱凹陷接合部位,地层主要为中生代莱阳群曲格庄组,构造以断裂为主,岩浆岩发育,成矿地质条件较好。矿体受近EW向郝戈庄断裂之次级断裂控制,呈透镜状,长170m,厚度0.80~2.74m,平均厚度1.56m,赋矿岩石为角岩化长石砂岩或方柱透辉石角岩,矿化不均匀,有用成分Cu含量0.62%~1.93%,矿石矿物为孔雀石、蓝铜矿;变余粒状结构、角岩结构,块状、碎裂状构造,伴生有益组分Ag达到指标要求。矿床成因为次生氧化淋滤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